关键词
INTERNET上的道教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INTERNET   科技手段   宇宙本体   自然规律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儒、释、道三教为主流。早在20世纪初,鲁迅先生就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所谓“道”,不仅是中国人特有的对自然规律、宇宙本体的把握方式,也是构建社会伦理道德和治理国家的方法
明代景教的道教化:新发现一篇道教碑文的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教   中国化   道教   明代   耶输神祠  
描述: 明代中国内地景教衰亡,逐渐融入民间佛教、道教信仰。本文通过对发现于山西平遥县的碑刻《重修耶输神祠钟楼碑记》的考释,认为这一碑文对研究明代中期景教衰亡后的去向,将提供一件新的物证。特别是对碑文所记载
朝鲜王朝的皇家道观昭格署考论:兼论道教在朝鲜王朝的兴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家道观   道教   朝鲜王朝   符箓派道教   昭格署  
描述: 朝鲜王朝初期,朱子学取代佛学成为朝鲜王朝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指导思想。儒学逐渐成了官方统治思想及国家行政指导原则,道教的斋醮科仪则成为期望神灵保佑国泰民安的一种宗教仪式。太祖李成桂深信符箓派道教具有的镇
传统中华文化文化大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性   多元包容   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   文化大发展  
描述: 传统中华文化是以儒佛道为主体的宗教性文化文化大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组成部分,而传统中华文化文化大发展的主要基础和资源。为此,要振兴中华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需要对其精神内涵、价值、功能等做出全面客观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丝绸之路河南道多元宗教文化传播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棺板画   丝绸之路河南道   吐谷浑   多元宗教  
描述: 丝绸之路河南道是吐谷浑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上佛教在吐谷浑社会的传播,郭里木棺板画所见原始宗教和道教影响,都折射反映丝绸之路河南道宗教文化交流的兴盛。丝绸之路河南道在吐谷浑时期畅通无阻,以致
试论《老子想尔注》对儒家思想的认同与融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想尔注   早期天师道   道儒合流  
描述: 《老子想尔注》是早期天师道的经典,该书对儒家的忠孝仁义等主张给予了充分认同,并认为这是"道"人所教。因此该书对儒家的立场是:道儒合流,且在对儒家伦理认同的基础上确立"道在儒上"的优先地位。《老子想尔注》批判的"伪伎"所指并非儒家,而是天师道初创时期自称道教的其它一些道教或准道教派别。
从《氏敬观音传》看越南佛教文化的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氏敬观音   多元宗教   民间性   母性文化  
描述: 佛教传入越南以后慢慢被涵化、本土化。越南佛教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观音信仰也不例外,因为本土化,越南已经创造了一个纯越南的观音:氏敬观音。该名字的来源是一部民间作品——《氏敬观音传》。分析此观音形象可以看出越南佛教的民间化与母性化的交织以及以儒佛关系为代表的宗教关系特点。
波士顿儒学:西方宗教学家对儒学的现代重构——以南乐山为例
作者: 武海霞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士顿儒家   现代重构   母题分析  
描述: 美国学者南乐山以皮尔士的实用主义符号学为基础,对荀派的“礼”的学说赋予符号学的体系。此外,在泛基督教的背景下,南乐山提出“母题分析”的文化比较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儒学中的母题与其他文化中的相同母题进行了比较研究。
简论中国佛教的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中国佛教   融摄性   佛教发展   宗法制度   异质因素   《大正藏》   印度佛教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矛盾、相互吸引、相互冲突、相互融摄。其深入协调的结果,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形态。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外来的印度佛教,逐步演变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
民问祠祀的历史变迁:以高平市康营村成汤庙为考察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祠祀   村社大庙   成汤庙  
描述: 住持,其实际管理者是以社首为主的村社组织.成汤庙是乡村公共事务、文化教育娱乐中心,其社会公共职能持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乡村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