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人学”本质:《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述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教化   人学   三教关系  
描述: 三教关系折射出中国学术发展史的许多重大关联。《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一书抓住儒佛道三教的"人学"核心,从三教的人学教化理论、三教关系的人学融合理论、三教的完人理想、三教人学的当代意义等方面,对三教关系历史上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人学"纲领统一下三教关系史上许多疑难问题得到了恰当、合理的解释。
一蓑烟雨任平生:浅谈苏轼的“儒佛道”自救思想体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苏轼   自救思想体系  
描述: 苏轼一生坎坷,但却依旧保持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力量使苏轼如此地身居逆境而又自强不息?儒家的入世和有为,使他在顺境时积极进取,经世济民;道家的出世与无为,使他在逆境中从容不迫、淡泊名利;佛家的圆融静空,又使他在仕途上进退从容,在生活上清静如云。正是这套"儒佛道"的自救思想体系,拯救并成就了这位旷世奇才。
唐宋帝王的三教融合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唐宋帝王   三教融合  
描述: 在唐宋时期三教融会、“三教合一”的文化思潮中,封建帝王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钳制,统治者对儒、道、佛采取了分别利用的态度.一方面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又以佛、道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补充,推行三教并用的宗教政策.唐宋诸帝这种融合三教的态度和行为,对三教在政治、思想、学术等层面上展开深层的、广泛的、有机的融合产生了极大影响,“三教鼎立”的格局逐渐被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所替代.
小议传统文化中的汉语成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汉语成语   传统文化  
描述: 汉语成语源远流长,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本文拟从雄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佛、道三家为出发点,探讨汉语成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认为汉语成语是儒佛道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诗豪”刘禹锡君子人格的成因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刘禹锡   豪迈乐观  
描述: 刘禹锡具有中唐诗人参与时政的政治热情,其人生也因此而倍感坎坷:既有家世之痛,也有贬谪之苦,更有老病蹉跎之叹.面对这些痛苦,他总能很好的超脱,达到人生的自足,这和他坚定的政治信念有关,也和他作为博学之士的开阔视野有关,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融合儒、佛、道三者思想,以此很好地调整心境,最终铸就了“诗豪”的美名
三教融合与文化创新:读洪修平《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研究   儒佛道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哲学史   中国佛教   三教关系   互动关系   三教融合   印度佛教   修平  
描述: 二十世纪初,中日学者开始将儒佛道三教关系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事实,但是直至世纪之末,学术界才从思想和哲学的层面深入地探讨三者的关系。洪修平《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一书是其长期从事三教关系研究的又一阶段性成
儒佛道与龙
作者: 暂无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道教影响   神仙方术   形象   佛教   龙神   孔子   图腾崇拜   中国   儒教  
描述: 龙源自原始宗教的图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龙从未脱离宗教以及由此延展而来的艺术的藩篱。于是,在中国传统宗教的道教、外来的佛教,以及由文化及思想进阶的儒教,都刻印着清晰的龙痕。在儒佛道的极力推崇下,龙最终成为中国的形象,而华夏民族也成了龙的传人。
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内在精神的解读与创新:读洪修平教授《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研究   儒佛道   历史衍变   内在精神   三教关系   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中国化   传统宗教   文化性格   儒学  
描述: 自汉以后,三教关系是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儒学是否为宗教的问题,历来有所争论。这反映在三教关系的研究上,集中体现于对三教之"教"内涵的如何把握。然而,三教之学及其关系的历史衍变绝不是纯粹地、单一地脱离社会环境的学术形态,相反它是应具体的时代环境而生,并且能反作用于现实社会。从"学"的层面和从"教"的层面都有失片面,只有从内在精神的层面去把握中国传统宗教与文化才
民间装饰艺术中的“八吉祥”与“暗八仙”:兼论传统吉祥文化中的佛道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东方文化   吉祥图案   八仙   形成与发展   道教   藏传佛教   吉祥文化   装饰艺术   中国民间  
描述: 中华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中一处独特景观,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从吉祥文化来看,大多数吉祥图案的产生都可以从儒佛道三家寻到思想依据,且许多吉祥图案本身也体现出儒道互补、庄禅相通、儒佛道相互交融渗透的趋势。本文仅从源于佛教的"八吉祥"图案与源于道教的"暗八仙"图案的形成与发展、形式与内涵几个方面以小见大,借以探讨佛道互补融合在吉祥文化中的体现。
从“汉寿亭侯”到“关圣帝君”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中华民族   道教文化   忠义   关公   建安   帝君   中国化   传入中国   共同创造  
描述: 关公生前最高的职位是将军。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关公在许都被封为中郎将;建安五年(200),关公随曹操二进许都,被拜为偏将军,后解白马之围有功,表封为汉寿亭侯;建安十四年(209),刘备拜关公为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被刘备拜为前将军,位列"五虎上将"之首。关公成王成帝成圣,是因为关公故事在民间千年传颂;是因为千百万民众对关公道德精神的崇尚;是因为儒佛道诸教敬奉关公为本教之神灵;更因为历朝皇帝借助关公之忠义思想教化臣民,一次又一次地追封关公。从而,共同创造出一位中华民族"忠义仁勇诚信"的道德偶像。儒佛道三教共敬关公从三国到隋初,人们一直把关公视为盖世英雄。把他作为神灵礼拜,始于隋朝。东汉初年传入中国的佛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及道教文化在激烈的碰撞中趋向融合,逐步演变成了中国化的佛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