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读《论语》四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学评论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论语   为政者   孔子思想   子路   孔子家语   奴隶制   礼乐   子曰   仁者  
描述: 一、何以识《论语》研讨孔子法律思想,每苦于文献之不足。顾其论刑之语,则寥若晨星。坐是而学者常求诸别籍:征《易传》者有之;引左氏者有之;叙诸子之杜撰者亦有之。仍觉资料不充,甚或至于大段辑录魏人伪书《孔子家语》、《孔丛子》之类,则又不啻掩耳盗铃、欺人自欺者矣!近且有求孔氏法律思想者,既苦于原籍之寥寥,复求其末流之涛涛。曰:论孔子思想之渊源及影响。如是则上可溯及盘古之开天地,下宜沿袭至今日之思潮。愚窃以为此又本末之倒置,非智者之所宜索之者也。
墨家平等思想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学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家   法仪   正义   平等   兼爱  
描述: 墨子学儒者之业而自创学说,以兼爱为根本,以平等为宗旨,曾构建一个"非儒"的墨学体系。而后墨学式微,学人或尊儒辟墨,或视墨同儒,排抑消解墨学之平等思想。细绎其旨,墨子高倡"兼以易别",阐发一种异于儒家"仁爱"的"兼爱"论:兼交并举、爱利一体,表达的是具有超越意义的人类对等关系与平等法则;有见于齐、独僈等差,强调的是现实等差语境中的社会平等理念。以"兼爱"为本,纲举而目张,墨学体系沿"法仪"观将其平等哲学投射于各个环节,显现为一种平等的制度精神。"非命"、"节用"、"尚贤"、"明鬼"诸论,均拢合于墨学的平等法则。
儒家“活法”初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治意蕴   儒学义理   儒家“活法”  
描述: 儒家活法是一种由传统儒家所倡导并内化为人们所广泛践行的柔性社会规范及其构造的事实与秩序,它构成中国社会人际联合通行的原则、规则、方式与生态。儒家活法是由儒学义理演变而来,通过人情、面子、关系、报体现血缘、地缘、学缘和人缘,并将私人关系引入国家公权关系。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应当充分回应儒家活法的存在,将近代以来的简单废儒或弘儒论争转入法律规范层面的技术性处理。
简论《淮南子》的法律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学评论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淮南子   统治者   作者   法律理论   法律思想   西汉王朝   客观规律   农业生产   法制   道统  
描述: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与其宾客集体撰著的一部学术著作,《汉书·艺文志》列入杂家.本书宗承的是道家思想,而附益以阴阳家之言,并对儒、墨、名、法各家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目的在于弃其畛挈,斟其淑静,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淮南子·要略》),为西汉王朝的政治服务.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学、伦理、政治、经济、历史、故典、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法律思想的论述.
崇尚自然的庄子法律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学评论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社会   道家   封建社会   社会关系   变革时期   思想史   庄子思想   我国古代   自由平等   贫富分化  
描述: 先秦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开创了我国思想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在儒、道、墨、法几大学派中,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学说,以“道”作为万物的本原和最高主宰,并从这一理论出发,在法律上崇尚自然无为的自然法。庄子思想“别为一宗”,精辟独到,对后世影响至深。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此时正是我国古代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在经济上,铁器农具广泛使用,荒芜土地大量开垦,“废井田,开阡陌”,兴修水利,繁荣贸易,出现了“不足”和“有余”的贫富分化。在政治上,国与国之间战争频繁并弱吞小,暴师经岁,血流满野。一国之内公室私家相互侵轧,到处是争夺之行,奢侈之风,烦苛之征,纷抚之政。在激烈的经济政治斗争中,许多人汲汲于求名竟位,争权夺利,民风大衰。面对这种情形,思想界百家争鸣,治世呼声四起。庄子一生清贫,终身不仕,他站在庶民的立场上排儒、墨、法诸家之说,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提出了自己的治世主张。
秦季法律思想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学评论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秩序   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   秦始皇   法律思想   法家思想   法家人物   统治阶级   诸子思想   百家争鸣  
描述: 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同政治、军事、经济、哲学思想一样,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从法律思想的角度研究,当时的百家争鸣,主要是儒、道、法、墨的争鸣,当然也不能忽视阴阳、纵横、名、杂诸家的思想和主张.这种争鸣,始于春秋,盛于战国,终于秦汉.争鸣的实质是统治阶级中的各阶层、集团、派别,面对急剧变化的时势,提出彼此对立而又相互影响的、或者维护旧的统治秩序,或者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思想、主张和见解.诚如东汉班固所言: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