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清浊之间——论紫砂“太极茶具”的创作感悟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具   东汉时期   战国时期   中华文明   紫砂   创作   太极   中华文化  
描述: 上人们的文化和生活,儒家诞生于诸子百家之时,至秦汉独尊儒术方才风行天下;释即是我们常说的佛门,这起初是一门外来学说,于东汉时期流入我国,但随着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佛门亦衍化出数个分支,也具有了十分鲜明的中华文明特
南域知学自珍始——尹珍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大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家   东汉时期   书法家   遵义市   正安县   牂牁郡   中原文化   文学家  
描述: 尹珍(公元79年-162年),字道真,东汉时期牂牁郡毋敛(今遵义市正安县)人,是贵州最早见诸文宁,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文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与舍人、盛览被后人并称为“汉三贤”。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
《吕氏春秋》佚文辨正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籍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汉时期   梁启超   利器   脱文   佚文   蒋维乔   吴越春秋   高诱   吕氏春秋   韩诗  
描述: 没有,则有失公允。早在东汉时期高诱在《吕氏春秋训解·序》中即说"既有脱误,小儒又以私意改定",则东汉时已无完本。题名宋镜湖遗老陆游评本卷前《镜
宋代和尚为何能娶妻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岭南地区   东汉时期   宋代   和尚   佛教教义   世俗化   佛教传入   怪现象   普度众生   禅宗  
描述: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以来,佛教教义虽有多种变化,但独身灭欲是一直不变的,并被视为教规之一。究其原因,是因其结婚以后就会有子女的累赘,有家务事缠缚身子,不能荷担如来大法,到处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然而
汉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四川汉代陶俑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兼并   东汉时期   博物院   四川盆地   多元文化   汉代   陶俑   传承与发展   社会生活   公元前  
描述: 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文字的便捷化带来了文化的突飞猛进,促进了文物典籍的整理、传承与发展,儒、道、佛、法思想的相互影响构建成治理国家及社会道德理念的基础,土地兼并与疆域拓展带来更多人员流动,社会从业形态趋于多样,厚葬之风的盛行给后世留下许多珍贵资料……这一切表明,我国汉代社会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然而,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以竹木丝帛等材质为基础的绘画形象资料大都难以流传至今,石刻图像资料又十分稀少,我们怎么才能看到汉代人们生活的样子呢?四川汉代陶俑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一千七百多年前汉代社会生活的方便之门。 四川陶器源远流长,早在汉代以前,四川盆地即巴蜀地区的制陶术就十分兴盛。四川盆地东部的大溪文化(公元前4400-前3300年)、成都周边的营盘山文化(公元前3500-前3000年)、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前1800年)中的彩陶、夹砂陶和泥质陶器都十分丰富,可以说,四川盆地一带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商周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的陶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高足器、尖底器、筐纹器、打磨陶等陶艺水平很高。到了汉代,四川墓中的大量汉砖、汉俑,更是详细记录了当时人们的宇宙观、人生观、社会习俗、精神风貌、礼仪、故事传说、生产方式与工具、建筑式样、城镇布局、山河桥梁、车马道路、牲畜、家禽、餐饮、娱乐、歌舞、音乐、服饰、生活习惯、动物饲养、生与死……生动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汉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及生动写照。
汉代皇家典藏三地:石渠阁、兰台、东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汉代   兰台   档案库   典藏   东观   典籍  
描述: 汉代帝王较重视档案典籍的收藏,在宫廷内外都建有保存档案典籍的处所,著名的有石渠阁、兰台、东观。另外,西汉时期的麒麟阁、天禄阁等,东汉时期的石室、宣明、鸿都等处,也都因保存皇家档案典籍闻名遐迩。这些
“都”字补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月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围副词   世说新语   东汉时期   杨树达   论衡   颜氏家训   六朝时期   出现于   三国志   工具书  
描述: 作为副词的都大概出现於汉代,几种较权威的工具书所举之例均只出现于东汉时期。例如:《辞源》:都,全。《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都,皆也。《论衡·谢短篇》:儒不能都晓古今。杨树达《词诠》:
王充的自然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汉时期   王充   汉儒   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者   董仲舒   愚民政策   儒家   思想统治   政治目的  
描述: 王充(约公元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时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东汉时期,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地主阶级为了从政治上、思想上加强对农民的专政,以维护其封建剥削制度的国家政权,一面
王充论医批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新医药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神论者   东汉时期   导引   儒家思想   王充   唯物主义哲学家   朴素唯物主义   迷信思想   宗教   黄帝  
描述: 王充是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他以《问孔》《刺孟》的战斗姿态,向孔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猛烈进攻。同时他也著过《养性之书》,对于保健医学很有研究。在医学领域,他以同样的战斗精神,对渗入祖国医学中的儒家思想和宗教迷信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我国医药学沿着朴素的唯物主义道路发展有过很大的影响。西汉初期,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继续执行了秦朝的政治路线,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科学技术有了
东汉时期江南士人群体的兴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东汉时期   《三国志》   江南地区   文化传播   太守   会稽   《论衡》   士人群体   江南社会  
描述: 江南素有人才荟萃的美誉,士人对江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了江南地区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全国经济文化的重心。追溯这一历史过程,起始于东汉时期。江南士人经历了西汉时期的一段沉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