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冲突抑或融合
作者: 贾庆军   来源: 北京:海洋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东西文化   浙江省   文化交流   明清时代   研究  
描述: 本书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学人作为研究个案。通过研究他们与传教士及其西学的交流,我们能够大致了解浙江学人在西学东渐中的表现和反应,进而了解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情景。这三个代表人物分别是黄宗羲、杨廷筠、李之藻。从表面上看,黄宗羲代表正统的儒家士人,他对西学的态度就是蔑视和拒绝;杨廷筠代表开明的儒家士人,他希望融合耶儒学说,拓展儒学的天地;李之藻则代表现实的儒家士人,他希望从西学的逻辑、科技知识中找到富国强兵的新方法、新手段。这三种态度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浙江学人甚至是中国学人对西学的态度。但是当我们深入考察,却会发现,这三种态度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态度,并将导致相同的结果。这一种态度就是黄宗羲正统士人的态度,结果就是耶儒的冲突和对抗。
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学及其哲学根柢的异质比较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文化   哲学背景   文学   异质   显著差异   武器  
描述: 哲学把文学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文学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正是文学与哲学的结盟,使得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哲学背景决定了文化的异质发展走向,从而也形成了东西文化的显著差异。支撑中国文化殿堂的三根巨柱——儒释道和封建宗法与小农经济意识积淀铸造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与民族
非常学习
作者: 暂无 来源: 住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一对多   学习效果   多对多   当下教育   学习模式   学习成效   儒效   非正式学习   告诉我  
描述: "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能记住;让我参与,我能学会"。据说这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言,也有人说是对荀子《儒效篇》中"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1的诠释。不管是
领略大师学术风采 学习大师治学之道 中国近现代学术大师系列:梁漱溟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学术大师   爱国民主人士   学术成就   现代新儒家   社会活动家   梁漱溟   文化哲学   人生问题   社会问题  
描述: 梁漱溟(1893-1988),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学术成就粱漱溟以"人生问题"和"中国社会问题"作为思索的课题,并为此而投身于社政治活动之中,从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东方学术概观》和《人心与人生》等学术著作可以观其新儒家的学术人生。1921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是他儒转儒的标志,是使他成为现代新儒家创始人奠基之作。在书中,他系统地阐明了儒家的人生哲学、文化哲学,提出了解决中国文化危机和改善人类生活模式的设想。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意欲"。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的"生活样法",而生活就是无尽
“人间佛教”的先声:梁漱溟、太虚关于佛教入世转向问题的论争(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佛教观   中国文化   出世   印度文化   梁漱溟   太虚大师   入世   人间佛教   哲学  
描述: 20世纪二十年代初,梁漱溟和太虚大师之间有一场关于佛教入世转向问题的论争。梁漱溟判定佛教的本质为"出世",无益于应对"此时此地"的各种危机,当重振儒家精神以把中国导向新路;太虚大师则持论相反:出世的佛教不是佛教的全体和究竟,立足人间,践行"上求下化"的菩萨行,正是佛教本义。论争所涉面不广,回合不多,无法像"科玄之争"那样引人侧目,很容易被历史遮蔽,但意义重大—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正是在论争中渐渐清晰、成型。二十年代末,太虚大师正式打出"人生佛教"的旗帜并在理论上逐步完善,印顺法师对"人间佛教"做出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以后一百年间,海内外许多高僧大德实践并证成了"人间佛教"的道路,如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台湾佛光山的星云大师等。可以说,"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传统佛教的近代化尝试,和中国现代化历程息息相关,且这个过程直至今天远未结束。所以,细致爬梳史料,理清"梁太之争"的曲直,可以一窥近世佛教面对"古今"、"中西"、"中印"、"儒释"等诸多错综关系时的复杂处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当代佛教的各种面向和当代"人间佛教"的弘化实践。
儒学的现代开展与东西文化调和之检讨——论贺麟的文化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文化主体意识   外来文化   现代新儒家   新儒学   中国文化   贺麟   儒家思想   基督教   是宗教  
描述: 回顾一下 2 0世纪儒家人文学的发展 ,就会发现一条由思想到学术 ,亦即从新儒学体系的建构到儒家文化的学术研究的演进线索。这表现在 ,不仅本世纪几个著名的新儒学体系均产生于前期 ,而后期则极少此类建构性努力 ,而且 ,新儒家本人亦多有由思想到学术的学思历程。对此 ,人们可能会满足于从社会—政治、历史的变迁层面来解释 ,但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 ,贺麟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自觉开始了这一转变。贺本人以一种非建构的态度对待儒家思想的现代开展 ,作于抗战时期的《文化与人生》就是其具体表现。只是他对于儒学“现代化”所具有的方向性意义迄今不为人们所察知罢了。2 0世纪中国文化的主题通常被概括为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调和 ,在此视域内中国文化的开展也就是在吸纳西学基础上的重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本位主义、西化主义都是在此思维模式下的重建方案。但自觉吸纳外来文化与重建中国文化成为一致的过程或成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只是近现代的事情。这固然与西学直逼境内有不可回避的硬性背景有关 ,但并非没有人为的认知因素作为其更本质的构成基础。例如 ,陈寅恪、汤用彤先生以历史学的方式对儒佛关系所做的现代阐释就是对通行态度——采纳西学与中学重建的同一——...
佛光烛照下的一代儒宗--梁漱溟文化思想探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熊十力   文化路向   民族精神   世界文化   人生态度   梁漱溟   文化心理学   文化思想   理性  
描述: 一、在“究元决疑”的生命进路上一个在十八、九岁时两度“几取自杀”的人,过了三十年,在一次历险后说:“……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漱溟最近文录》,中华正气出版社1944年版,第69页)这几近狂易的精神情态在常人看来是可笑的,而且即使是与之相知颇深的熊十力,也致书以“发疯”、“狂妄”相讥评。然而,它终是梁漱溟独异生命格范的真切表露。他回答他的朋友说:“狂则有之,疯则未也”。
20世纪思想家 梁漱溟1893-1988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村建设理论   东西文化   中国社会   社会活动家   思想家   乡村建设运动   理论体系   文化要义   梁漱溟   行动理论  
描述: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漱溟;生于桂林,长于北京;20世纪中国重要学者、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新儒学派的开山人,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论文集》、《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乡村建设理论是梁漱溟理论体系中的行动理论,是他诸方面理论的逻辑归宿,对该理论的实践也是其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组
试谈《京华烟云》与道家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精神   东西文化   《京华烟云》   道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道家思想   道家哲学   林语堂   东西方文化  
描述: 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不愧为一代文化大师。“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着眼于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一定的贡献。他和辜鸿铭、梁漱溟分别致力于向西方介绍道、儒、释学说,被西方人尊为现代中国三大文化哲人。而三人中,以小说人物来使西方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则只有林语堂一人。他用娴熟的英文创作的洋洋七十万言的小说《京华烟云》,在西方颇享盛誉,被当作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份文献资料。
现代化与人性的困厄——论梁漱溟的文化难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   人生意义   危机   人性   梁漱溟   中国现代化   道德失范   儒家道德   价值取向   中国儒家文化  
描述: 本文通过对一代儒宗梁漱溟先生文化思想的梳理,认为其在近代中国秩序与意义双重危机笼罩下所建构起来的文化哲学的聚焦点就在于:中国之历史出路与人生之价值意义的统一问题。受历史与价值张力的困扰,从中国问题出发,他急切盼望中国的现代化,而从人生意义上求索,深受儒家道德浸润的梁氏又反对现代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现代化与人性的二难纠葛之中,重蹈了一代中国旧知识分子的文化悲剧,其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构想也就必然充满了种种逻辑疏漏。实质上,梁漱溟的文化困厄是自古以来深深困扰人类的“德福之辩”的现代回响,也是人类的一个终极关怀问题。到今天,梁氏对现代化的超越性反省仍具有文化制衡与价值超越的意义,对我们当前所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也不无启迪。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