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卷里诗裁白雪高:略论钱钟书对“好诗”的看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索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谈艺录》   杜甫   创造性   中国诗   钱钟书   超实   中国古典诗歌   比喻语言   《宋诗选注》   文学样式  
描述: 钱钟书是一代硕儒,他的著作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山,吸引许多人去寻幽探胜,而只要深入其中,有心的寻宝者当然会满载而归,即使是一般的观光客也不会空手而返。由于山中矿藏丰富,而且进山的道路不止一条,我就从自己拟定的“钱钟书对‘好诗’的看法”这一路标出发,从游踪比较稀少的小路入山,做一名来去匆匆的朝山者,希望从中寻觅到一些散金碎玉。
杜甫和他的“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僚地主   安禄山   陕西省   杜甫   儒家思想   湖北省   河南   河北   统治阶级   襄阳  
描述: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曾祖依艺作河南巩县县令,因迁居巩县。诗人就是在巩县出生的。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曾为武则天所器重
谈唐宋诗词的借代修辞
作者: 暂无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宋诗词   杜甫   白居易   李白   修辞手法   事物   运用   方式   王昌龄   借代  
描述: 来指代人或事物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其特征,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本质,所以诗人们习惯于这种方式。如: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纨绔韦左丞丈》)
文言文中借代手法的具体形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猎   杜甫   白居易   具体形式   事物   不可分离   中山狼   本体   借代   长恨歌  
描述: 。例如: 1.况田猎,虞人之所事也,君问诸皮冠。(《中山狼传》) 此句中的“皮冠”借代“打猎的人们”,“皮冠”为古时“田猎之冠”,是打猎的人们戴的皮帽子。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
杜甫的伦理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道德与文明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族   咏怀五百字   杜甫   封建士大夫   李白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奉儒守官   儒家伦理观   杜闲  
描述: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推崇和爱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他的诗中体现出的伦理道德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他留给我们的一千四百余首诗歌,是其道德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
从《秋兴八首》所表现的杜甫心态说开去
作者: 暂无 来源: 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儒家思想   长安   中国文化传统   王安石变法   忧患意识   悲剧命运   社会理想   士人阶层   《秋兴八首》  
描述: 一《秋兴八首》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流寓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律。它虽诗分八首,但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贯穿在诗中的基本思想就是强烈的对国家兴衰的忧患意识,而且是充满无可奈何的忧患,正如他在此时写
唐诗和唐代艺术的美学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人和艺术   美学特征   杜甫   李白   张旭   吴道子   唐诗   草书   阳刚之美  
描述: 唐代文化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型的文化。国家强盛,经济繁荣,使唐人富有极坚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敢于开放,大胆引进外国文化,为我所用;唐太宗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平等对待各兄弟民族,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从而出现了境内各民族文化大融合、华夏文化和外来文化大融合的繁荣景象。隋末农民大起义对门阀制度的猛烈冲击,科举制的全面推行,打破了豪门士族对政治和文化的长期垄断,寒士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政治热情和创作激情,成为唐文化的主力军。自汉武帝以来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严重束缚了士人的思想,窒息了艺术创作的生机,唐王朝代之以儒、释、道并兴的政策,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和艺术个性的发展。“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李白《古风》其四六、其一)。正是这欣欣向荣、全面开放的时代,造就了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决定了唐诗和唐代艺术的美学特征。
杜甫《北征》译注与简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吴   山果   杜甫   至德   译注   简说   唐肃宗   《北征》   比兴   唐玄宗  
描述: 原诗 原注:归至凤翔,墨制放往 州作①。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②。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③。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④。顾 恩私被,诏许归蓬荜⑤。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⑥。虽乏谏净姿,恐君有遗失⑦。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⑧。东胡反未己,臣甫愤所切⑨。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⑩。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⑾。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⑿。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⒀。 郊入地底,泾水中荡 ⒁。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⒂。菊垂今秋花,石载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⒃。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⒄。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儒,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⒅。坡陀望  ,岩谷互出没⒆。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⒇。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21)。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22)。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23)。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24)。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骄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25)。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26)。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27)。那...
杜甫有“轻儒重法”的思想吗?——评《中国文学发展史》(新编)关于杜甫思想的一些论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中国文学   儒家思想   先秦法家   诗歌创作   思想体系   发展史   新编   重法   儒家学说  
描述: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偶题》这是杜甫在五十五岁那年(即唐代宗大历元年)秋天,对自己的思想和创作所作的总结。意思是说,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致力于诗歌创作,思想多取法于儒家。杜甫一生每每以“老儒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杜甫与山东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杜甫   青年时期   李白   封建士大夫   中国诗歌   杜审言   登泰山   诗歌创作   高适  
描述: 杜甫不是山东籍作家,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不是在山东度过的,但杜甫与山东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厚的感情。杜甫青年时期,曾经两次游历山东,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其间写下了许多首诗歌记述这两次北游的所见、所闻、所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