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出版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评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关系研究   北宋前期   科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制度演变   书院   研究员   晚唐五代   湖南大学  
描述: 该书由湖南大学李兵副研究员撰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头分十章,依次是:晚唐五代科举制度演变与书院萌芽、北宋前期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北宋中晚期文教和书院转型、南宋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元代书院与
北宋中期变法运动贬抑诗赋倾向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导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庆历新政   科举   诗赋  
描述:科举出身的诗赋大家范仲淹和王安石主持的“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中都有改革科举的主张和内容,而其中又都有明显的贬抑诗赋的倾向。这种看似悖理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迫切地需要一些洞悉儒经之大旨、掌握治世之大才的“贤俊”,以革新政令、摆脱社会危机,但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则无力承担这一使命。
蒲松龄与他的“俚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主   俚曲   科举   聊斋志异   弃儒经商   蒲松龄   杂著   创作成就   作品   家庭  
描述: 兼商人的家庭,他父亲本是一个读书人,由于科举不得志,于是弃儒经商,也积累了一笔财产。到蒲松龄长大的时候,他的家
科举制度与唐宋时期的儒学演变
作者: 李玉霞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儒学精神   儒学演变   平民精神   唐宋时期  
描述: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转型期,这一转变包含了多个层次,其中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汉唐训诂之学的退出和两宋义理之学的兴起。对于思想文化上的这种转变,学者已经进行了部分研究,但是对于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举制度与唐宋儒学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却缺乏深
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
作者: 陈宝良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知识分子  
描述: 本书分上下两编,对明代生员层进行了考察。上编从学校与科举入手,考察生员的产生、生员在地方学校的肄业与考核,以及生员如何步入仕途;下编以社会为视角,考察失意科场或仕进无门的生员层的社会流动以及一些“社会性动作”。
吉安宋代文化发展成就略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文化   吉安   风俗  
描述: 吉安宋称吉州,是江西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其代表人物还是其科举进士、宗教文化、文学成就、史学业绩等都位居江西的前列。吉安的重仕、重学社会风俗与宋代的整个崇儒风气是造就其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版本考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献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熙宁变法   庆历新政   礼部   宋代   国家图书馆   版本考述   嘉定   日藏本   四库全书   基本情况  
描述: 《礼部韵略》(以下简称《韵略》)是宋代一部专门为科举而设,作为考官、士子共同遵守的审音定韵标准的韵书。丁度等奉敕编纂,仁宗景祐四年(1037)六月丙申旨准颁行。从景祐四年至南宋灭亡(除去庆历新政、熙
《儒林外史》的末世情怀与自况情结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末世情怀   吴敬梓   情感基调   儒林外史  
描述: 予了深深的同情。因此,自胡适、钱玄同、陈独秀、鲁迅以来的反科举说、反封建说,自1949年以来的民族思想说、反儒说、丑史说都有必要加以重新审视。
江南名医何公旦处方赏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医古文知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济新   何公旦   处方  
描述: 清末民初之时,杭州出了一位名医何公旦(1876-1941),号颂华。何氏生于光绪初年,其时科举尚未废除,自然幼年勤习举子业,因而诗文、书画并精,又能治印。后因仕途无望,故从儒通医,系纯出自学。古人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者。由于研究精深,临诊多效,以故声名大噪,求医者踵相接,有远自湘、滇、鲁、
明清时期建水儒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 赵旭峰   来源: “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儒学教育   建水县   民族团结   明清时期  
描述: 明清时期,由于汉族大量迁入建水,儒学教育发展迅速,至清末,科举开科中举人数在云南仅次于昆明。儒学教育的兴办与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建水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文化的昌盛使地处西南边缘的建水开始纳入到主流化的发展轨道上;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民族的团结增强了各民族的“大一统”观念。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