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忽必烈幕府文人与元代教育及对文学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殷都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忽必烈幕府文人   元代文学   元代教育  
描述: 忽必烈幕府君臣对有元一代的儒学教育贡献很大。藩府谋臣刘秉忠、王鹗、许衡、姚枢等多次向忽必烈提出征用儒雅、崇学校、议科举、崇经术、尚节孝、厚风俗、美教化等建议,并建议在各郡县普遍建立学校,使皇子以下及
唐代科场试诗对儒家经典的接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科场试诗   接受   儒家经典  
描述: 文中,应试者常援经入诗,不仅表现出深厚的经学根底,使应试作品显得经学气息浓郁,更折射出当时儒经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在具有温柔敦厚特质的儒经影响下,偏于颂美的应试诗表现出了突出的含蓄美特征。就命题侧重而言,《礼记》堪称大端,这是与唐代尊经重礼的文化导向相一致的。
李时珍养生观点滴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国土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健康长寿   饮食方法   李时珍   养生观   饮食结构   《本草纲目》  
描述: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山人,明朝蕲州人。14岁考中秀才,但此后一连三次科举失意。于是打消“科举致仕宦游之路”念头,弃儒学医。在《本草纲目》中,他明确提出:“饮食者,人之命脉
北宋时期儒学成为主导价值观体系的条件
作者: 简满屯   来源: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佛教   教育   道教   北宋   儒家  
描述: 价值体系。对佛教的管制和教育的发展,以及科举制度、民间教育的成就在制度层面保障了儒学的地位。从庆历新政开始的改革引发了文学家对于儒学复兴的自觉;熙宁变法时期,北宋五子等哲学家和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的理论活动,完成了儒学吸收佛道精华和自身建构的过程。
科举失利与贫病困苦看徐渭的君子之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渭   贫病困苦   君子之道   科举失利  
描述: 科举失利后的前半生与贫病困苦的后半生,在无法"兼济天下"时一直秉持"独善其身"的原则,那是徐渭一生对君子之道始终如一的坚守。
从《儒林外史》看科举制度下学儒的生存百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富贵功名   科举制度   世态人情   儒林外史   八股取士  
描述: 《儒林外史》代表中国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的先例。作品中的形形色色的事件和形象无一不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状。文章试图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件从不同角度揭示以八股文为主的科举制度下,人情的变换以及社会现状。
科举制度在辽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北疆社会   多元一体   华夷同风   社会转型  
描述: 科举制度在辽朝统治域内施行,给契丹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彻底改变了契丹人孤陋无文的较为原始的社会状态,导致中国北疆区域社会出现向慕儒家文化的新风尚,在加速中国北疆诸民族的儒化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与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同时,还成功实现中国北疆社会由羁縻而治向中央集权统治的转型。
儒学小知识③
作者: 暂无 来源: 衢州日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儒生儒生,指通经之士,指崇信孔子学说的文人。在过去不熟读理解儒家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名著,不要说考取进士,就连考取秀才也是望尘莫及的。所以,科举之人皆可称儒生。一般中了举人、进士就可为朝廷做官
教育之本 历代官学与民风教化
作者: 肖东发   钟双德   来源: 北京:现代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育史   中国  
描述: 本书共分为教育先河——儒学天下、承前启后——教化之风、师古兴学——开科举士、文明传递——崇儒重教共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五氏授技的教育启示、尧舜时期的教育实践等。
庐陵文化精神的地域个性和儒学影响
作者: 何跞   来源: 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章节义   庐陵文化   地域个性   儒学  
描述: 江西庐陵一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传承,自古形成的庐陵文化也具有特殊的内涵。然而庐陵文化也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表现为书院林立、科举士子和文人众多,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章节义之邦。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