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以旁通融摄生命:方东美易学思想钩沉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易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生命本体   逻辑   旁通   回向   方东美   易学  
描述: 在现代新儒家中,方东美先生的《周易》研究可谓独具特色!他既从狭义的角度对诸如《周易》性质的定位与传承、《周易》符号系统的推演、卦爻辞如何赋义等问题进行探索性的解读;又从广义的角度,尤其在生命本体论、价值的生成与实现等问题上进行创造性的建构。事实上,通过对《周易》的系统研究,方东美亦因此构建起其富有特色的有机生命本体论。
“亲亲相隐”背后的法律逻辑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律社会史   亲亲相隐   法律逻辑  
描述: 正统思想和官方法律中。根据瞿同祖的法律社会史研究,笔者发现了传统法律的家族主义逻辑,家族是基本的法律单位,法律的行使和秩序的维持有赖于家族的权威和力量;传统法律中还存在着礼治主义逻辑,礼是富于差异性
“四七之辩”的肇始、系谱化及其“终结”:16至19世纪朝鲜儒学的逻辑进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理学   日据时期   儒学研究   七情论   李震相   朱子学   逻辑进程   哲学论   四端   论四端七情书  
描述: 朝鲜儒者对"四端"和"七情"与"理"、"气"的关系问题的哲学论争,简称"四七之辩"。这一论争是整个朝鲜朝(1392年-1910年)时期最为重要的哲学论辩,几乎所有的重要哲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一讨论中,反复论难,久乃归一~①。从而规定了朝鲜儒学形而上地把握性情问题的独特思维方式。日据时期的韩国儒学研究的第一人高桥亨(1878-1967)在1929年发表的论文《朝鲜儒学史中主理派和主气派的发达》的序言中说到:"朝鲜儒学者的头脑的70%~80%消耗于四端七情论,朝鲜儒学的相关著述的核心即是四端七情论。"~②对"四七之辩"从哲学与历史为两轴,进行以关键人物为线索的学术回顾是理解朝鲜儒学发展脉络的钥匙,也是窥见韩国儒学之特性的重要通道。
浅析羽毛球运动与体育美学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羽毛球运动   体育美学   美学  
描述: 羽毛球作为一项运动,与体育美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从体育美学的角度对羽毛球运动与体育美学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羽毛球运动中特有的关感。
“礼”“器”之辨:儒墨乐论思想评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乐论   乐器   墨家   礼乐   儒家  
描述: 周公礼乐思想为儒家乐论思想之渊源,两者内里相通,乐之动人,虽可悦耳,更能风心导礼,此为乐与礼相结合之内在逻辑。墨子因非儒而非乐,在其非乐的逻辑中,省却了乐动人心的关键环节,因此,乐在墨子的眼里就变成
儒文化视角中的中韩足球比较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北体育科技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韩足球   比较研究   儒文化  
描述: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演绎法、专家访谈法,阐述了中韩两国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亦即儒文化的不同态度,进而对中韩足球在赛场表现、球迷行为、足球大环境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以期寻找韩国足球成功的文化学证据,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谈中国画创作的笔墨意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疆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线   形式   造型   笔墨   客观   主观  
描述: 正确把握中国画笔墨意象特征既可以认识中国画造型思维特征,也有助于中国画论概念程式的认识转换。笔墨是中国画的标志语言。笔墨意识的形成源于古典文人思想的时代观照——儒、道、释文化的意识基础。但其中映射着独特的“物”“我”逻辑——“借形写神”“得意忘形”。
孔子人性论思想及其现代语境下的承继
作者: 彭浩晟   郑学宝   来源: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建立在经验和观察的基础之上。"~①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会不思考,我们对人性的认知和感怀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知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呢?人性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区别于非同类生命体的本质
《文心雕龙》儒、道、佛美学思想浅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美学   儒道佛  
描述: ;道家的"无"中生"有"的宇宙观、"虚静"的美学思想、自然全美的思想;佛家的艺术思维活动中的"般若绝境"思想、因明逻辑思想。
数学学习四部曲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课程导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会学   爱学   想学   乐学  
描述: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维。使学生养成想学、爱学、乐学、会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指南针,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培养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并会学数学,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