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辜鸿铭   翻译策略   后殖民翻译研究  
描述: 辜鸿铭的儒经英译,打破了由传教士、汉学家垄断中学西渐、制造中国形象的局面,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尤其是文化殖民的初衷与色彩。本文以《中庸》为例,指出辜氏译经,着眼于儒学的道德诉求,为中国文明争地位;广引
儒学中的“诚”及其在心理学和心理分析中的意义
作者: THEO   A.   COPE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庸     荣格心理分析   儒学  
描述: 本研究致力于探索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学意义和其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贡献。作为一位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博士生,我的研究重点在于对“诚”的心理分析与探索。“诚”的意义与哲理主要源自《中庸》,同时“诚
试论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及现代意义
作者: 陶雅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庸   亚里士多德   中和   孔子   现代意义  
描述: 中庸思想是中西思想史中所共有的珍贵遗产, 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价值。中庸作为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不仅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华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里
孔子对社会和谐的人格诉求及其启示
作者: 杨秀香   来源: 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和谐   和谐人格     中庸   孔子  
描述: 目标找到了新的实现途径,这就是塑造和谐人格。就和谐人格而言,中庸和仁是一致的:和谐人格在行为的层面上表现为中庸,在心理的层面上则是仁,中庸和仁互为表里。在制度失灵的情况下,塑造具有协调性的和谐人格对于
论林语堂对孔子形象的消解与重建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的智慧》   中庸   《子见南子》   幽默   孔子形象  
描述: 林语堂强烈批判将孔子神圣化的做法,认为孔子并非是政治思想代言人,而是一个具有民间精神的"思想艺术者";主张还原孔子本来面目,艺术化地将孔子书写成幽默、近情的常人;在中西文化交流语境中,孔子则被塑造成为一个既代表中国文化形象又彰显人性价值的中国人。林语堂通过发掘孔子这个儒者的道家气质,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活泼泼的、不同于以往的孔子形象,鲜明体现出他对以儒、道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深刻反思与崭新理解。
晚清四川经学家的三礼学研究:以宋育仁、吴之英、张慎仪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傅斯年   政治   中庸   研究室   古籍   著作   晚清   四川   馆藏   君子  
描述: 一、前言晚清学者的礼学研究,承袭着清代中叶以来的说释礼义、考证礼制传统,向来以徽歙、江浙等地为主,其中又以浙江学者黄以周《礼书通故》和孙诒让《周礼正义》为最著。然而随着张之
晚清四川地区《四书》学述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庸   四害   朱子   述略   孔子   晚清   四川地区   孟子   明明德   十三年  
描述: 一、前言经学昌明的汉代,朝廷设立五经博士,"五经"成为士人学子讲习研读的主要内容。当时既没有《四书》的名目,《论语》、《孟子》也还不属于"经部"。据汉赵岐《孟子题辞》的说法:
杨时学术思想简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物致知   中庸   学术思想   道德   二程   收集整理   程颐   孟子   伊川   理一而分殊  
描述: 有宋一代,学派林立,各学派彼此争相辉映,学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即使是盛极一时的荊公新学,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也日趋黯淡、没落。而二程所创立的洛学虽经历了党争,遭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