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中庸之道”是反革命复辟之道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敌人   人之道   毛主席   中庸之道   孔子   姑姑   反革命   野心家   决斗   林彪  
描述: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及其狐群狗党,同历史上的反动阶级一样,出于他们反动的阶级本性,狂热鼓吹孔子的中庸之道,胡说“中庸之道”是“合理”的,“是我民族伟大的德性之一”等等,被林彪、孔子吹捧为至高无上的行动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中庸之道”究竟是什么货色?按照孔氏门徒的说法,就是既不过度,又没有不及叫做中;庸,是任何时候都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又说,中是天下必须遵循的道,庸是天下永恒不变的理。
谈儒五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界(原创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之道   独立精神   忠恕之道   儒家精神   孔子   乡愿   孟子   知识分子   批判精神  
描述: 乡愿·妾妇·大丈夫说起儒家,一般人想到的多是温、良、恭、俭、让几个字,认为儒家便是好好先生,不仅缺乏独立精神,甚至会成为当政者的帮凶。这是对儒家最大的误解。这五个字是子贡描绘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心气神态。因为有蕴藏于心的德行,孔子待人接物才能做到如此的温厚谦逊。
天、地、人三者是什么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工会财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经   老子   人法   人之道   说卦   古代   天之道   法自然   内涵   三才  
描述: 古代把天、地、人称为"三才"(又称"三材")。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答曰:"三才异务,相待而成。"怎么"异务"呢?《易经·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怎么"相待"呢?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首法自然"(《老子》)。尽管儒、道两家的"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作为"人"最
现代文明的一次回眸:《现代文明人格丛书》总序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主与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人格   现代文明   丛书   人之道   东西方文明   古希腊   自我完善   文明社会   启蒙运动   人生  
描述: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许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这种对文明人格的关注正是一切文明得以立足的核心,从古希腊的"认识你自己"、古印度的"自度度人"的伟大觉者,到古中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君子人格、圣贤儒行……都说明个体人格之于文明社
宋代经典辨疑思潮的得与失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人之道   朱熹   考辨   孔子   辨疑   古文   宋儒   疑古思潮   儒家  
描述: 一宋代经典辨疑思潮的兴起,既是经学变古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儒家经典流变史上的一个必然环节。战国、秦汉之际是儒学发展史的一大转折,也是儒家文献流
《水浒》与侠墨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替天行道   君子之道   墨子   人之道   孔子儒家   和而不同   所有权   《水浒》   梁山好汉   下层民众  
描述: 梁山好汉来自各个社会阶层,可算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例如,李逵陶宗旺等人出身农民;解珍解宝,原本猎户;阮氏三雄,本是渔父;吴用萧让均是一介寒儒;宋江戴宗,不是胥吏,就是差役;雷横汤隆,是手工工匠。此外,还有僧道游方之人和个别贵族地主(如柴进卢俊义之流),尤其是大量叛降军官,军阶不一,成分十分复杂。可是,如果把他们概括起来,则不外两种人。第一,农民、手工业者和部分市民;第二,从地主阶级及其营垒中分化出来的部分人物。虽然这包含我国传统社会中阶级利益不同的两类人物,但是,他们都同传统的社会及其国家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是被传统社会经济政治运行中的矛盾逼上梁山的。他们不仅被封建国家征剿捕杀,而且还被传统世俗所不齿,尤其被视为君子之道的儒家伦理所鄙夷。他们不仅蔑视国家刑政,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藐视封建道德。如果把他们所提倡的忠义和替天所行之道归结为儒家的伦理,那是无法解释这一点的。可是,在传统的认识中,忠,标志着忠于君主;义,反映了救助他人:都属于封建的传统道德观念,即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儒家的伦理范畴。尤其是所谓的“替天行道”,人们往往把这个“天”认识为孔孟所说的“天命”;这个“道”,也逻辑地被解释为儒家所追求的治平之道了。根...
朱熹诚信思想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朱子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   先儒   人之道   儒家思想体系   人格修养   道德品质   诚实无欺   真实无妄   诚信观  
描述: 诚信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先秦以来诸多思想家对诚信进行了诠释,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的南宋哲学家朱熹在继承先儒诚信思想的基础上,对诚信作了独到的阐述。探讨了"诚"、"信"的内涵,揭示了诚与信的关系,并且对诚信的伦理意义、方法论意义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建构了理学家体用统合的诚信道德理论。一
论老子之道与孔子之礼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人之道   孔子   老子之道   以礼治国   天之道   《论语》   “礼”   《道德经》   传统文化  
描述: 儒、道两家是先秦著名的学派,老聃与孔丘被各派尊为开山祖。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而孔“礼”与老“道”之间,有无关系,同在何处,至今尚无人论,故笔者试作剖析。
现代新儒家与传统道家哲学——论唐君毅对老、庄哲学思想的研究与涵摄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现代新儒家   唐君毅   人之道   学术文化   道家思想   庄子   道家哲学   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  
描述: 人类的学术文化总是继承前有的传统文化而来。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佛三家长期以来既鼎足相抗,又互为融合、激扬,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生命力,形成新的社会思潮,推动着中国文明向前发展。魏晋时期,儒、道相结合,产生以《庄》、《老》、《易》“三玄”为主要内容的玄学思潮。迄至宋明,儒家学者批判地(critically)吸取佛、道二教的某些思想,形成了影响中国社会达数百年之久的新儒学——宋明理学。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我国一批著名学者继承理学的儒家道统,融摄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西方思想,开创了在海外影响甚大的现代新儒家学派。
述清初诸儒之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之道   乾嘉朴学   学问   学风   清初   道德   理学家   宋明理学   学术史   二十年  
描述: 言神州学风者,莫尚于清初。上承宋明理学之绪,下启乾嘉朴学之端。有理学家之躬行实践,而无其空疏;有朴学家之博闻广览,而无其琐碎。宋明诸儒专重为人之道,而乾嘉诸儒则只讲读书之法。道德、经济、学问兼而有之,惟清初诸儒而已。言其环境,正值国家颠覆,中原陆沉,创巨痛深,莫可告语。故一时魁杰,其心思气力,莫不一注于学问,以为守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