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我审视的艺术:试析舒传曦及其在传统与革新之间的中德对话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绘画   艺术评论  
描述: 的笔划里清晰地凸现出一幅肖像,画家的眼睛和持笔的右手坐落在画面的中轴线上。画家舒传曦的目光显得敏锐、坚定而又沉稳,使人不禁联想到另一幅出于1804年的儒安·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尔之手的自画像。安
略论苏轼的命运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呼兰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家   幸运   悲剧   人格   苏轼   审美化   文学家  
描述: 苏轼的仕途坎坷,成就了他在文艺领域的辉煌;造成苏轼政治家的悲剧、文学家之幸运,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苏轼命运的文化意义在于,他既创造了不朽的文化业绩,又在人生境界上完成了儒、道、释三教思想的圆融,开启了士人人格的审美化之路。
2000年第9卷总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心肌梗死左室重构中的作用… 贾如意张法强姚伟东等(272) 奥扎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傅东明(275) 头孢吡肟治疗老年人院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31例… 董蘅韩国红孙小丰等(277) 前列腺素E1
植根现实沃土中的理想之花──儒释道与杜甫的诗歌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理想   现实主义   道家思想   佛家思想   浪漫化倾向  
描述: 受儒释道多种思想的影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亦表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用世精神、道家思想中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佛家出世的清静虚幻带给诗人的精神安宁是杜甫诗歌表现出浪漫色彩的重要因素。
“宁”“荣”互补的文化生态及其异质──对《红楼梦》的一种符号读解尝试
作者: 暂无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兼美   男性人格   异质   弱质   符号  
描述: 以《红楼梦》写作构思的符号风格为依据,读解“宁”“荣”二府及“兼美”意象作为象征存在,包含了作者对传统中国道、儒互补的文化生态格局制造弱质存在的批判否定;贾宝玉的人生经历从逃避世俗开始,由自居弱势向遭劫吃苦嬗变,是对隐逸选择命运的形象说明;以还俗和证情引入作为异质文化因子的“情不清”,呼唤中国文化男性人格的回归。
音乐剧欧亚大联手
作者: 暂无 来源: 歌剧艺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作家   导演   法国   十九世纪   地球   巴赫   音乐剧   剧作家   小说   凡尔纳  
描述: 国绅士弗和他的法国仆人巴斯巴赫杜的后代们在前辈精灵的启发指引下,在梦中再次踏着祖先的足迹环游世界并由此感悟到生活的意义。
翟秋白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任俊   来源: 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暨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第一届年会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瞿秋白短暂的一生中,中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是极为深刻的,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精神和佛学济世普度等思想,潜伏在他的文化心理的深层,并最终同共产主义思想相结合,升华而成为瞿秋白特有的人格魅力和价值取向.本文拟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文化思想对瞿秋白的影响作
从史学发展的角度看战国道家学派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黄老学派   庄子   战国   史学  
描述: 老子之后 ,道家学派大体演变、发展为庄子之学和黄老之学两大系统。它们都对史学发展有所启示和影响。庄子高扬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 ,倡导的“法天贵真”,成为后世史家克服困难、不计得失、义无返顾地撰写历史实录的精神动力。庄子对违反人性的社会黑暗现象的充分揭露 ,对宗法等级制度的有力批判 ,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怀疑态度、批判精神和异端性格 ,也不同程度地得到正直史家的认同和承接。庄子的文章风格亦对不少史家有所濡染。宗守老子之说而又融摄儒、墨、名、法诸家学说的道家黄老学派 ,则成为后世史家著史时发扬包容精神和超越意识的一个典范。另外 ,黄老学派对黄帝的依托、推崇 ,也促使史家著史记事起自黄帝 ,尊奉其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从而影响中国传统史学既深且远
从汉赋看两汉的道家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儒家   汉赋   心态结构  
描述: 从两汉传世赋作来看 ,道家思想自始至终对两汉知识分子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和灵魂塑造方面 :它往往与儒家思想在赋作中一起出现 ,成为构成知识分子思想结构的两种最主要的部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之间还呈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具体来说是通过知识分子强烈的“时”的意识这一桥梁而实现的。正由于建立了这种亦儒亦道、亦进亦退、与时变化的心态结构 ,故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上 ,两汉自有其独特的地位 :它表明亦道亦儒的知识分子心态结构和相当规模的儒道合流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论孔子“正心”的育人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子   育人     正心  
描述: 孔子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正心。为纠正当时人心不正、上下尊卑关系不清的时弊,孔子给西周教学内容的六种技能──“六艺”赋予新意,使“扎”具有抑制人性、规制人心膨胀的意义,使“射”具有人心之正、校正人心偏邪的意义,使“乐”具有升华人心、从而达到仁心高度的意义等等,并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实现他的道德理想。这些,形成了他正心的育人观。这种正心的育入观,对后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我们今天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