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学思维模式中的义理思想探究:管窥《论语·为政第二》的易学自然观
作者: 郭法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观   五德   为政   阴阳  
描述: 我国传统的哲学自然观究其源头是我国古圣先民深入自然界内在层次就其本质内涵给以反映和彰示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给以自然的反映和描述,只是在形式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表述方法而已。在上古时期,伏羲创制八卦,先圣们用结绳来记事,以图象来表意,以制器尚象为依据,易发展到夏商周时期出现了以卜筮为主的变化和解释,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到周至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孔子为易做了《易传》,其中就有太极、阴阳、道、器、象、数等概念,也成为儒学本体论的主要理论支撑依据。到西汉,
浙东新昌中生代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及其地貌
作者: 徐祝余   来源: 2013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新昌   沉积岩系   地貌   火山   火山杂岩  
描述: 新昌地处我国东南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新昌地区很好地记录了白垩纪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地质演化过程,尤其是保存了当时地质环境下形成的复合火山杂岩与火山—沉积岩系等地质记录,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时期地质活动的全息档案馆;同时是复合型丹霞地貌的代表,在我国地学领域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在新昌出露的复合火山杂岩包括复合岩体、复合岩墙、复合岩流、岩石包体等,主要出露在儒岙、镜岭、拔茅等地。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属于红色砂砾岩与凝灰岩的组合,分别发育了不同的地貌,主要分布在穿岩—南岩地貌区、潜溪地貌区、大佛寺解开岩—罗汉洞地貌区等。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师资建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   耶稣会传教士   文化竞争   明朝中叶   科学技术知识   中华文化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伟大的凝聚力和极持久的生命力。先秦的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与古希腊的文化东西辉映。秦代以后,乃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中华文化也仍然灿烂辉煌。在欧洲长达近千年的经济文化相对停滞、以致被某些史学家称为“黑暗时期”的中世纪,中国却处在从南北朝到明朝中叶(中经隋、唐、宋、元各代)的社会高度繁荣时期(唐代的首都长安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即使在原来被视为夷狄的民族靠武力“入主中原”的时候,他们的文化也融入了原有的中华文化并为它增添了新的成分,这些民族本身也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没有中断或消亡,而且越来越繁荣丰富,深入人心,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个奇迹有力地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是中华民族的母体。中华民族脱离不了这个母体。外来文化要在中国立足,也必须尊重、适应乃至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否则不能得到中华民族的认同。以佛教为例,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后经历了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我国的许多学者都论述过这个过程。佛教要在中国生根落脚,争取地位,扩大影响,当然不能不与原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竞争,首先是与儒家和道家竞争。但正因为要竞争,就不能不适应中国的土壤,改造自身,转换理论内容和社会功能,既保持自身独有的特点,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精神不相抵触,与儒、道互补。佛教在中国也曾多次遇到过“辟佛”的危机。辟佛者最“过硬”的理由就是指责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根本宗旨不相容。而佛教为自身辩护的理由则是极力证明它不仅不违背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还能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发明,相得益彰。东晋的佛教领袖慧远给朝廷写的((沙门不敬王者论》,就极力论证儒以治世、佛以治心的道理,他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即所谓“内外之道可合而明”,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也。”中国的许多皇帝很尊重佛教,许多高僧,例如北齐的法常,陈隋之际的颤,唐代的玄奘、神秀、慧忠、知玄,五代时后蜀的光业、吴越的德韶、南唐的文遂等,都曾时号“国师”,或者被敕封为“国师”;许多大儒也推崇佛学、出入佛老,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再以基督教为例,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播基督教取得很大的成功,除了依靠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博得人们的信任之外,还与他特别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调有关。他推崇中国文化,赞扬“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学习汉语和中国的礼节习俗,不仅身穿中国儒士的服装,而且运用五经四书来解释基督教的教义,以中文写成了《二十五言》这样的著作。甚至连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细节他都非常注意,包括回避一些与儒家传统明显抵触的教义,把拉丁文“Deus”(英文God)这个最关键的名词翻译成中国的((尚书》和((诗经》中就出现过的“上帝”。这是他至关重要的策略,也是他得到许多儒士公卿(如徐光启这样的翰林)的支持和皇帝的信任的原因。
中国教育通史 隋唐卷
作者: 王炳照   李国均   阎国华   来源: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中国教育通史(5隋唐卷)(精)》编著者赵家骥、宋大川、张汝珍。在中国封建教育史上,隋唐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隋代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纷争局面,统一了中国,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在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同时,隋代统治者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合理的教育体系,确立了与政治和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为李唐王朝以及后世的教育制度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借鉴。李渊父子建立了大一统的唐帝国后,在政治上面临着如何运用整体的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方针的问题。然而,自汉代以后,儒学受到内外两方面的矛盾冲击而衰落,造成魏晋南北朝400年的思想大动荡,使儒学的权威地位受到动摇,无法以统一的、整体的思想体系为大一统的唐帝国服务。贞观君臣对儒学的政治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极高的评价,把儒学视为治理国家最有效的政治思想武器。唐代统治者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教育制度,确立了尊圣崇儒的文教政策,提高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健全和完善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教合一的教育体制,给唐以后的封建王朝树立了稽式和楷模。
中华农耕文明伦理观的历史足迹及城乡二元结构伦理溯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伦理   中华农耕文明   儒教   儒家   理学  
描述: 了管子的耕战论,秦政权借以将农民与土地紧密连属,建成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定型;承秦制,益以儒家纲常伦理系统,构成分散的农民与中央集权大帝国的伦理支柱,城乡二元结构趋于完善而巩固。儒家伦理
从中国经学传统出发诠释《圣经》:吴雷川解读《圣经》的立场和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雷川   中国经学   本土化   圣经诠释  
描述: 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各自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与理解的传统,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其正统的学问就是经学,而构成西方主流文化的基督宗教,其正统的学术是《圣经》诠释。当基督教传入中国,它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的世界,一方面要处理和其它宗教典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发展出合乎本土处境的圣经解释,这决定了汉语语境的《圣经》诠释要对其他的经文诠释传统做出回应。本文选取吴雷川(1870—1944),民国时期较具影响力、但还没有被充分研究的中国基督教神学家,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解读,发现其创造性之处在于自发地引入儒家的诠释传统解释《圣经》,概括而言,他运用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法以及"人格会通"、"设身处地"等经学方法,在儒经和基督教经"广引经文,串联互通",试图解决两大经典相遇所产生的释义学冲突。本文将详细分析儒家经典解释的思想旨趣、致思路向和诠释意图等,是如何影响其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并形成一种中国本土化的诠释策略——粗糙的"跨文化"、甚至是"跨文本"的圣经解释学。
汤江云绘画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嘉祥   河北电视台   北京市政府   中国环境   美术创作   绘画   作品欣赏   河北省  
描述: 汤江云,字易之,昀儒,飞羽,1963年生,山东嘉祥人,1985年师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吴绍人先生及北京画院著名画家贾浩义先生,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北京长城书画院画家,河北省美术创作中心创作员。河北画院国画院研究员。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先后在北京、武汉、绍兴、深圳、秦皇岛、廊坊、石家庄、张家口、广州、上海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央电视二台,中央数字书画频道,香港凤凰卫视,河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其作品和美术活动进行专题报导。作品被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尼泊尔、中国台湾、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河北省政协文史馆、河北画院、广东画院、石家庄国际机场等国内外政府场馆及艺术机构收藏。作品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美术家个案研究一汤江云》。
山岳与修行:弘法大师山居诗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台大佛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弘法大师   山居诗   杂密   空海和尚   山岳修行  
描述: 山林作为隐逸空间,在文学中从《楚辞.招隐士》、《庄子.刻意第十五》和《庄子.天道第十三》就已经开始,但是,自从谢灵运完成〈山居赋〉之後,东汉以来由僧俗所开创的儒、道、释三种「山居」传统,才得到三教合会式的呈现。入唐以後,「山居诗」成为诗中一大类型,以「山中」、「山居」、「入山」为题者,在《全唐诗》中就有150笔以上。本文综合采集空海和尚诗歌作品共四十八首,其中以「山居」为主调者,如〈游山慕仙诗〉、〈入山兴〉、〈山中有何乐〉、〈徒怀玉〉等共九首,占其诗歌总数近五分之一,明显可与六朝以来及初盛唐的「山居诗」相比照。本文的考察发现,空海的山居诗在思想内涵上虽触及三教合会,但实际上以大日如来法身佛的法门一门深入,表现出以「山」为净土,远离俗世秽土的修行方式。入山即入佛法身,这种密教的圣山观念,与中国六朝到唐的僧俗的山居诗迥异。在诗歌意象上,空海山居诗呈现出以「云」与「屋」的意象为象徵,这和中国僧人山居诗的表现相同,但意象指涉的内涵则各有差异;在诗歌表现功能上,空海和中国的山居诗同样都有「自我抒情」与「问答应酬」两种倾向,但中国的山居诗人,酬答含蓄,言而不言,空海则大谈佛理,法音宣流。
我的中国梦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生周刊(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古之中央之国,曰:中国。若说世上贡献最大之国,莫若中国。数千年前夏商周选贤举能,以德治天下,自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学术无数,而后秦一统天下,统一文字等诸多伟业;后汉,三国,魏晋,五代,隋唐,宋元明清亦人才辈出,于文,其中外所推崇之学术,儒,道,墨,法,为诸子百家之代表,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从古至今皆为传世经典,再无人可超越。读老子《道德经》,只觉西方所称赞之哲学,皆在几千年前便被我古之圣贤谈笑间悟透,何苦似西方为所谓之哲学,众说纷纭,几百年来互相争斗,以血之鉴,才定真理,我国古人只深居山林,悠然修行便得天地唯一之真理,相比起来,可不谓天壤之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先探投资周刊第1715期
作者: 暂无 来源: 先探投资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长多股的奇幻漂流 微科、弘塑飙涨後 谁来接棒?1.长多股的奇幻漂流旅程 弘塑、儒鸿大涨之後谁来接棒?!/林哲良2.中碳 独门煤化学产品获利高 苯系列产品加持 营运维持高档/方亚申3.宇隆 横跨汽车
< 1 2 3 ... 43 44 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