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柳得恭与《渤海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丽王朝   中国古籍   渤海史   共同特点   朝鲜史   朝鲜李朝   渤海大氏   思想主张   高句丽   进士及第  
描述: 朝鲜古代文史学家柳得恭所撰《渤海考》曾在渤海史研究的某些方面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文章中的某些观点似有偏颇,值得商榷。以史实为依据,客观地评价历史过程乃是渤海史研究中的首要准则。为此,本文首先扼要地介绍柳得恭其人,并在此基础上对他所撰辑的《渤海考》作以分析,以期同仁赐教。柳得恭,字惠风、惠甫,号冷斋、冷庵,堂号古芸斋(堂)。1749年,生于朝鲜儒州(文化),是时为我国清朝乾隆十四年,朝鲜李朝英祖二十五年。其父(王运),进士及第,使柳得恭自幼就有良好的家学濡染,人称其“博学工诗,娴子掌故”①,或“好古,工文词”②,终于也进士及第。柳得恭的老师,是赫赫有名的北学派大师朴趾源,他的实学思想主张,对柳得恭影响很深,使其也成为实学派重要人物。因此柳得恭被誉为“东国文风”,“汉文新派四大家”之一,他是李朝后期北学派的主要代表者。柳得恭具有较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也是实学家们的共同特点。著有《冷斋集》、《盎叶
叛逆传统也是民族化的内容--兼谈本民族的现代电影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方式   叛逆   中国电影   现代电影   传奇性   民族文化   民族化   民族特色   电影艺术   传统文化  
描述: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电影的民族化或电影形式的民族特色即承袭中国古典诗、文、画、戏、乐等艺术创作显现的审美传统。艺军同志从这些方面入手,系统详尽地论述了中国古典艺术的时空、动态、传奇性、人物、意境、虚实、含蓄、凝炼等审美范畴,深入地探索了电影民族化的途径,这对中国电影获得独无他人的民族品貌和华夏特质来说,无疑是一件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工作。然而,看到传统文化审美方式遗传给中国电影的营养基因,从而引起全力的承继,仅仅是民族化的部分内容,还应锐目审视的是:植根于封建社会,支撑着中华传统美学大厦的儒、道、佛三家文化意识中,有不少惰性元素还戕害着中国电影。关于这一现象,笔者已从《否定人的旧文化与功利性的文艺观》、《传统思维方式与一元化的个性压抑》、《文化虚伪与银幕虚假》、《传统的社会观与陈旧的银幕意识》四个方面
当代书法创作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当代书法创作讨论会发言纪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法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谱   篆刻艺术   书法创作   中国书法   孙过庭   当代书法   古代书法   王学仲   郑道昭   创作现状  
描述: 一对现状的思考王学仲我认为这次当代书法创作讨论会将会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影响。这次来的全国各地的中青年书法家,都是在创作和理论上有成就和勇敢的探索者,同志们谈的很好,很多观点是具有理论价值的。关于创新问题,我是比较糊涂的,我不是"先知派",而是"未知派"。大家都在探索,精神可嘉,我觉得讨论也是必要的,仕创作上不要求统一,要强调多样化。我觉得当前书法创作可分成三大派,一是纯传统派,二是在传统基础上求创新的一派,还有一派是受开放、改革的影响,吸收西方文艺理论某些观念,运用于书法创新。这一派,象服装潮流一样,你想抵制也抵制不了。明智的办法,还是"争鸣",讨论,不要禁止,听其或生或灭。多样化总比一统化好。中国古代书法受哲学影响深重,"儒、道、佛"三家都渗透进来了。例如孙过庭《书谱》反对"鼓努为力",是中庸之道影响,"平和""不激不厉"是儒家风格;然而书法提倡"心性一致"又是受了"佛"的影响;而郑道昭则标榜"清
< 1 2 3 ...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