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徐光启的科学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法   徐光启   利玛窦   庶吉士   翰林院   周延儒   农政全书   几何原本   我国古代   明朝政府  
描述: 维艰,“终身若抑郁而谁语”。正如《明史·徐光启传》所说:“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然而,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涉及农业、天文、历法、数学、水利
司马儒门史学实践的内在冲突——兼论程颐、朱熹与司马史观之差异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史学   程朱理学   司马光   儒门史学  
描述: 司马既有明显的史家自觉,又将史学限定在儒学门庭之内,以求道作为治史的最高目标,并且高度认同史学的鉴戒价值,以史学实践自觉承担“经之常道落实在具体历史中帝王之一心”的任务。但其儒门史学蕴含的求道
试论管仲的经略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略思想   齐桓公   管仲  
描述: 管仲的经略治国、富国强兵的主张体现在以政治为首务、重经营管理、以谋略治国、重经权结合等方面。这一系列的经略思想及措施终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管仲不仅是齐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儒、道、法思想的先驱。
《淮南子·缪称训》征引子思《累德篇》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缪称训》   《累德篇》   《子思子》   《淮南子》  
描述: 郭沂先生在《〈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一文中指出,《淮南子.缪称训》除首尾两段为编者所加前言、后语外,其他部分是子思《累德篇》佚文。虽然《淮南子.缪称训》多处引用《子思子》,但其主体部分有很多语句明显是道家者语,不可能全部出自儒家书《子思子》。现有资料不能证明它的主体部分就是《累德篇》佚文。
贾谊法治思想对汉代政治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汉末年   法治思想   代表人物   《艺文志》   《新书》   汉代政治   目录学著作   贾谊  
描述: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邙山(今孟津县)人,西汉初年著名思想家。前贤时俊对贾谊其人其学研究较多,但对其思想的派别属性一直争论不休。揆诸众说,尤以论其为儒家和法家者居多,首论贾谊为汉初法家代表人物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明确地将贾谊作为汉初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王夫之及近人丁泰、肖蔻父等均持与司马迁相同的观点。而西汉末年的刘歆,却将贾谊定性为儒者。班固宗刘歆之说,在《汉书·艺文志》中将贾谊的《新书》归为儒家类,此后,历代正史之《艺文志》及目录学著作均将《新书》归类儒家。
论朱元璋的敬天畏民和“藏富于民”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末农民战争   政治家   朱元璋   藏富于民   地主阶级   天命观   纪事本末   夏商周   儒臣   社会经济  
描述: 朱元璋是雄才大略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亲冒矢石十余载,得天下于马上,备尝创业艰辛。正如他自己说的,因“其得之也难,故其忧之也深。”称帝后,他无日不考虑如何治好天下,传基业于万世。他时时和儒臣们一起研讨从夏商周直到宋元历代君主统治的得失,想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他常说:“论行事于目前,不若鉴之于往古”。“往古人君所为,善恶皆可以为龟鉴也。”
西汉初期黄老派和儒法派的斗争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6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强宗豪族   统治思想   富商大贾   中国封建社会   儒法   黄老思想   西汉初期   公元前   小地主   阶层  
描述: 西汉初期(公元前二○二年——公元前一三五年)黄老派和儒法派的斗争,是中国封建社会在上升时期一次重大的政治、思想斗争,认识这一段历史事实的真象,对研究西汉的历史(包括思想史)是有重要作用的。有学者在有关历史、思想史的著作中作过论述,但因体例关系或其他原因,多较为简略。本文试图对此段斗争史实作一较详的叙述,错误之处,盼望批评指正。一、汉初统治思想的兴替概况和两派的人物
从仲弓四问看战国早期儒家的政治关注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君之道   战国早期儒家   社会教化   上博简《仲弓》  
描述: 上博简《仲弓》通过仲弓与孔子之间的问答,阐述了战国早期儒家的主要政治关注。简文针对施政纲领的讨论,包括强化社会伦常建设、强调官员的表率作用、主张举荐贤才以及宽政治民等四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简文在强调社会教化与社会民生之间重要关系的同时,又从祭、丧、行三个方面论述了敬、爱等社会伦常的培养,尝试建立伦常教化的社会机制。值得注意的是,简文分别从忠与敬两个方面论述了臣子事君之道:既强调臣子要忠于职守,又提醒臣子要恭敬谨慎,避祸保身,反映出战国早期儒家臣道思想的多元特征。《仲弓》为我们了解儒家政治思想在战国早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论孟子“仁术”说对北宋儒医文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术说   儒医文化   孟子   北宋  
描述: 孟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对北宋时期儒医文化的发展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其中以“仁术”说最具代表性。“仁术”说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篇 ,是孟子对“为仁之道”的阐发。随着孟子地位在北宋的不断升格 ,孟子学术思想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医学逐渐被定名为“仁术”。孟子“仁术”说促进了官方对医学的重视 ,北宋诸帝无不提倡医学 ,使之成为行“仁政”的重要措施。另外 ,北宋尊孟一派的儒者 ,无不医儒互参 ,这也是孟子“仁术”说重要影响的一个具体体现。
立本·“改造”·成新──熊十力复兴中华文化的探索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十力   成新”   “立本   ‘改造’   中华文化   时代潮流  
描述: 熊十力驰骋百家,融合儒佛、中西文化,纵论古今,力图顺应时代潮流,标尚“立本、‘改造”、成新”,图谋复兴中华文化,并“为世界文化开发新生命”。他以其名著《新唯识论》、《读经示要》为轴心,倡言“体道立极”,创立了包括哲学、政治思想、文化、历史等学说为内容的博大学术文化体系。这位具有民主主义的思想家,孜孜不倦所构铸的学术文化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孙中山“恢复我一切国粹”的未竟事业之创造性继承。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