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儒释兼容——论沈约的佛教信仰与儒家思想之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释兼容   沈约   佛教信仰   儒家思想  
描述: 沈约是齐梁时期极为重要的作家,其思想既包括传统的儒家观念,也含有佛教的某些观念及信仰,表现出儒释兼容的思想倾向。首先,沈约身上体现着儒家入世精神与佛教出世精神的融合,即“干名求位”与“息心遣累”的结合。其次,沈约将儒佛两家的生死哲学相结合,形成了向儒而生、向佛而死的人生境界。儒家思想与佛教信仰的融合,使沈约的思想个性更为复杂,更加多元,也更加具有探讨与欣赏的价值。
从《降魔变文》对比《西游记》神魔小说的信仰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一演变   佛教信仰   《降魔变文》   《西游记》  
描述: 信仰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思想主旨研究的分支之一。自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以来,敦煌学成为文学研究的热门,特别是为俗文学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文学史研究中将《降魔变文》和《西游记》对比的研究不在少数,虽体裁方式不同,情节上存在的相似性往往会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因而两种文学体裁中表现的信仰问题也就成为文学研究中不可规避的话题。从早期佛教的传入,对文学的发展影响,到后期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儒家思想中立言立身的典范准则的确立,单纯的佛教信仰观念对文学的渗透已经逐渐的泛化为儒释道三者的交融。这一演变过程是对传统信仰研究的深入,同时个中原因也是复杂多变的,结合两种文本的对比和转变发生的原因,分析信仰观念的发展演变是很有意义的。
僧伽造像的发现和僧伽崇拜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寺塔   佛教信仰   发现   中国古代   世俗化   僧伽和尚   崇拜   造像   北宋   始建年代  
描述: 1966年底到1967年初,在浙江瑞安县北宋仙岩寺塔(元延祐间改称为慧光塔)塔基中,发现一件木雕涂金的泗洲大圣像,高15厘米,身著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眉眼嘴细部皆用墨笔轻描,并用铅粉、朱色晕染;下有木座,座外包银片,四周有铭刻,前刻“泗洲大圣普照明觉大师”,后刻“四洲大圣”,左刻“弟子陈怀玉”,右刻“妻马氏八娘”,底部墨书“为三男小晟造佛”(图一、二)。仙岩寺塔的始建年代,根据塔基中发现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后比丘灵旦的题记说,是庆历三年(1043年)癸未二月八日其塔造成”。同出的《妙法莲花经》后孔氏十六娘题
净土宗在当代台湾传播的四种方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法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   佛教信仰   净土宗   亚洲四小龙   国民党政权   台湾经济   当代   民间佛教  
描述: 就当代台湾的佛教信仰而言,1945年光复后的四五年间是以民间佛教——儒释道杂糅在一起的斋教为主,闽南寺院的五堂功课为辅,慈航法师创办的台湾佛学院为星星之火,并以日本化了的学术佛教为点
白族佛教的若干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叱力教   民族文化研究   大理国   佛教信仰   密教   密宗   白族   知识分子   云南   南诏国  
描述: 一、明代阿吒力的社会地位变迁南诏国后期和大理国时期,因为佛教盛行,知识分子都普遍信奉佛教。既读儒书又读佛典。云南因为地处边地,文化落后,识文断字,有文化的人稀少。知识分子在其所居住的城镇、农村社区内,既充当教习蒙童的教师职责,又替人主持祈福禳灾,超度亡灵的法事,兼有教士的职责,所以称为"师僧"。"师僧有妻子,然往往读儒书。段氏而上有国家者,设科取士,皆出此
宗教文化:中原文化厚重的诠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青年(月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斯兰教文化   佛教信仰   传入中国   河南   三教合流   宗教文化   诠释   历代皇帝   中原文化   道教建筑  
描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其中释(即佛)、道都属于宗教文化,其繁荣发展都与河南息息相关。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被奉为道教鼻祖的老子李聃是河南鹿邑人。登封中岳庙是历代皇帝祭祀中岳神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之一;登封还有儒家二程讲学的著名书院—嵩阳书院等。
论蒲松龄与佛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净土   菩萨行   佛教信仰   净土宗   六道轮回   见性   信奉者   禅宗   自性   儒家  
描述: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我国,至唐代达到高潮,宗派繁多,义理精微。至宋,元渐衰,至明、清而更加式微。有的宗派甚至已经后继无人。惟禅宗与净土宗,则因其简截方便,仍在广泛流行。但信奉者大多已经不株守于某一宗派,甚至倡导儒、
敦煌北朝石窟中的南朝艺术之风(摘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域   壁画   北魏   佛教信仰   敦煌莫高窟   佛教艺术   炳灵寺石窟   文化中心   佛像   佛陀  
描述: 中国佛教艺术萌发于东汉晚期,西晋八王之乱,南北分裂,传统的汉文化中心南移,于是佛教艺术分为两系。南朝佛教艺术继承汉代和三国吴地文化传统,东晋时即初具规模,宋、齐间得到发展,梁时最为繁荣。常见佛像与神仙、儒圣合壁。这反映了中国佛徒的黄老神仙和尊儒思想奉祀佛陀的观念。造像的魏晋玄学为艺术美的准则。以“秀骨清像”、潇洒超脱为佛陀之“好相”,技法承袭汉画之传统,造型线条笔力顿挫,一点一拂,
五台山佛教对当地民俗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情风俗   五台县   生活习俗   风俗习惯   五台山   佛教信仰   宗教色彩   佛教寺庙   观音菩萨   佛教寺院  
描述: 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在佛教发展过程中,对五台民情风俗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五台的风俗习惯,明显地带上了宗教色彩。一、佛教信仰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佛、道、儒三教之一。佛教的基本教义是空、
从唐墓志看唐代世俗佛教信仰
作者: 暂无 来源: 佛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民百姓   墓志铭   佛教信仰   千唐志斋   信仰体系   中国历代   佛教传入   《唐代墓志汇编》   唐墓志   图书馆  
描述: 本文通过考察现存唐代墓志的有关开科,分析说明了唐代世俗佛教信仰系统的情况。“与生俱来,利根早植”、“偏丧亲偶,归心佛来”、“看政红尘,虔心内释”、“追求彼岸,诚于释教”等,是唐代世俗佛教信仰的缘由,也是其之所以世俗化的前提。唐代世俗佛教信仰的主体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其内容具有兼容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儒、释、道交相崇信;信仰的方式也具有随俗性,多为捐身、行香、持戒、诵光、念经、写经、造像等。唐代世俗佛教信仰系统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客观原因,它的存在和发展,标志着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正在趋于完成。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