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汉王朝独尊儒术的形成及社会意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义   独尊儒术   汉王朝  
描述: 西汉王朝经过几十年探索 ,确立了儒家一尊的地位。独尊儒术是以儒家的六经为依据作为国家统治的统一思想 ,加强和巩固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由于尊儒 ,培养和重用儒士 ,提高了儒士的社会地位 ,并经他们总结、发展 ,儒学在汉中期以后 ,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汉王朝最流行style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曲裾   古代社会   权衡规矩   流行趋势   直裾   华夏文化   style   胡服   深衣   汉王朝  
描述: 时下,时装界每年每季都会推出最新的服饰流行趋势,古代社会也同样有自己的流行时装。就好像大唐流行穿胡服;而汉代则流行曲裾深衣。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曲裾深衣吗?别急,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深衣。将上衣和下裳合为一体,所以叫“深”衣。《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
汉代画像石所见儒风与楚风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南阳区   南阳地区   汉代画像石   楚风   原始文化   汉画像石   南阳汉画   儒学   汉王朝  
描述: 以汉代画像石为代表的新的艺术风潮是先前艺术成就的总结和发展,更是以往思想意念于汉王朝大一统格局相适应、变形乃至重新组合后的产物。本文从内容、气势、构图三方面对汉画像石所展示的儒、楚风尚进行一般的揭示,并对汉画像石儒、楚特点产生的哲学背景作粗浅的阐述,以供学术界参考。一、内容:功利和神幻功利主义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周到先生曾指出:“儒学是不作任何玄想的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再把理性贯彻到社会生活、伦常情操、政治生活中,是一种现实功利主义的说教。”蒋英炬先生将与
“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史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家   诸子略   罢黜百家   海上丝绸之路   外联结   博望侯   文化学派   黄老之学   太史公自序   汉王朝  
描述: 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需要读史。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建议干部们读《史记》与《汉书》。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华的第一部通史。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他介绍父亲司马谈的《六家之要指》;"六家"即六个思想文化学派: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即道家)。司马谈受汉初"黄老之学"的影响,对道家的思想文化予以很高
汉委奴国王金印
作者: 暂无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人   东汉初   日本福冈   汉墓   倭人   东汉明帝   滇王   市志   光武帝   汉王朝  
描述: 在众多出土的印玺中,“汉委奴国王金印”独具风韵。该印玺为纯金铸成,印面呈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通体高约2.2厘米,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发现纯属偶然,1784年的一天,日本福冈市志贺岛上的一位佃农在拓宽水路时,从一块大石头下发现了这枚金印。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枚金印的价值,但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福冈城内,众多达官贵人纷纷伸出橄榄枝,希望能以重金买下这枚金印,其中一名叫龟井的儒学家甚至出价
西汉的教育兴盛与学术繁荣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逆取   《书》   汉武帝时代   景帝   溺器   文武并用   文翁   守之   汉王朝   博士弟子  
描述: 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曾是一位"以儒冠为溺器"的"长者"。起初,他并不懂得可以文武并用,"霸王道杂之"治天下的道理。《汉书·陆贾传》记载了他与儒生陆贾的一段对话,说明了他向文治转变的思想过程: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乡
汉代散文发展的历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论文   汉武帝   司马迁   司马相如   散文发展   中国历史   汉代   两汉   四个阶段   汉王朝  
描述: 自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迄220年汉献帝刘协被迫让位于曹丕,汉王朝计有四百二十馀载。这期间虽有吕后乱政、王莽代汉,国都也有西东之别,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基本得以维持,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总体而言,汉代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尤其是西汉武帝、宣帝时期,不断拓边,声威远播。同时,统治者大力推行教化,从京城到地方,以儒
汉魏两晋儒释道关系简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氏   十六国   起义   佛教   八王之乱   儒释道   历史时期   社会矛盾   “五胡”   汉王朝  
描述: 自东汉末期至东晋,是一个历史大变动时期。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促成黄巾农民大起义,结束了东汉王朝的统治。随即天下三分,三国鼎峙,分裂争战几十年。司马氏代魏,三分一统,但经过短短三十余年的相对统一和安定之后,又是“八王之乱”,“五胡”兴兵,西晋王朝又迅速土崩瓦解。接着“五马渡江”,东晋偏安江左,北方“十六国”纷纭交替,争战不已,整个社会依然动荡不安。可以看出,在这长段历史时期中,分裂的时间多,统一的时间少,战乱的时间多,安定的时间少,社会充满了苦难和不幸。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
桑弘羊舌战群儒——读《盐铁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盐铁官营   治粟都尉   大司农   财政政策   桓宽   先秦法家   舌战群儒   儒法   不易之道   汉王朝  
描述: 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年——公元前八○年),西汉著名的法家、财政家。汉武帝时,任治粟都尉,领大司农(最高财政官)。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根据先秦法家的革新路线,提出了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一系列财政政策。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昭帝即位,任御史大夫。后大司马霍光当权,被诬与人“谋反”的罪名而遭杀害。公元前八十一年(昭帝始元六年),汉政府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儒法两家围绕者否定还是肯定盐铁官营的问题开展了一场大论战。它涉及到财政、军事、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
董仲舒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书   “天”   汉武帝   劳动人民   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者   神学唯心主义   董仲舒   公元前   汉王朝  
描述: 董仲舒是河北古代较有影响的思想家,神学唯心主义哲学家,同时又是汉代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他的哲学学说和政治主张在中华民族的思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董仲舒,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终年75岁。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经济大繁荣、政治大统一的西汉中期,当时劳苦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日渐突出,封建统治者需要从理论上说明统一的中央集权以及地主阶级专政的合理性,以保障他们的利益。董仲舒的思想学说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董仲舒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为追逐仕禄之途,他幼小“专精一思” (《论衡·儒增》),刻苦读书。《汉书·董仲舒传》说他:“益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太平御览·八百四十引》述其:“尝乘马不觉牝牡,志在经传也。”萤仲舒不仅博览先秦诸子的著作,钻研《公羊春秋》和阴阳五行学说,同时还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