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外素质教育掠影(十八)韩国德育的特色——课程教学和全面渗透相结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教育体系   民族精神   朝鲜半岛   韩国   学校德育   教育历史   伦理道德   儒家文化  
描述: 一、韩国学校德育的沿革及发展二战前,整个朝鲜半岛是一个整体,战后分南北治之。朝鲜教育历史悠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和伦理道德成为其民族精神的内核。朝鲜早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时就
文殊与黄帝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位一体”   佛教   中国   宗教信仰   黄帝   传统文化  
描述: 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位一体"。而所有的形而上探求又大多归结为"道"与"言"的问题。此中,佛家智慧与道家智慧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精神感应,隐含着一种奇妙的哲学玄机。文殊即"妙",妙不可言,妙不思议。《文殊师利
《庄子》論爱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文学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道家   庄子   老庄  
描述: 種與道家根本精神契合的愛,亦是一種修道、體道的過程、理想。 莊子對「愛」之見解自有其時代背景意義,其目的無非要透過創新的批判、超越,以重建思想文化體系,以符合道家自然人生哲學,挽救日趨紛亂的社會人心
诸子管理思想的人性观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变理论   兼相爱   人性观   现代管理学   人性假设   经济人假设   被管理者   孔子管理思想   古代管理思想   初探  
描述: 了孔子“仁爱”的管理思想,管理者要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仁德是人人先天所豪受的心性特征,它内在于入的心性之中而非远离于入,[第一段]
政治变迁与文化重建
作者: 杨政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子见南子   文化重建   政治变迁  
描述: ,既不容许我们复返古代的文化,也不容许我们应用折中调和的办法;那么,今后中国文化的出路,惟有努力去跑彻底西化的途径。”中国式的自由主义试图与西方文明产生共鸣,但在心灵层面上,他们无法摒弃民族固有的精神
甘肃回族武术:中华武林的奇葩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民族精神   丰富和发展   中华武术   甘肃   民族文化   回族   武术体系   力量  
描述: 甘肃民风朴实,强悍尚武,特别是回族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他们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多少年来,经过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洗礼,在甘肃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回族武术
陆贾《新语》对儒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辅大中研所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语   易传         陆贾  
描述: 迹。陆贾在〈新语〉中的思想, 承接了儒家传统学说是其一大重点,而更重要的是以往孔子所建立的儒者 形象:1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J' 在陆贾後融入了屈伸有道精神法则,加上其 书搜罗了汉初各家显学的学说要素,加强并巩固了儒家学说的地位,和政 治做了巧妙的结合,提供给後代儒者一条具有相当发展性的大道o
升阳除湿法治疗慢性结肠炎脾虚泄泻的体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光明中医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升阳除湿法/中医药疗法   泄泻  
描述: 胃,胃湿有余,亦当泻湿之太过也”。并进一步指出:中气不足,脾湿下陷,乃“阴盛乘阳”之变,不宜淡渗分利之剂。乃脾气下陷,又分利之,正是“降之又降,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也,则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矣。阴重强而
飞轮海 总有一款适合你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飞轮   戏剧   个性   偶像剧   工作人员   适合   气质   演出   态度  
描述: ,无形中有着强大的力量左右每个人的心灵感受。四个男孩,无论在戏剧、广告、演艺事业方面皆已渐露头角,明星气质与人气指数持续上升,首张同名专辑绝对让人期待﹗2006男孩样本——「帅」「酷」「神」「迷」第四款迷
遍游神国的曼荼罗脉络:从屈赋到河图、洛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先秦两汉学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骚   曼荼罗   河图   洛书   九宫   明堂   屈原   五方   远游  
描述: 对屈原思想的理解,传统主要有儒、道、法等看法;近年另有一思想史上的切入观 点,即屈赋中遍游神国所构成的「曼荼罗」形构。相关的讨论似乎皆以荣格所理解的曼 荼罗为出发点,得出屈原的神游经历为一「精神离体
< 1 2 3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