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由经学诠释到美学诠释:对孔颖达诠释学思想的一种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动态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学   孔颖达   美学诠释   权威地位   经学   《五经》   学思   《五经正义》  
描述: 进行一番讨论。[1]一为了合乎唐代统一经学的宗旨和科考规范,“疏不破注”是孔颖达等人诠释《五经》经传时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也构成了唐代经学诠释的一大特点。从所谓“疏不破注”诠释原则入手,有助于我们更
理雅各、辜鸿铭英译儒经的不及与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科技翻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书》   英译本   《中庸》   理雅各   辜鸿铭   英译汉   译文   儒经   《论语》   《五经》  
描述: 理雅各(JamesLegge1814~1897)和辜鸿铭(1857-1928)是英译儒经的两位先驱。他们是英译儒经历史上最早的两块里程牌。对理、辜译文的得失,人言言殊,而笔者认为两种译文各有特点,优劣互见。不妨说,理译失误较多,失之于“不及”,而辜译...
《毛诗正义》与《毛诗释文》关系考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绎思   郑氏笺   《毛诗正义》   大叔于田   国子祭酒   毛传   《毛传》   《五经》   郑笺   汉魏六朝  
描述: 孔颖达(574—648年),字冲远,冀州衡水人。贞观十二年(638年),唐太宗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乃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后诏改为《正义》(《新唐书·儒学上》),贞观十四年(640年)初稿完成①。其中为毛传、郑笺作疏的称为《毛诗正义》②(以下简称《正义》),卷帙浩繁,征引了大量的汉魏六朝文献,成为《诗经》汉学的集大成著作。陆德明(550-630年),名元朗,以字
肖纪美 献身冶金事业的凤凰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书》   中国冶金   材料学家   饱读诗书   金属学   肖纪美   沈从文先生   《五经》   湘西人  
描述: 凤凰城里飞凤凰在湘西人眼里,沈从文先生是他笔下秀美湘西的凤凰小城里飞出的一只凤凰,另一只凤凰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材料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肖纪美。肖纪美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其祖父肖官麟曾任凤凰县的县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官。自幼跟随祖父生活的肖纪美熟读《四书》《五经》,而家中的
从皕忍堂摹刻唐开成石经刻本说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蜀石经   开成石经   清石   熹平   正始   张宗昌   《五经》   北宋石经   历史延续   士子  
描述: 经者,万世不易之常道也。然古时士子传抄之中时有误笔之事,以致原意失缺,道有所不同。至东汉年间,学者蔡邕上奏灵帝刘宏,言其错误较多,不便使用,故请校订刻石。熹平四年(175年),灵帝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从此成为天下儒子学习的标准范本。后有曹魏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五代后蜀石经、北宋石经、南宋石经、清石经等相继问世,刻经历史延续1600余年。
孔子利用档案为人类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委吏   乘田   儒家学派   政治活动   陬邑   居鲁   宋国   《五经》   春秋末期   志于学  
描述: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祖原系宋国贵族,后于该国政治斗争中失利,遂逃居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东南)。其父孔纥,曾任鲁国陬邑宰,于孔子3岁时亡故。后孔母颜征,又于其17岁病故。孔子早年双亲过世及家道破败,使其过早求生于卑贱下层,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20岁做委吏(管仓库),21岁做乘田(管看牛羊)小官。年轻时利用档案开办私人学校,还从事过丧事赞礼的儒业,且又致力于政治活动,约40多岁起,"退而修《诗》、
说"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学派   内圣外王   孔子思想   思想特征   《七略》   擂家   保氏   君子儒   《五经》   先秦诸子百家  
描述: 一儒,"从人需声"(《说文解字》)。儒字的形旁说明儒是一种人。被称作儒的是些什么人呢?这个问题初看起来似乎不难回答:凡属于孔子所建立的儒家学派的都叫作儒。但实际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首先,儒不是孔子建立儒家学派以后才存在的;其次,孔子建立儒家学
经义求真与古史考信——崔述经史考辨之诠释学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信录》   加达默尔   历史知识论   崔述   文本意义   文本的意义   《五经》   哲学诠释学   圣人   儒家经典  
描述: 经义求真与古史考信——崔述经史考辨之诠释学分析邵东方自汉武帝定儒学于一尊之后,对于儒家经书的诠释在中国学术史上便形成了一个连绵不断的传统,并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清人顾炎武说:“其先儒释经之书,或曰传,或曰笺,或曰学,今通谓之注。”①从历代经师对儒...
试论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一”   佛教   道教   刘一明   藏外道书   儒释道   良知良能   明清之际   《五经》   仙佛合宗  
描述: 本文指出了明清之际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的特点有四。其一,是对以前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全面总结和完善;其二,是用道教、儒学、佛教的主要经典相互参证来论证的;其三,是通过分析儒、释、道三教的同与异、长与短处,强调三教一源、本同枝异、体同用不同,以邪、正为标准分辨三教来开展的;其四,用儒家性理学,佛教明心见性的参究法门来阐述道教修性了命的内丹学,以论证“三教合一”。并指出,该特点的形成,既是儒释道长期斗争和相互吸取的结果,也是自南北朝以来,经隋唐宋元诸多道士及道教学者努力的结果,并受到儒、释二家三教合一思想的推动。
说“通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汉时期   马融   古文经学   通儒   今文经学   章句   《五经》   儒家学说   儒学   儒家经典  
描述: 儒学作为一门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学问,在东汉时期逐步达到极盛阶段。随之,作为儒学的主体,儒家经典的研究和阐发者在如何对待社会、政治、学术诸问题上,也呈现出同道异趣、或者殊途同归的多样化特色。通观《后汉书》各篇纪传,可以发现东汉时期有关儒学主体的评价,已经形成不少固定的概念。这起码包括以下11种:“通儒”、“纯儒”、“儒宗”、“儒雅”、“俗儒”、“浅儒”、“大儒”、“名儒”、“硕儒”、“宿儒”、“耆儒”。本文主要通过考察通儒及其与其他儒生的联系,来说明通儒的社会、政治、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