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耶律楚材与儒释道的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耶律楚材   湛然居士文集   中书令   五台山   老人   中国佛教   道教   成吉思汗   儒释道   金章宗  
描述: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居士,为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尚书右丞耶律履的儿子。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生于中都燕京(今北京)。因其父“取《左氏》之‘楚虽有材,晋实用之’。(《耶律文正公年谱》)故以为名。楚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育成人。“十三学诗书”(《湛然居士文集》卷十二),十七试进士,“所对独优,遂辟为椽”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佛学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华严宗   中国佛教   天台宗   大乘   圆融   禅宗   精神  
描述: 圆融,乃中国佛教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诸宗思想的重要内容。圆融思想是在中国本土儒、道两家思想的土壤上,依据印度大乘经论诠释发挥而开出的智慧之花。
中国佛教人文特色形成的哲学基础——兼论儒佛道人生哲学的互补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如来藏   人生哲学   人文特色   人生论   中国文化   哲学基础   中国佛教   大乘佛教   印度佛教  
描述: 当今世界,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宗教.任何宗教都有其特殊的哲学.宗教与哲学本来就有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了探讨并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特别是生存的本质、意义、价值与终极目标.事实上,在人类文明之初,宗教与哲学是二而为一的.“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6页).但宗教与哲学又具有不同之处,宗教以信仰超人间的力量(神)为根本特征,把人的问题最终交付给神,把理想的人生寄托在彼岸世界.哲学则以人类的理性为基本依持,是以理论的形态高度概括了或代表了人类的能力.当哲学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而获得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以后,宗教仍有其自身独特的哲学.
孝亲观:中国佛教伦理道德的儒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徒   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   伦理道德观念   儒家伦理道德   父母   孝亲观   忠君思想   中国儒家   印度佛教  
描述: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社会就存在着儒家血缘第一和家庭本位的伦理道德观念,而孝亲观则是这种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与核心。由于“孝”被儒家抬高到了人生最高行为准则的地位,因此,原本体现人伦关系的孝父观念被投影到封建官僚政治上就放大成了忠君思想,君臣关系也被儒家伦理道德化了。印度佛教伦理道德主张等平利
中国佛教与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佛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祖师禅   佛法   中国传统文化   六祖   后期禅宗   佛教现代化   缘起论   中国佛教   宗教文化   人间佛教  
描述: 》、《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论六祖革命》、《禅宗何以能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禅宗前后期思想比较研究》、《祖师禅与
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佛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儒道思想   般若学   中国佛教   玄佛合流   三教关系   中国化问题   宗教文化   玄学   禅宗  
描述: 中国佛教的特点与精神;六是儒佛道三教关系中国佛教的发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从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中来研究中国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特点的理解。
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探索与争鸣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98年   传统思想文化   思想理论   外来文化   中国化   中国佛教   学术界   宗教观念   文化互动  
描述: 1998年是学术界和佛教界根据有关史料确定的中国佛教两千年的纪念年,在此之际,笔者拟从佛教与传统宗教观念及儒、道等思想文化相互美系的角度,探讨一下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以期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发展的历史有更好的了解。
选择与重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内在机制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与重构   外来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融合   中国佛教   中国传统哲学   佛性论   佛教思想   文化选择   印度佛教  
描述: 佛教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独特价值:1.宗教价值。中国人宗教的观念、感情淡漠,这与本土宗教发展不充分、不完善相关。中国人首先是把佛教作为宗教引进的。汉明帝水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传来说记载:“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
漫议宗教对中国鬼魂戏曲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鬼魂戏   中国鬼戏   鬼魂观念   神仙道化剧   道教   中国佛教   《钵中莲》   儒释道   天师道   《鱼儿佛》  
描述: 鬼魂观念虽不始于佛教和道教,但释道二教都毫无例外地相信鬼魂的存在,并且发展了鬼魂观念;鬼魂观念也不始于儒学,可不少儒者同样相信宇宙存在着鬼神.毫无疑问一切鬼戏都在塑造鬼魂形象,敷演鬼的故事.于是鬼魂便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介,促成了鬼戏与儒释道之间的联姻.就儒释道而论,它们有仅千方百计地把鬼戏用为传播各自思想的载体,而且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鬼戏的内容以及形态风貌.而就鬼戏而论,有些剧目的确忠实地接收了并宣传了儒释道的思想;但更多的剧目对儒释道的接受是有选择的,它们对儒释道所采取的态度是“拿来主义”,并将之进行改造以丰富自己,实现自己的剧旨.也还有这样的情况,即鬼戏把儒释道的思想引入剧中不是为了宣传它们,而是作为对立面进行评判.本文即谈儒释道同中国鬼戏之间的关系,重点谈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宋明时期佛教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严宗   净土宗   中国佛教   宋明   天台宗   云门宗   袁宏道   禅宗   三教融合   临济宗  
描述: 中国佛教发展到唐代,宗派纷呈,达到顶峰。唐代以后,佛教大势已去,走向衰落。自宋至明,主要是禅宗还在流行,其次是净土宗。此外,天台宗、华严宗一度中兴,唯识宗、律宗等也余绪未绝。宋明时期,就佛教内部来讲,诸宗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就其对外而言,则是调和儒、道,三教融合。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