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魏时期   论语   孔子家语   汉书·艺文志   王肃   大戴礼记   竹简   皇甫谧   今本   儒家  
描述: 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儒家者言》竹简,是《家语》的原型。今本《孔子家语》,历来都有“伪书”之说,作者认为王肃自序得自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当为可信;又有源自孔安国的传说,这与汉魏时期的孔氏家学有关。汉以后,孔子后裔中也有世守家学而成为一个学派的,自孔安国而至孔僖、孔季彦相承,《孔丛子》可说是孔氏家学的学案,故《家语》也属孔氏家学的产物。今本古文《尚书》、《孔丛子》、《孔子家语》很可能陆续成于孔安国、孔僖、孔季彦、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有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它们是汉魏孔氏家学的产物。作者还认为: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深入探究孔氏家学,也许是解开《尚书》流传疑谜等经学重大公案的一把钥匙。
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魏时期   论语   孔子家语   汉书·艺文志   王肃   大戴礼记   竹简   皇甫谧   今本   儒家  
描述: 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儒家者言》竹简,是《家语》的原型。今本《孔子家语》,历来都有“伪书”之说,作者认为王肃自序得自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当为可信;又有源自孔安国的传说,这与汉魏时期的孔氏家学有关。汉以后,孔子后裔中也有世守家学而成为一个学派的,自孔安国而至孔僖、孔季彦相承,《孔丛子》可说是孔氏家学的学案,故《家语》也属孔氏家学的产物。今本古文《尚书》、《孔丛子》、《孔子家语》很可能陆续成于孔安国、孔僖、孔季彦、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有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它们是汉魏孔氏家学的产物。作者还认为: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深入探究孔氏家学,也许是解开《尚书》流传疑谜等经学重大公案的一把钥匙。
“貌侵”释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段成式   韦昭   说文通训定声   引申义   广韵   今本   三国志   短小   酉阳杂俎  
描述: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云:"武安者,貌侵。""貌侵"一词,据上下文意,似有"丑陋"之意。《史记集解》引韦昭说:"侵音寑,短小也。又云丑恶也,刻确也。音核。"《史记索隐》说:"案
初读简本《老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可判定   古佚书   思想史   竹简   先秦儒道   帛书本   今本   珍贵文献   出土  
描述: 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数量繁多的竹简,除《老子》之外,其他古佚书大致可判定是属于儒道的作品。这批珍贵文献的公布,扩充了道、儒的思想空间,也势必改写先秦儒道两家思想史。此次出土的简册,其中以竹简《老子》的问世最引人注目(以下简称简本《老子》)。它的抄写年代应早于墓葬年代,据此可以推知简本《老子》传抄约在战国中期或更早。这一个最古的写本,虽非最原始的祖本,但比马王
郑珍父子的《说文》逸字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篇   研究方法   大徐本   古文   中华传统文化   说文解字   今本   文化研究   郑珍   段玉裁  
描述: 郑珍(1806~1864)是清代道成年间著名的"西南巨儒",他在经学、小学、文学、史学诸方面都有精深研究,"尤长《说文》之学。"传世的《说文逸字》一书,是代表郑珍及其子郑知同《说文》学研究成果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写成后即"见称于时",它体现了清儒研究《说文》逸字的最高水平,迄今是考察和
《逸周书·克殷》篇释惑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逸周书   本纪   原文   王念孙   史记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武王伐纣   孔子   今本   圣人  
描述: 《逸周书·克殷》篇记武王伐纣事,文章不长,却记周初史事非常重要。后儒多认为伪书,不可以不辨。今录其原文如下:周车三百乘阵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师]尚父与伯(当从《史记》作百)夫致
试论《楚辞章句》“序文”的作者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书   四库提要   刘向   司马迁   训诂   淮南   楚辞章句   西汉后期   刘安   今本  
描述: (一) 今存之《楚辞》注本要算王逸的《楚辞章句》十七卷为最早。《四年提要》说,该书旧本原题为刘向裒集,王逸作注,“是为总集之祖。”东汉以后的学者,无不以它作为研究《楚辞》的底本。“逸注虽不甚详赅,而去古未远,多传先儒之训诂。故李善注《文选》,全用其文。”这固然说出了该书价值之所在。但我想,《楚辞章句》为后人所垂青的。并非光是王逸的注,更重要的还有这部书各卷所附的序文。除每卷各有一篇序
汉石经概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考古学报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概述   公羊   今文   太学   正定   今本   文字   考古学   团学   石趣  
描述: 上、汉石经概述汉灵帝宏之立石经,後汉书叙述甚详,灵帝纪、儒林传序及蔡邕、卢植、张驯、吕强等传皆有记载。其动机是: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後学;诸博士试甲乙科,争第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赂定兰台漆书经学以合其私文者。经蔡邕、李巡等奏求正定门经文字,始有刻石太学之举。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
《说文解字》引《诗》释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释例   毛诗   联绵   毛传   三家诗   今本   《诗》   《说文解字》   小雅   《说文》  
描述: 《说文解字》引《诗》四百一十六条,与今本毛诗或同或异.前人对比虽有所研究,然或宗毛、或宗许,难免有失公允.钱大昕说:“今世所行九经乃汉魏晋儒一家之学.许慎生于东汉全盛之时,诸儒讲授,师承各别,悉能贯通.经师之本互有异同,其文异而义可通者兼存之,以俟后人之决择.”《说文解字》引《诗》与今传毛诗异,非许慎以己意为之,实乃有所本.汉代传《诗》者,有齐诗、韩诗、鲁诗、毛诗.今齐、韩、鲁三家诗均逸,唯毛诗得传.然许慎著《说文解字》之时亦得见三家诗,故于三家诗、毛诗兼收并蓄,由此而保存了后世所不易见之资料.利用这些资料探究《说文》引《诗》与今本毛诗异之所在,对《诗经》研究不无帮助.今考《说文》引《诗》与今本毛诗所异为文字假借、古今字、联绵字所致.今择例释之.
披沙终见宝,苫草何成编——“六绝”群书异释说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略   异辞   史籍   浑言   补遗   注书   古籍注释   古籍整理   今本   典实  
描述: 唐人李咸用有一首和友人诗:“为儒自愧已多年,文赋歌诗路不专,肯信披沙难见宝,只怜苫草已成编.”我这里翻用引诗的后两句来形容古籍整理,特别是史籍典实的注释,自认还是确切的.关于史籍典实注释之难,张舜徽先生在其《世说新语注释例叙目》中有精辟的说明:昔人常言注书难于著书,良以著书但抒已见,意尽辄已,不受制于人,注古人之书,则语必溯原,事必数典,非博涉多通,殆未足以语乎此.而注史之业,尤难于说经.盖立言之书,但循文立训,蕲至明达而止.至于记事之书,取材多途,或传闻异辞,或一事殊载,注之者势必博采广征,辨其异同,补其疏漏,此其所以不易为也.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