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唐君毅先生之船山人性论浅释(上)——探《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   气质之性   主观   乾坤  
描述: 当代新儒家中,牟宗三先生看中船山的历史哲学,认为蕺山是宋明理学的殿军,故牟先生对于船山学总是忽略之;徐复观先生的精神则放在先秦及两汉;相对于此,唐君毅先生对于船山学很能有其相应的理解,故唐先生的船山学值得探讨。唐先生并不强调宋明理学的分系,认为张子与船山为气论一派,而不同程朱陆王。唐先生的船山学,重视船山的天道论与人性论,船山特重人成,故吾人亦谈唐先生对于人道论的阐发。此文中,唐先生并未引船山原文,主要就其心中的船山印象作一发挥,然大致可以看出,主要是以《张子正蒙注》为背景所作的论述。《张子正蒙注》谈变化气质、气质之性,船山亦有文字诠释之,而唐先生能分别出张子与船山所重注之性之不同。依此吾人把唐先生此文作一分析与探讨,以见唐先生所侧重的船山学之面向。
《性习全书》非焦循所著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宗羲   学说思想   扬州学派   性相近   藏书   乾嘉时期   焦循   孟子正义   气质之性   北京大学图书馆  
描述: 北京大学图书馆李盛铎藏书中有一部《性习全书》,题为乾嘉时期扬州学派著名学者焦循(1763—1820)所著。该书是清抄本,楷书誊写,共一册,不分卷。书序署名"嘉庆十六年春三月里堂老人自序"。卷首有"李盛铎印",卷末钤"麐嘉馆印",封面墨笔写有"焦里堂先生著,宣统辛亥二月重装茉微记"。书序称此书荟萃经传子史及先儒之诠解与《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章相发明
朱熹与宗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宗法制度   原始宗教   朱熹   思想体系   中国宗教   气质之性   儒教   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   世界观  
描述: 文章根据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宗教的特殊表现形式。作者认为,儒学所本之六经,带有原始宗教的遗迹,在其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补充以封建宗法制的内容,逐步宗教化。宗教的世俗化与儒学的宗教化,二者至隋唐之后更呈合流的趋势。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结果,它以维护封建纲常为中心。儒教完成于宋代。本文以朱熹为例,指出朱熹的格物说虽然包含着求知于外物的因素,但重点不在于认识自然界并发现其规律,而是一种封建道德修养方法,以期达到封建宗法制所提出的一种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境界,不离开世俗生活而达到一种超世俗的精神修养境界。朱子之学不是一种思辨之学,而是指导人们贯彻一种宗教世界观,与其说是哲学,毋宁说是宗教。最后,作者指出朱熹的学说的思想体系中虽不无可取之处,但他建立的儒教体系是不可取的。
试析王岱舆的宗教伦理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主   揉合   宗教伦理   王氏   试析   《古兰经》   伊斯兰教   正教   气质之性   王岱舆  
描述: 王岱舆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他的著作《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以犀利的笔触,明敏的思辨,把伊斯兰教哲学与我国儒家传统思想巧妙地结合起来,持一家之言,独步当时思想论坛,与释、道、儒渚家互相辨难,阐释已见,使伊斯兰教学说,在我国思想界崭露头角。王岱舆的宗教哲学思想是很丰富的,值得研究的。特别是研究他的宗教伦理思想,是揭示伊斯兰教哲学与我国儒家传统哲学思想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探求伊斯兰教何以能在中国传播久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今天我国各族穆斯林建设精神文明也有着历史的借鉴作用。
朱熹人性论浅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理论   《朱子语类》   朱熹   人的本性   天人对应   基本内涵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人性论   天命之性  
描述: 朱熹人性论浅探江高鑫自从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肇端了人们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以后,千百年来,名士硕儒们对此各抒己见,纷争不已。其中,孟子的“性善论”和苟子的“性恶论”则是两个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命题。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人性问题重新被...
论宋朝的理学教育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熹   理学教育   理学家   王安石   事功学派   程朱理学   宋王朝   气质之性   教育思想   北宋  
描述: 宋朝是经过唐中叶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近二百年藩镇割据和长期军事混乱,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而建立的。因而,宋初统治者鉴于五代乱离,君道寝微,武夫悍将不时危及朝廷的历史现象,认为这是由于儒术不振,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伦常遭到破坏的缘故,故其立国之初,一变前代弊俗,把推行古文崇儒视为国
读《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理人欲   王船山   义利观   孟子学说   朱熹   程朱学派   仁义之道   气质之性   告子   人性论  
描述: 王船山在《读四书大全说》的《孟子篇》 (以下简称“本篇”)中,发挥并发展了孟子的思想,有的是撇开后儒的种种曲解、误解,恢复了孟学的原貌,而更多的是通过传孟、注孟,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他自己说的“六经责我开生面”“本篇”对程朱有关孟学的论述或注释,有所推崇,但也指出程朱特别是朱熹注孟太“疏略”甚至存在“差错”,或者“带些呆气”,“永得立言之旨”。如果说,船山平时是“修正程朱”,(嵇文甫语)那么“本篇”却主要是批判程朱。兹分述如一下:
论二程人性学说的历史地位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历史地位   人性学说   二程   隋唐   气质之性   儒家学说   北宋   佛性说   天命  
描述: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在北宋进入了作为儒释道思想融合的理学阶段。理学统治我国思想达七百年之久,影响极为深远。在宋明理学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乃是人性学说。清儒把程朱理学称为性理学,康熙赐给二程庙以“学达性天”的匾额,他们确实抓住了二程学说的特点。研究二程人性学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从总体上把握哲学发展的规律,是有价值的。一二程的人性学说是对宋以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性学说的全面总结和改铸。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