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故国乡关何处是”——读溥心《寒玉堂诗集》
作者: 暂无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陆   书画家   道光皇帝   两岸关系   绝句   陈含光   当代文艺   爱新觉罗   张大千   成就  
描述: 在当代文艺界,张大千是鼎鼎有名的大画家,几乎尽人皆知,而成就与张大千相侔的另一大书画家溥心,现在则很少有人知道。至于溥心同时是又是一位大诗人,就更鲜为人知了。本人也是最近读了他的《寒玉堂诗集》后
傅山的个性与其诗歌的主题取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   傅山   遗民诗   主题  
描述: ,入世思想依然居主导地位。其“著作甚富,多残缺不全”,今存诗762首。矛盾的心态、亡国后忠与孝的内心斗争、虽生犹死的遗民心理决定了其诗作以下四个方面的主题取向:一、家国之痛与故国之思;二、惟生民病;一、亲情与友情;四、物中志与景中情。
傅山的个性与其诗歌的主题取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   傅山   遗民诗   主题  
描述: ,入世思想依然居主导地位。其“著作甚富,多残缺不全”,今存诗762首。矛盾的心态、亡国后忠与孝的内心斗争、虽生犹死的遗民心理决定了其诗作以下四个方面的主题取向:一、家国之痛与故国之思;二、惟生民病;三、亲情与友情;四、物中志与景中情
论洛夫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佛家   诗歌   超越   洛夫   时间意识   解脱  
描述: 时间意识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体现最为明显,在传统文化的支配下,中国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以儒、道、佛三家为主流,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审美趣味。台湾诗人洛夫是一位师承中国古典又具有现代风格的诗人,他诗中的时间意识明显体现着道家、佛家的时间观,表现在诗歌艺术世界中,时间的超越和解脱
杜甫的穷儒意识与诗歌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甫   穷儒   穷儒意识   诗歌创作  
描述: 所谓穷儒,首先是经济上的贫穷者,同时又是政治上的失意者。他们既用“君子固穷”激励安慰自己,又叹老嗟贫,为功业无成而愧恨。“穷儒意识”是一种情感化的道德观念。杜甫是真正的“穷儒”,具有强烈的“穷儒意识”,并对他各个时期的思想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他咏穷伤贫的诗歌是他充满矛盾的“穷儒意识”的体现,是他贫穷一生的“年谱”
清代侗族诗人杨廷芳的诗歌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风格   日试万言   人民性   《文心雕龙》   农民起义军   封建统治者   咏物诗   诗歌创作   黔东南州   侗族文化  
描述: 杨廷芳(约1808—1875),侗族,贵州省榕江县(清代古州厅)车民乡车寨人,约生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自幼勤奋读书,天资聪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约37岁时赴云南乡试中举。二十五年(1845年)贵州遵义籍“西南巨儒”郑珍任古州训导主讲榕城书院时,廷芳曾从学于郑珍。尔后笃志经史,性静逸,寡交游,平居
王维诗歌与儒家文化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山东师范大学   终南山   张九龄   黑格尔   孟浩然   儒家文化精神   《庄子·让王》   王维诗歌   审美理想  
描述: 王维诗歌与儒家文化精神赵海菱在灿若繁星的盛唐诗人中,王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颗,他的诗,意境空灵,格调清新,宛若空谷足音,超凡脱俗。他平生皈心释门,其诗作常常流露出镜花水月的禅意,故其本人被推崇为“诗佛”。然而,诗人都是文化的产物,在儒、释、道合流的盛...
馆藏赏珍--简谈溥儒及其诗书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本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描述: 溥儒 ,字 (心 )是当代杰出的诗、书、画大师。河北大学图书馆珍藏的溥儒先生的著作《寒玉堂集》 ,分上下两卷 ,收入诗作 387篇。此集所以珍贵 ,一是该著作是从未刊行问世的孤本 ,二是展示了溥公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之根本精神──“无我相”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我相”   中国诗歌艺术精神   禅宗  
描述: 儒、释、道三家哲学的共同特正是“无我相”;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也是“无我相”,代表儒释道三家精神的诗人屈原、王维和陶渊明三派诗歌,以艺术手段显现至高无上之境──“物我皆忘”,“物我一体”、在此境界之中,诗歌作为艺术家心灵的外化,绝不是中纯的语言文字对情感的渲泄,而是生命中修炼境界的极致,通达这种“无我”的人格境界和艺术精神,正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
欲返不尽 似往已回——苏东坡《书双竹湛师房二首》赏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东坡   政治生涯   暮鼓晨钟   作者   中国诗歌史   自我   儒释道   反思   白灰   矛盾  
描述: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羡师此室才方丈,一柱清香尽日留。暮鼓晨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钅工)。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苏东坡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矛盾最为复杂的诗人之一。他自幼饱览儒释道三家经典,又加之政治生涯的沉浮起落,因而出世和入世的思想不仅随其境况的改变而相互轮转,而且二者之间的矛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