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思想与社会的新尝试——“中唐以来思想文化与社会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演进   研讨会综述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唐   思想与社会   思想文化   跨学科研究  
描述: 由南开大学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办的“中唐以来思想文化与社会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6日至18日在天津召开。此次会议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和中国大陆、台湾的文、史、哲及相关学科专业的110余名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近百篇,中外学者在中唐以来思想文化与社会演进及互动关系这个大主题下,围绕多方面的论题展开争鸣。现对会议集中讨论的几个议题综述如下。关于中唐以来儒学的转型问题,王新春(山东大学)指出,以经学为典型形态的汉唐儒学与以理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宋明儒学,是儒学发展史上两个重要的儒学形态。方朝晖(清华大学)认为,宋代以来官方在教育制度领域的改革,以及宋明理学的兴起,对于儒学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关于儒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杨泽波(复旦大学)指出,儒学不是典型的宗教却有着宗教的作用,特别是“以天论德”的性质,是破解儒家道德宗教性之谜的必由之路。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认为,儒佛之间在与华夷之辨相关的礼仪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发生了多次理论冲突。但不论是佛教还是儒家,他们真正在意的,并不是身体发肤、服饰礼仪等外在的标志,而是是否会因此动摇维持社会秩...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研究综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视野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学术界   原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观点综述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在于两者有很多相同或相通的地方。邵明把这种相通性归结为四个方面:其一,人本性。中国古代浓烈的人本意识集中体现于儒家学说中,儒家人物首先将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区分开来,视人为宇宙的中心
《太平广记》中三种宿命类型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岭东通识教育研究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宿命   命运   天命  
描述: 中国的天命观,结合了儒、释、道的思想,兼具德性、宿命、因果报应等 特色。早在《周易﹒坤文言传》中: r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 余殃。」就存有以天为主宰的现世报应观念。在诗经中,可看到周人的天,是 一个奖善罚恶的神只;在《楚辞〉中,叉可看到怨天、疑天的思想。在《左传〉、 〈墨子》等先秦古籍中,常见人死变鬼,向人报复的故事,在汉魏六朝,因看 重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学说,上自国家的治乱,下至个人的祸福,皆委之於 天命。在唐代,韩愈文以载道,力保道统,发扬了传统的天命观;一切尽其在我 的精神,复於宋代苏汹的天命观可见。至明清两代,佛教已深入人心,浓厚的 因果报应观念,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现代呢!更是到处洋溢着无可奈何的 宿命观。因宇宙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J' 总是无声无息地掌握着人类,支配 一切,让人叉敬叉怕,既有所希冀,叉万般无奈,这种力量便是「命运J 。随着 时局的日渐混乱,竞争的日益强大,世|育的愈趋浮华, r 利」字当头,人们侥幸 的心愈重,就愈会相信命运的存在。 本文谨就唐代传奇小说,探讨中国人根深抵固的宿命观。因中国古典传奇 小说中,命运之神几乎无所不在,既可看出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智慧与奇异幻想, 亦可找到古典的芬芳及文化的色彩。它所呈现的命运,是人在生命之流里的挣 扎浮沉、起落得失,都是建立在绝对「公平」的基点上,而公平的实现可能近 在眼前,也可能远在来世,这种信念,使原本生活在不公平世间的人们,心里 上获得舒解和安慰,多了一份期盼与希望,增加了忍受苦难的能力,也促进了 社会的安定和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5卷总目次
作者: 暂无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原理工大学   学报   城乡收入差距   总目次   社会科学版   二元金融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   效率与公平   理论与实践   和谐  
描述:1期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陈福义生延超(1)我国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李秉强(5)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与金融抑制杜伟(9)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逻辑与制度安排郑耀群曾凯(13)蒲州
「道」的保存与实践―论《老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省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问学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存   互补   存有   实践   创生   异化  
描述: 中国哲学史上各家的思想体系,对於「道」的定义之差异,同时也表现着不同的哲学家对宇宙人生理解的基本观念。其中道家《老子》学所定义的「道体」是「无」,故在人生应世的态度上倡导守柔、不争、谦退等思考方式,以往学术界一向有将该书当成权谋之书的说法,这很明显地是受到了《韩非子》一书对老子学的诠释所致。但不论《老子》的本意为何,若是观察中国的经典诠释史,从汉代儒法整合、魏晋玄佛交涉,以至於宋代以後的三教会通,都是因应着当代的需要去诠释古籍,以创发出新生的意义,并同时去回应每个当代,逐渐层累成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有机体。华族传统的政治思维以往一向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这也使得华夏政府体制即使有着不可避免的「必要之恶」,却仍然能够维持一种稳定的社会体系,以使「社会公利」得以生养与发展。但至清未以降,儒家的思想体系,却一再遭受到了各种不堪的打击,於是,当今学界开始尝试省思如何「反省治疗」儒家思想的异化、以至於废弃?那麽,道家《老子》这一套从个人生命出发、以至生活世界实践的哲学体系,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若想要完成儒家「人文化成」的使命,应该适合摆放在怎样的定位呢? 故本文将逐章开展论述《老子》的政治哲学为何?首章论儒家人文化成的理想性失落,兼论《老子》「境界形态的形上学」以接引论述後章的「政治观」;次章论述道家此种由形上开展至形下作为的「政治论」,并说明《老子》只是以「正言若反」的论述策略来说明他的哲学内涵而已,此并非反对「圣智仁义」等德行,而是对儒家思想扭曲异化的一种反思而已,并从哲学角度论「儒、道互补」的义理结构;再次章则论述,若由《老子》政治哲学的见解,故可知其亦绝非权谋之书,以人类生活的历史世界来反省,应该如何解决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困境?终章则以当代知识份子的自我期许,来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做出回应作结。
< 1 2 3 ...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