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历史说帝王 汉武帝刘彻
作者: 何君   来源: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武帝   前87   传记   前156  
描述: 汉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英武帝王,不仅展示着中国古代政治家的宏伟气魄,更通过构建赫然的政绩、战功,而彰显着冷兵器时代的中华男儿本色。作为一代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热血帝王,他在思想领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立儒治天下”的政治法则,实行意识形态上的强力控制。对外则废除和亲,以武力来说话,以马踌匈奴的强力手段,验证着“外交是带着血前进”的真理,呵护着大汉民族的尊严。汉武帝一生致力于开疆拓土,构建大汉版图。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堂堂汉家岁月
作者: 暂无 来源: 时代周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刘邦瞧不起儒生,然而,如果是厉害的读书人,倒会例外。同样地,多半儒生也不喜“无赖”刘季,但是,程度够的读书人,却也例外。 读书人易迂,读书人易腐,不管是两千年来一肚皮的仁义道德,抑或一百年来满嘴巴的民主法治,这些人尽管时空殊异,但其内心焦灼、苍生为念,一也;然其迂执不化、陈腐乏味,亦一也。承平治世,迂腐其实无妨;但天下干戈之际,岂容如此絮絮叨叨?因此,刘邦向来憎恶儒生,但有“冠儒冠来者”,毫不客气,“辄解其冠,溲溺其中”。这“无赖”行径,儒生当然难以忍受;他们多半抱持“士可杀,不可辱”的姿态,衔恨含怨,怏怏而去。但是,郦食其不然。 郦食其,当时六十好几,听闻刘邦素来狎侮儒生,既不恨,也不怨,唯“嗔目按剑”,高声叱喝,“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自居酒徒的儒生,果然不同凡响;郦食其既不迂,也不腐,而后遂堪大任。也因郦食其本非寻常,雄阔高远,所以他才一眼看出,天下汹汹,豪杰并起,独独只有那沛公,可成大事。 眼力更高的读书人,是张良。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好几回,当众剖析形势、取决策略,众人一听,尽皆狐疑,唯有刘邦深知其好,当下应断即断,该改就改,几乎不假思索,便言听计从。
汉代财政的无为与强势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理财(政府理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影响   国家财政   财政政策   汉代   思想史   二三十年代   法家思想   黄老思想   黄老之学   财政建设  
描述: 的财政建设。秦代因沿用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思想而推行重农重税的财政政策导致二世而亡。两根据形势发展,合理运用儒家、道家等思想指导财税,顺利解决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 黄老之学 在法家“以君为本”的绝对
汉代太学兴衰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理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从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起,中国有了太学,其后延绵两千多年,其间有兴有衰,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有弊。在汉代,太学的兴衰,首先表现在数量方面。 汉代太学有两次大扩招,而这两次大扩招,恰恰都在王朝的中后期。武帝立太学,仅仅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可以说是“皇家学院”级别的。由于太学与朝廷相结合,地位显赫,人数稳步增加。昭帝增至百人,宣帝再加倍,元帝好儒,按照掌握经书的人员数量不限名额扩大,但遇到经费瓶颈,于是定为千人。到成帝时,有人说孔子也有门徒三千,堂堂皇家学院,不能低于孔子,于是扩大名额到三千。但可能还是经费缘故,不久又压缩回千人规模。这一阶段太学的扩张,大体还算正常。到王莽执政,为了扩大自己的支持队伍,打破名额限制,广建学校,征召天下通知各种学问和儒学经典堪为教授者数千人,“为学者筑舍万区”,在长安南郊兴建辟雍,太学规模急剧扩大。这次大扩招,很快随着王莽的覆灭而烟消云散。(《汉书·儒林传》序) 东汉立国之初就重视太学,明帝时,太学之盛前所未有。史称“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连匈奴人也慕名派遣子弟前来就学。安帝时太学衰败,顺帝时为了重振太学,先从基本建设抓起,修建了240栋房屋,达1850间,太学起码在外观上气派多了。
东汉魏晋文馆概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书监   西汉末年   东汉   管理制度化   质量提高   社会动乱   藏书机构   文学性质   文学史   汉魏晋  
描述: <正>我国文馆发展,先秦为一阶段,秦及西汉为一阶段,东汉魏晋为一阶段,南北朝及隋为一阶段。东汉魏晋最大的变化是藏书机构官署化,管理制度化,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地位抬升,与文学的结合更紧。西汉末年的社会动乱虽然使得书阁毁坏,典籍散亡,但东汉初年又承前制,设置兰台统管图书,另置东观延儒著述。年深月久,府库之书数
汉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四川汉代陶俑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地兼并   东汉时期   博物院   四川盆地   多元文化   汉代   陶俑   传承与发展   社会生活   公元前  
描述: 十分丰富,可以说,四川盆地一带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商周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的陶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高足器、尖底器、筐纹器、打磨陶等陶艺水平很高。到了汉代,四川墓中的大量砖、俑,更是详细
小议传统文化中的汉语成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汉语成语   传统文化  
描述: 汉语成语源远流长,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本文拟从雄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佛、道三家为出发点,探讨汉语成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认为汉语成语是儒佛道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汉代礼法并治的实质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礼法并治  
描述: 礼法并治通常被认为是汉代的主要治国方式,并以儒为主、法为辅,即“德主刑辅”,并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例证。但事实并非如此,汉代治国虽名为“礼治”,却实为“法治”,更多的只是借用了儒家的名义。同时中国封建法治中“德主刑辅”的传统在汉代也并不适用,真正形成这一传统是经过魏晋律“纳礼入律”到隋唐律“一准乎礼”长期演化的结果,所以笔者认为汉代的治国方式与秦代相仿,都是以“法治”的思想为基础。
从孔子学院的发展进程看汉语的海外传播
作者: 彭新良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海外传播   汉语   软实力   孔子学院  
描述: 语言是文化的衣裳,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和载体。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改变之后,"中国热"迅速升温,汉语首先成了传播中国文化的急先锋,汉语的文化价值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兴建孔子学院则成了推广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最佳途径。但孔子学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缺乏品牌教材、师资和管理者,地域分布不均,统一协调不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等。
利星行机械武汉省际服务中心开业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工程机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业   服务中心   首席执行官   Stu   机械   武汉   卡特彼勒   副主席  
描述: 2012年7月19日,利星行机械武汉省际服务中心开业仪式在武汉举行。卡特彼勒集团总裁Stu Levenick(乐文礼)、集团副总裁Rob Charter(儒泊然)、利星行机械集团主席Paul
< 1 2 3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