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治国思想的演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下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中央集权   适应社会   治国思想   变革时期   董仲舒   演变   黄老学说   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社会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大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奴隶制因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开始日益走向崩溃,与此同时先进的封建制正在逐步形成。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代表各个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各种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蓝图,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与演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基础。 儒、法、道三家中首先脱颖而出的是法家,其变法思想和法治主张具有强烈的务实和进取的精神,从而成为新兴地主阶级打击守旧奴隶主贵族的锐利武器;其实现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也符合了当时饱受战乱之苦、渴望和平统一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而其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治国模式更是适合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口味和需要。因此,战国时期出现了法家代表人物如,李悝、吴起、商鞅,他们先后进行了大的变革。 战国后期韩非将法家思想的“法、术、势”三大流派融合在一起,成为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顺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因而为秦王嬴政所采纳,并最终以此一统天下。
文化的一元与多元
作者: 暂无 来源: 决策探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中全会   多元化   文化发展   百花齐放   一元化   百家争鸣  
描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中央促进多元文化发展的最新表态。“百花齐放”显然比“一花独放”好,“百家争鸣”显然比“一言堂”好,文化的多元化显然要好过一元化,此中道理不言自明。 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推动文化的多元性,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而且顺应了自然规律。面对当今世界多元的文化类型,虽不能说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文化、儒文化,谁高谁低,孰优孰劣,但各种文化形态确有覆盖的广狭、“受众”的多寡之别。我们不认可《文明的冲突》,当然也无法肯定“东风压倒西风”。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人们“认可”、“接受”的广度与深度。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元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并立,百家争鸣,至今仍然是一些“国学”论者赖以谋生的文化源泉;唐宋时期的诗词繁荣,群星璀璨,仍然是今人无法企及的文化巅峰。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更久的却是万马齐喑、一花独放的漫长时期,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至明清两代大规模的文字狱。回顾文化发展的历程,似乎有一种规律触手可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发展,往往出现在权力多元、社会解构或权力开明、政控松弛的开放时期;百卉凋零、一花独放的一元僵滞,往往出现在政权一统、社会板结或权力专制、政控严酷的封闭年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甘肃教育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地区   中原地区   陈寅恪   文化教育   十六国时期   重视教育   割据政权   中央官学   河西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  
描述: 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割据政权迭相更替,经济凋敝,文化教育衰废。但是,甘肃境内的陇右、河西地区却相对安定,中原官吏、学士纷纷前来避难,于是“中原章句之儒业,自此之后逐渐向西北转移”(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再加上各个割据政权重视培养统治人才,遂使甘肃地区的官私教育颇具特色,并出现了一大批对发展封建教育有所建树的人物,使陇右、河西地区文化教育繁荣兴盛,人才迭出。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曹魏统治者鉴于世局动荡、经济凋敝、教育衰废、生徒流失的状况,从培养人才、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下令兴学,“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益于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同时,在选士制度上,实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和选士制度。魏明帝时,凉州刺史徐邈、敦煌太守仓慈都在其所任,倡导教育,立学明训,推行教化,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兴盛和商贸的繁荣。到了西晋时,学校教育有了重大变化,中央官学除太学外,又设国子学。这是为贵胄子弟而设的“高等学校”,也是我国于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的开始, 地方学校的设置,教育的推行,使魏晋时期陇人学有成者,代不乏人。
凤庆文庙建筑群
作者: 暂无 来源: 游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凤庆县   生产技术   云南省   傈僳族   明清时期   建筑群   文庙   春秋战国  
描述: 云南省凤庆县,古为蒲蛮之地,春秋战国以前便有濮人在这里繁衍生活,之后有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等相继入境定居,明清时期汉族大量迁入。这些民族不但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其中包括儒文化,于是尊孔崇儒之风逐渐在凤庆的山山乡乡扎根、盛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凤庆人民。其中,座落在县城西北、与凤山一脉相承的文庙建筑群,就是凤庆各族人民几百年来崇圣道、广教化、端品节、勤学问的具体体现,也是凤庆深厚文化积淀的渊源所在。 凤庆文庙建筑群历经明清更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凤庆文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原址在城南虎山东麓,清康熙八年(1669)迁建于府署之西,同治十二年(1873)又迁建于如今的县城西北凤山脚下,俗称“黉学”,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结束全部工程。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而文庙是祭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圣堂。凤庆文庙甫一创建,便在人们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们争相到此瞻仰叩拜、祈祷许愿、勤勉修炼、洗心端品。游客徜徉于文庙群内,仿佛变身为当年文庙里的学子,每日青灯苦卷,锥骨悬梁,因为你的身边依稀有一位神情肃穆的老者,时时耳提面命,提醒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发奋苦读,方能做得人上人。
观人经 一部识人、交人、用人、管人的千年经典
作者:     刘邵   来源: 黎明文化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并予以评述,这样有助于读者进行研读和探究,从轻松的阅读中得到更深的教益。本书特色1.本书强调识人知人,实在不必依从相术,正确的态度是从人的本质出发,透过他的具体表现来观察并得出结论,用孔子的话说就是
论日本江户时代刊刻的理学典籍及其特质
作者: 石立善   来源: 2012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朝鲜   江户   版本   日本   理学   典籍  
描述: 日本江户时代( 1603 - 1867)刊刻了大量的中国儒家典籍,这些刊本对儒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普及、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中国本土刊本相比,江户刊本各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先谈版本的价值。宋儒陈淳的讲义录《北溪字义》在江户日本刊本众多,其学说对东瀛儒林影响甚巨,其中尤以宽文八年( 1668)刊刻的《北溪字义详讲》为最善。此本翻刻自明代正德三年( 1508)寿藩书堂本,由崎门学者山胁重显校勘、添加日文训点。明正德三年刊本乃藩府刻本,故版本珍贵而流传不广,目前仅上海图书馆藏有一部而已。正德三年刊本翻自南宋淳佑九华叶氏刊本,本身就是一部善本。明代刊本中流传最广的是弘治年间林同刻本,中华书局点校本《北溪字义》即以弘治本为底本,但包括明清时代其它几个刻本在内,皆不及宽文八年刻本精善。江户刊刻的一些儒家典籍在中国本土未受重视,流传不广,却在日本或朝鲜多次刊行,得到广泛阅读,即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人詹陵的《异端辨正》,中国刻本今不传于世,明清目录典籍皆未著录此书,本国人知之者既少,而阅读者尤鲜。日本曾多次刊刻此书,笔者所见为宽文年间(1661 - 1672)京都妇屋仁兵卫刊本。日本的蓬左文库与内阁文库现藏两部朝鲜李朝明宗六年(1551)古活字刊本《异端辨正》,都是朝鲜国王赐予臣子的宫廷刻本(宣赐本),日本诸刻本之源头即出自朝鲜明宗六年刊本。儒学家藤原惺窝(1561 -1619)与其弟子林罗山(1583 - 1657)都读过《异端辨正》,书中全面而深入的排佛伦应当带给了他们很大的影响。再谈校勘记的价值。江户刻本的一个重点在于校勘记,代表性的典籍就是宋儒罗从彦的《豫章罗先生文集》。日本现存两种刻本为宽政八年(1796)听雨精舍刊本与宽政十二年(1800)东都书林刊本。听雨精舍刊本所据底本则为明嘉靖三十三年谢鸾重校本,而东都书林本则是听雨精舍刊本的覆刻本。日本儒学家林衡以谢鸾重校本为底本,用冯孜、熊尚文、张伯行三本校之,还参照《宋名臣言行录》、《二程全书》、《濂洛风雅》、《伊洛渊源续录》等典籍进行了细致的校勘,其校勘记以记录文字异同为主,少数亦判指是非。虽然林衡没有见到明代诸本的祖本即元至正刻本,但其所用版本涵盖了罗氏文集的十七卷本、十三卷本、十卷本的三个系统。校勘记与注释一样,是江户日本儒学家对中国典籍做出的贡献之一。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江户刻本的价值并非都是如此贵重,需要一一具体鉴别。比如宽文八年刊刻的《朱子语类》,此本的底本乃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重刻本,宽文八年刊本在日本虽广为流传,然其底本不佳,鹈饲石斋、安井真右所加日文训点的错误也极多,且版刻鲁鱼亦众,底本不误而此本误者比比皆是,绝非善本。近年日人校注翻译《朱子语类》却多用此本作为参校本。日本研究宋明理学的学者对于古籍的版本,基本上不能辨别其源流与价值,日本汉学近年来日趋式微,由此可见一斑。
< 1 2 3 ...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