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葛洪——由儒向的心理历程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人格   葛洪  
描述: 义原是 文饰;之隐逸原是补偿。政治变数越大,入仕回报越不稳定。不能“外王”,即修“内圣”。具 有心理依托功能的丹,为众多被体制排斥的绝望者留下安慰之途。
原儒杂俎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名理据   本体  
描述: “儒”字的古文正确写法当为“” ,其造字理据为“浸润于天的人” ,意即前人所揭示的“通天地人曰儒”。这与孔子所说的“吾一以贯之”的体悟“中正之心”的“忠恕”之道是完全一致的 ,而宋代道学家们在整合佛老百家学术思想基础上所建立的“理”本论思想 ,也正是对作为“心之中正”的儒道本体论的进一步具象化
《东坡易传》论“”与“性”——兼论其中儒佛三家关系问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坡易传》  
描述: 着重考察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对“”与“性”的论述 ,发掘了其易学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内涵 ,即以佛、性 ;与认识论上的内涵 ,即以庄解、性。并指出苏轼易学哲学的特点在于“诸家并举 ,会而不通
唐代散文“”、“艺”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   唐代    
描述: 唐代散文重“”表现出来的崇儒特征虽然具有复古倾向 ,但在根本上体现了作家济世的辅时及物精神 ,因此 ,散文无形中以是否明道为准则 ,产生了视文章为“技艺”的社会风气。其实 ,散文的“”与“技艺
中国传统美学与康德美学比照诠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康德美学  
描述: 本文在分析了儒、、禅三家美学基本特点的基础上 ,把康德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作了比较 ,指出中国传统美学与康德美学有许多可汇通的地方
从卜辞“立中”到《易传》的中道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易       尚中思想   卜辞  
描述: ”又与度有关 ,先秦尚中思想的发展 ,始终脱离不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尚中学说在《易经》中已建立基础 ,中间又经儒、两家的发挥 ,到《易传》时已臻成熟 ,《易传》的中道思想实际是兼取尚中说精华的综合体系
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同源   三教互释   三教一理    
描述: 憨山德清从融合儒佛的思想立场出发 ,以禅宗的“明心见性”说来解释儒家的学问之道 ,以佛教本体论和八识说来发明老庄道学之旨 ,又以儒家伦理思想去解释佛教教义与戒律 ,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三教互释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原之根
作者: 暂无 来源: 许昌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原之根     传统文化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思想核心 ,其中最重要的儒、墨、、法、名五家 ,在地望归属关系上都属于或犀连于中原地区。本文就是从这个浅近的意义上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原之根 ,并分辨了在这个问题上的某些歧见。
圣贤理想境界的共同特征
作者: 暂无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境界       圣贤     共同特征  
描述: 圣贤的不同理想境界 ,孕育着不同民族的理想、情操、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 ,影响着各自民族的发展与前景。古代圣贤理想境界的共同特征有四 :一曰不可说 ,二曰无分别 ,三曰天人合一 ,四曰修无所得。
中国传统文化之优良特质与现代社会的整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超性   天志   本性   天主     上帝   自然   生生  
描述: 本文主旨在透过聚焦於中国哲学源头之《易》、《诗》、《书〉等经典 真义之开显,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儒、、墨诸学派的理论建构,在重现中国传统之 优良文化与哲学思想的同时, 更强调其与现代化社会的融通与整合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