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台山华严学之魂——历代中外学者论述李通玄新华严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卷成……后人获其稿本,传写流行,其论所明与诸疏义稍有差别……四十品之妙文,文在第三禅说,十十以为圆数……今寻《经》见义,又似贯华;甘露泽流,犹如瓶泻……志宁虽不亲观造论,皆凭人世盛传,览此论文,稍似得其大意
张岱年先生易学研究及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所谓‘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颇与《论语》所载颜渊的精神境界相似。所以,《易传》与‘颜氏之儒’可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不失为一之说。后来,他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史记》、《汉书》所记
中日韩比穿“靴”——三国联赛引援大扫描
作者: 暂无 来源: 足球之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经过了一个月的冬歇,1月17日,德甲重开大幕。在冬季转会中,沙尔克04队是最活跃的球队之一,在主场与纽伦堡的比赛中,主帅马加特迫不及待地推出了他的新“武器”——巴西人埃杜。此埃杜非彼“埃杜”,他没效
张居正君主教育缘何失败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刘志琴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宫廷教育,明代又多有小皇帝,对少年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代贤明君主,然而在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中,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又往往失效,张居正对少年天子教育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一例。 张居正以神宗的老师和顾命大臣的声望,热切期待神宗成为一代圣主,对少年神宗的教育呕心沥血。为了营造宫廷的读书氛围,鼓励小皇帝读书,他让宫女、太监都接受经书教育,使后宫无人不读书。对神宗的起居日用、行事为人,更是关怀备至,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导。他为小皇帝亲自编写《帝鉴图说》。书中讲了117个帝王故事,有81件“圣哲芳规”,记载圣明君主的嘉言美行;36件“狂愚覆辙”,阐述暴君的恶行劣迹。文字浅显易懂,琅琅上口,一篇一个故事,配有插图,文后附有解读,生动有趣,堪为一部优秀的帝王启蒙读物,后来远传到日本,广为流传。 十一岁的神宗喜好书法,作为帝王这也受到限制,在张居正看来:“帝王之学,当务其大。自尧舜至唐宋的贤明君主,都重视修德养性,治世安民,不追求一技一艺。汉成帝知音律,能吹箫作曲,梁武帝、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宁宗都能文善书,精通绘画,但都无一能挽救国家的乱亡。君主要以道德修养为重,岂能以一艺沾沾自喜。”神宗刚满十四岁,张居正就把他爷爷嘉靖的242件文档交给他学习治理,不停地进呈四书直解,进呈大宝箴,进呈皇陵碑,进呈宝训,进呈御札,进呈百官图御屏等等,使一个少年背负这样的重担,连书法的爱好也不能尽兴。 此时的神宗对张居正甚为畏惧,背诵《论语》,偶有失误,张居正说一声读错,神宗也会吓得一跳。作为一个少年免不了爱好玩耍,可是神宗却没有这个幸运。有一次,夜间跟随太监孙海到别宫游乐,穿窄袖小衣,学着走马持刀嬉戏,被李太后知道,罚了长跪还不算,又写下罪己诏才作罢。还有一次偶尔在宫中唱戏,突闻有巡城御史的呵呼声,赶忙停下来说:“我畏御史!” 值得玩味的是,神宗对张居正由敬畏而生嫌隙,是在“帝渐长”时发生的,这预示神宗随着年龄的增长,权力意识开始苏醒,他本是受万众山呼万岁的皇帝,权力之大所向披靡,无所不能,也无所没有。 对君主是自律还是他律,实际上是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不论儒、法、道、佛的主张有多少差别,但都崇尚道德自律,张居正努力实践帝王教育的结果得到的是失败的回报。这一失败证明依靠道德自律来约束君主根本行不通,促使人们丢掉对君主自律的幻想。只有抛弃对自律的幻想,才能从自律以外的途径,寻找限制君主的方案。黄宗羲、唐甄的抑制君权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飞跃,就在于突破了传统的道德制约说,提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新思路。虽然因为社会条件的不成熟,这一思想没有实践的可能,但可贵的是在中国终于出现了具有近代因素的新思想。张居正君主教育的失败,是他君主观念的破灭,这种破灭必然促发人们对君主专制的反思,所以这也可说是抨击君主专制主义思潮酝酿中的阵痛。 这种阵痛,是对帝王教育难以化解的艰难,不身处其境者,不足以理解这难点的发生和发展。张居正死后,神宗失去最后的顾忌,犹如脱缰的野马,贪婪地掠夺社会的一切财富,甚至踢开地方官府,派出太监特使到各地征税,把本该收归户部的税金纳入自己的小金库,横征暴敛,杀人夺产,激起全国性的反对矿使税监的风潮。因此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说: “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云。”这祸害就起自神宗的疯狂掠夺,自己搬起石头砸向自己的统治基础。 反观张居正的道德教育,真是莫大的讽刺!君主教育的彻底失败有力地证明,再优越的教育条件,再严格的自律要求,也无改于制度造就的帝王本性。张居正有清醒的君主观念,却醉心于君主教育,呕心沥血地想造就的圣主,竟成为一代暴君。连自身都保不了,又何从保民、保天下?超越自律,在他律中寻找制约君主的力量,才是唯一的出路,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兴起,以抨击君主专制主义为主题,就是最好的回应。 【实习编辑/王玉琼】
中国为何盛产“公公知识分子”
作者: 暂无 来源: 杂文月刊·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只不过这个市场的规则,要复杂一点抽象一点。真正能保持公共知识分子风骨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王翔宇荐自《余杭新闻》2010年6月4日】
孔庆东教授且慢“浪夸”郭德纲蓝燕选错了模仿对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畅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孔庆东教授且慢“浪夸”郭德纲 文/王石川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孔庆东近日做客某网站,猛夸郭德纲是民族英雄: “郭德纲是我们国家相声界唯一的,敢于讽刺权贵、敢于讽刺不正之风、敢于反对潜规则的,这样一个民族英雄!郭德纲说他徒弟是民族英雄,这话不对!郭德纲自己是民族英雄!” 短短数天时间,郭德纲从“恶棍”、 “流氓”、 “三俗代表”转变成为反体制英雄,到德艺双馨,再到如今的“民族英雄”,这真让人如坠云雾。 这是一个英雄缺席的时代,精神体儒多了,连一个地痞耍下流氓也被冠以“英雄”。鲁迅在《三闲集》里说过,不虞之誉,也和不虞之毁一样无聊。当下,不少学者满嘴跑火车,令人惊悸。孔庆东这顶冠冕,恐怕郭德纲本人也会拒绝吧。 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记者采访有瑕疵,不代表就可以打人;和媒体有恩怨,不代表就可以骂记者;即使“恶俗”,也并不能随意被封杀。对郭德纲的抨击无限扩大化,甚至不惜找出陈年旧账,显然不理性;而在其传言被封杀后,舆论的立马转向更似闹剧。而前几天,郭德纲个人、德云社、演出商三方共向舟曲灾区捐款20万元,又被中国扶贫委员会赞为“德艺双馨”,话音未落,孔庆东又狂赞郭德纲是民族英雄。 其实,郭德纲还是那个郭德纲,无论“砸挂”还是捐款,都不是第一次;无论讽刺权力还是插科打诨,都是一以贯之。为何在不少人眼里就出现了关于他的角色迷失呢?说白了,有的人是借机抒怀,有的人是落井下石,有的人是借郭氏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郭德纲没有人们想的那幺高尚,也没那么猥琐,他就是相声演员、生意人,其一言一行都暗含着他的个人诉求。针对他的捐款,有人认为郭德纲“德艺双馨”这种说法很可笑, “郭德纲谈不上任何功德或者正义,实际还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这或许有些尖刻,但不无道理。 不少国人评判公众人物,总喜欢走极端,这都离真相太远,离客观太远。 笔者对孔庆东说的“民族英雄”论不敢苟同。 “不为君主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相声还是应该有些风骨,孔教授也应该少一些谄谈之词、溢美之论。 (原载《中国青年报》) 蓝燕选错了模仿对象 文/于金昔 为了成名,你愿付出什么代价?蓝燕选择做三级艳星。 24岁的年纪,在娱乐固已经不算年轻。出道6年来,蓝燕一直在寻找走红的契机,可惜始终不得法。 她参选过亚姐,可同样来自内地的利智早在1986年已经得过亚姐冠军;她强调中俄混血儿的身份,但另一个中俄混血儿李小璐早已是街知巷闻;她走王心凌的可爱甜心路线,一度取个花名叫蓝心凌,依旧没能成功突围;后来签约英皇定位为“小张柏芝”,连名字也想改成张曼芝;她又跟随势头强劲的Angelababy改名为Crazybarbie,仍然不得要领。 漂亮女孩一茬茬冒出来,像割不完的稻子。导演赵宝刚曾表示,他选女演员“一看形象,二看个性,最后才是演技”,但事实却是无数脸比范冰冰更尖、眼比赵薇更大,波涛汹涌、腰细肤白的美女永无出头之日。漂亮的蓝燕满心焦急,一直在别人的路上漫无目的地寻找出口。她试着提起自己的富二代身份,四处参加首映和聚会与名人合影,还开了微博——但这些都是别人用剩的招数,不奏效。 最近搜索“蓝燕”,跟在后面的是两个关键词:三级、唐季礼。《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开拍后,作为女主角的蓝燕终于如愿以偿地引起传媒注意,但蓝燕大概没有意识到,如今三级艳星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一方面,香港三级片早已失势,十年来没出过另一个叶玉卿。另一方面,公众可免费享用的资源已经有太多了——图片搜索引擎里随便键入“制服、清纯、写真”这类词,便弹出一大堆清凉照;越来越多女星走性感路线;日本女优来袭,以苍井空为代表直接杀入华语市场;最后,见证过“艳照门”的观众口味已相当重了。 相比她在三级片里的演技,人们似乎更关心蓝燕亲口所述的与唐季礼的露骨性事。面对唐季札的矢口否认,蓝燕不依不饶,专门召开记者会强调自己没说谎。 记者会上,蓝燕哭了,可是阿娇、阿Sa也都开过记者会,也都哭过。如果唐季礼不接招,她接下来还能怎么办? 汤唯27岁时得到王佳芝这个角色,林志玲30岁时成为“台湾第一美女”,海清入行10年才因为《双面胶》走红——其实蓝燕还有时间。她只看到别人的成功,却不知运气无法复制,而成功背后是艰苦的训练和忍耐。(原载《羊城晚报》)
参考答案
作者: 暂无 来源: 课外语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牵手母爱》参考答案: 1.点明了中心,是文章的线索。 2.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表明母亲大热天已经等“我”较长时间,说明爱子情深。 3.“失落”是因为母亲好不容易见到“我
镜头 “郎”字妙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语文学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教师   妙用   讲解方式   诵读   背诵   赤壁   怀古  
描述: 江苏张家港高级中学郭静娟 学生很喜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背诵也极快,可该怎么讲解呢?仅有诵读,他们的理解一定是不到位的,而逐句逐点地讲解,会不会削减这首词的美感呢?很多时候,文字的美在自我阅读时是会跳出蒙咙的第一感的,学生只是说不出而已.而教师不得当的讲解方式会让学生的脑海中只剩下所谓的知识,却让这种模糊的美消解殆尽。思考再三,我和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从一个“郎”字开始。 师:著名的赤壁之战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你能说出哪些? 生:孙权、诸葛亮、鲁肃、黄盖、周瑜等。 师:词人最羡慕的英雄人物是谁? 生:周瑜。 师:词人是怎么称呼周瑜的呢? 生:周郎和公瑾。 师:公瑾是周瑜的字,古人称呼自己一般称名.称呼别人一般称字,表示尊敬。而这个“郎”字让你想到什么? 生:年轻!帅! 师:感觉很到位。有个成语,同学们一定很熟悉,“郎才女貌”,这个“郎”让你想到哪些形容年轻男子的词语? 生:玉树临风,丰神俊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一表人才,风度翩翩… 师:苏轼在词中是怎样描写周郎的,符合这些词语带给你的感觉吗? 生:符合。词中说他是“千古风流人物”,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给人的感觉是一表人才,风度翩翩,大将风范。 师:周瑜是一员大将,根据这些描写,你觉得在“将”前加哪一个字来形容比较合适? 牛.“儒”字.“儒将” 师:这和你印象中的周郎印象相同吗? 生:不完全相同。周瑜骁勇善战,是大都督,但总感觉他还没有那么完美高大。“既生瑜,何生亮”、“三气周瑜”中的周瑜要逊诸葛亮一筹,似乎还不是苏轼笔下的“偶像”形象! 师:你们的这些印象都来自哪一本书?哦,是《三国演义》。我们要了解真实的周瑜应该去读哪一本书?也许应该去读一读《三国志》。 这两本书的区别在于一部是史书,一部是历史小说,我们对周瑜现有的印象大多来源于历史小说。小说的人物形象虽有历史原型,但虚构的成分比较多。要还原人物的历史面貌当然要去翻一翻史书。 《三国志》中记载,历史上的周瑜,气度恢弘,雅致高亮。史书中还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记载.是说周瑜精通音律,别人的曲子弹错了他就会回头看一看。正因为这个典故,唐代诗人李端《弹筝》一诗中写,“为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生:历史上的周郎外表丰神俊朗,富有军事才华,又精通音律,正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儒将形象,看来电影《赤壁》中周瑜为小孩削笛等细节的虚构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 师:周瑜的形象我们探讨得差不多了,现在来想一想,词中出现的“小乔”和这个周郎有关系吗? 生:小乔是周郎的妻子,江东第一美女,她的出现把周郎的形象衬托得更完美。这正应了“郎才女貌”之说。 师:衬托是一种手法,作者的主要用意应该就在于此。但赤壁之战中周瑜34岁,而他和小乔结婚时年仅24岁,为什么作者说是“小乔初嫁了”呢? 生:可能是苏轼对此细节并不很了解吧。 师:回答很有意思。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这位同学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术语,“模糊语言”,其实在文学作品中有时有一种文学表达,是不必过于拘泥事实的,苏轼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周郎婚姻的时间,他这么说主要是为了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仔细读一读这首词,衬这个周郎的除了美人小乔,还有什么? 生:是环境。那“如画江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不正是英雄人物周瑜的形象写照吗?我觉得用它来做背景衬英雄最合适不过了。 师:试想,假如我们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来配适宜否? 生(大笑):太不般配了。 师:如画江山,很美!可这种美,不是一般的美,这是壮美。景物描写在诗歌中常常是感情的触发点,即所谓触景生情,它们也常常是感情的依托,即所谓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景和人物形象之间有密切关系,它对人物往往起衬托的作用。壮美之景正好配儒雅俊美的英雄人物周郎。 师:这样的一个周郎,让苏轼产生了哪些心绪? 生:敬仰之心,羡慕之心,希望自己像他一样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师:背景资料我们早就熟悉了,苏轼写这首词时47岁,被贬黄州,和周瑜相比,处境有天壤之别。所以说周瑜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词人向往的理想境界。然而理想总要回到现实,联想到自己的现状.苏轼又有着怎样的情怀呢? 生:悲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年华逝去,青春不再,仕途官场的失意让他唏嘘感慨。 师:可苏东坡的与众不同在于这一点吗? 生:不,在于他的旷达。 师:说得不错。苏轼的与众不同不在于对他人的羡慕和对自己的悲叹,更在于他经历种种之后的一种感悟,细细琢磨一下“多情应笑我”中的“笑”字,这是怎样的一笑? 生:是带点悲凉的一笑,是自嘲的一笑,洒脱的一笑。 师:说得很好。记得有一篇文章中说,也许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贬谪,每贬谪一次,感悟就多一点.因为以前他的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被贬谪的时候,他才回到自我,才能感受到争名夺利最后都成了一场虚空。也许,正是因为回到了真实的自我,他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来。
从“言志”到“缘情”——试论中国古典讲学“意”本体论的遮蔽与显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诗学本体论   诗缘情   “以意为主”  
描述: 200433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434( 2010)04 - 0178 - 05 通常认为,“以意为主”作为一种诗学本体论,是宋代诗学
以“礼”为导向的和谐政治册观——一种对孔子、荀子政治思想的审视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和谐  
描述: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11-0036-04 在先秦儒家中,孔子、孟子、苟子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均希望运用自己的学说开创治世。而就各自的政治思想来看,在本文
< 1 2 3 ... 187 188 189 19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