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市教育界举行传统祭孔典礼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州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祭孔子照【本报讯】9月28日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诞辰2565周年。当天,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全校师生及家长代表近2000人在孔子像前举行祭拜活动。祭拜典礼上,参礼人员向孔圣人行礼,敬献花篮,身着汉服的舞者敬献舞蹈《春秋乐舞》,校民乐队敬献雅乐《高山流水》、《天下同》,学
从孔子仁学到当代新仁学: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儒藏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仁学   修己治人   新仁学   中国梦   仁本礼用  
描述: 本文从对中国儒学演变史的回顾性论述中,梳理了从孔子到现当代儒家仁学思想体系的发展演变简史,并对当代儒学发展前景及其理论形态作了创造性的探索。作者认为,从思想史的演变轨迹看,儒学自问世以来经历了先秦子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近现代儒学和当代新儒学等六种形态变化。但从思想本质而言,则不同时期的儒学在本质上都是仁学思想体系的不同表现形态而已。它在先秦时期是"仁本礼用"的道德仁学,在汉唐时代是"德主刑辅"的经典仁学,在宋明理学时代是"修己治人"的经世仁学,在清末近现代是"中体西用"的维新仁学,在当代是"新体新用"的创新仁学。当代仁学从民主化、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寻求儒学的当代定位。其中,具有理论雏型形态的是杜维明的"文明对话"论、牟钟鉴的"新仁学"论和吴光的"民主仁学"论。民主仁学的基本思想架构,可以概括为"民主仁爱为体,礼法科技为用"的体用论,"一元主导,多元和谐"的文化观和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信和敬"为常用大德的"一道五德"核心价值观。"民主仁学"为确立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充沛的思想资源,在当代政治实践上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多元化。它在建立民主仁政、提升公民道德人文素质、辅助法治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业中,将起到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
作者: 崔海鹰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本并传   对古书的反思   《古文尚书》   孔子   华简   孔安国   出土文献  
描述: 。第五章主要讨论孔安国与《古文尚书》的关系。首先由初政治、学术的特殊背景,考论孔壁所出《古文尚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继而结合相关文献,考察孔安国的学术背景、渊源及学风特点。又结合现代简帛文献
新民说·余英时文集·第3卷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
作者: 余英时   沈志佳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伦理学   研究   儒家  
描述: 本卷所收文章主要侧重中国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等研究领域中易被忽视的方面,阐发了汉代循吏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魏晋士风的演变中名教思想及其同儒、道思想的关系,论述了明清以来商人阶层兴起的渐变过程,以“士商互动”概括了这一阶层在精神领域同传统思想文化的密切关系。作者以“儒学转向”显示出思想观念领域对于现实社会层面的回应,详细分析了这些变化对原有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这一命题,极富现实意义。此外,作者还在本卷中以韦伯“新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为参照系,延及“中国近世宗教伦理”,对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做出了独到的思考。视角独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证翔实,发人所未发。
泰州风景名胜楹联
作者: 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泰州市楹联研究会   来源: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楹联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汉语言文学独特的表述形式之一。楹联自诞生之日起,便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风景名胜地的楹联,其功能则如鲜花之与沃土,植其根,增其色,密不可分。位于长江下游苏中平原的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地级市。在这里,梅园、桃园、柳园,明园遍地;望海楼、雕花楼、曲江楼,名楼屹立;光孝寺、庆云寺、孤山寺,古寺生辉;凤城河、喜鹊湖、拱极台,风光秀美;崇儒祠、马洲书院、兴化儒学街、溱潼院士故居,书香飘逸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或风景新区,楹联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阅读品鉴这里的一副副楹联,令人神往心驰。本书收录了泰州市范围内现有的或尚存遗迹的主要风景名胜地楹联,或为当前实际悬挂,或为历史曾经使用,或为报刊登载发表,或为楹联作者新近创作。为便于查阅、游览,按泰州市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及其影响——以山东地域与山东籍学者为中心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魏晋南北朝   区域宗教   三教会通  
描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及其影响具有代表性,以山东地域与山东籍学者为中心考察,可以发现山东地域"儒释道"三教的发展过程和文化格局与全国大体一致。从末到西晋,山东地域在思想文化方面
关于儒家的反思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     天命  
描述: 穿过时空隧道,我们依然可以触摸到古代中国神州大地上的呼吸和脉搏,感受到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心跳。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创建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盛世。有人说,那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带来的良果。然而,中国社会几千年内却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轨迹,历朝历代都有鼎盛时期,在这个鼎盛时期内,人口增长,社会稳定,可是突然局部的自然灾害或是某个地方的冤假错案,打破了原有社会的稳定,社会进入了乱世,不知多少人丧失了儿女情长,多少生命成为孤魂野鬼。随后一个占山为王的山贼占了全国的江山,又诞生了一代皇帝,社会又随之运转,实现了稳定,人口又会大规模的增长,为下一次乱世和大规模屠杀开始打下基础。治世———乱世———治世的轨迹也是儒的良果吗?难道非要我们说,“成也儒家,败也儒家”吗?儒,所带给我们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反思?
从三教关系与契理契机谈隋唐佛教宗派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佛道   契理契机   三教关系   隋唐   佛教中国化   佛教宗派  
描述: 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既是汉魏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也与隋唐社会环境和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它是隋唐多元文化格局中与儒佛道三教关系下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成果。对于中国佛教宗派如何评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作为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成果,其主流思想如来藏佛性论是否背离了真正的佛教?本文认为,契理与契机是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原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中国佛教藉着怎样的文化载体,其随机教化的方便与印度是否一样,而在于其根本的宗旨与佛陀创教的本怀是否一致。中国佛教宗派的理论具有儒学化、道学化的特色,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或不承认其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及与之根本上的一致。中国佛教的儒道化色彩,并不影响中国佛教仍然是“佛教”。
沈约与齐梁宗经隶事之变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约   三易说   宗经隶事  
描述: 色彩浓厚的创作题材,在征引儒典的基础上,吸纳子部、史部及晋名家名作等语料,既保证文风典实雅正,又追求新颖奇异的隶事形式。其二,戏拟政治性文书,将宗经隶事游戏化、趣味化、博学化。其三,标举"三易说",将
墨学的和谐思想探源:兼及儒墨和谐价值观的分殊与融通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习与实践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思想   墨学   法先王   四行   兼相爱交相利   儒家  
描述: 先秦时期,学派林立,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导引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儒、墨、道、法作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曾一度相激相荡,互辩互难,跌宕起伏。《墨子》为墨家学说精华所萃,儒、墨在和谐价值观诸层面上既有分殊亦有融通。墨学之和谐思想烙上了“法先王”的深刻印记,“兼相爱,交相利”是其和谐思想的核心价值,“四行”则是墨家和谐思想所推崇的修养准则。然秦汉以后,儒学独尊,道、法两家彰而不显,墨学则沉沦消失,几成绝学。迨至清乾嘉而后,墨家著作始有学者整理,民国时期墨学再度为世所垂注。方今世人正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观,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无疑可为之提供有利的精神资源。我们从墨家学说的“兼爱”、“交利”、“利人”、“利天”、“尚贤使能”、“强本节用”、“兴利除害”、“非攻”等观念里,当可获得有益的启示。
< 1 2 3 ... 47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