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四大名著珍藏本
作者: 曹雪芹   周汝昌汇校   罗贯中   吴承恩   施耐庵   来源: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历史事件及由此繁衍的民间传说。小说以水泊梁山为背景,以人物性格描写为主线,刻画出一大批有血有肉、仗义豪勇的英雄好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极具张力。《西游记》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相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编撰而成。这部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以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为开端,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为主线,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四大名著 全4册
作者:     吴承恩   来源: 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历史事件及由此繁衍的民间传说。小说以水泊梁山为背景,以人物性格描写为主线,刻画出一大批有血有肉、仗义豪勇的英雄好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极具张力。《西游记》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相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编撰而成。这部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以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为开端,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为主线,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论经学信仰与韩愈“文以明道”的文学阐释观念的提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危机   “文以明道”   信仰   经学   文学阐释   社会历史背景   韩愈   政治危机  
描述: 引言论及韩愈“文以明道”观念得以提出的原因,学界多从社会历史背景的角度予以分析,以中唐时代的政治危机和文化危机作为出发点,认为韩愈所“明”之“道”,乃是政治上的“尊王攘夷”,以及文化上的“尊儒排佛”。①对于“文以明道”观念的评价,也多从“适于时,救其弊”的角度予以肯定。②可是,我们知道,韩愈力倡古文,其志实在“古道”,所谓“好其言辞”,乃“欲兼通”耳。③其“文以明道”的文学观念,在指导写作的意义之外,④实是关于“文学为何”(what literature is)的问题,讨论的是文之为文的终极依据在于“道”的问题,这是文学本论(theories ofliterature)的问题,属于本体论(ontological)的范畴。⑤除在文学史的创作论范畴内对“文以明道”的观念进行讨论之外,在作为文学阐·2释观念的意义上,尚有讨论的余地。另外,韩愈“明道”的目的在于兼济天下,致用于当今,这当中有家国政治的思考,⑥也蕴含“重建儒学权威”的努力,⑦但是,我们以为,作为一代大儒的韩愈,在对其为学和为人的探讨研究之外,其为道的一面,也即其儒之为儒的终极关切和心灵信仰的一面,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我们这里讨论的信仰,是在蒂里希所...
珍珠滩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江湖儒侠的难题 □文/(香港)李碧华 我觉得古时闯荡江湖的侠士,最麻烦是保持个人整洁卫生。 “江湖”这个地方那么广袤,昼夜兼程,风尘雨雪,烈日寒霜,当然一身酸臭,还每隔一阵与歹人仇家或女主角大打出手,损伤不在话下,那衣服要不要换洗? 对,“更衣”是个问题! 从来大家推崇儒侠。若他够不上文武双全,硬是矮了半截。 武夫是粗人,当主角的机会不大,邋遢点也就算了。名留青史(或小说)的,都一手书,一手剑。 响雷下雨,湿淋淋像落水狗?儒侠应该有油布衣服或斗篷。到了京城,忙把青洋绉大褂取出穿上。若拜客,行头花点心思,又换一身裤褂,再穿薄底官靴,戴青纱小帽,才显庄重儒雅。夜袭或探敌,换“夜行衣”,实际是短衣,黑色紧身,足踏快靴,才可飞檐走壁。忽在烟花曲巷邂逅名妓,寻芳访艳,你说是不是重新装扮? 他还有把折扇、一柄宝剑、一些定情信物、一匹好马。 间中表演一下书法或写信,文房四宝又如探囊取物般取出。 我绝对不相信儒侠那件随身小行李承担得起。 (紫水莲摘自新浪博客) 一颗草莓就是一颗心 □文/李丹崖 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往家走,穿越街角的时候,发现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蹲在街角,面前放着一筐鲜红的草莓。
浅析儿童治疗前面临的心理障碍及疏导技巧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医学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儿童患者   心理障碍   心理疏导  
描述: 功能,从而产生心理障碍[1]。对这一类儿童患者来说,躯体疾病是因,心理障碍是果。治疗除主要针对儿童身体上的疾病外,医护人员还要帮助患儿消除心理障碍和恐惧,使他们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只有药物和心理能
杏林翘楚 名医楷模:吾之恩师徐福松教授
作者: 暂无 来源: 光明中医杂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医德医道   徐福松@   学术思想   名老中医  
描述: 恩师小传之一恩师徐福松教授,自号一毛老人,苏南江阴人也。乃歧黄之家,谙金匮真言,善房中阴阳,通晓诸说数经;声起金陵,名噪九州,贯耳海之内外,益者遍及五大洲域,硕士博士之导,男科学者之师也。代代书香,辈辈济善,儒祖县令皖之来安,嫉俗妒世弃官沪居,父、伯业医饮誉沪上江南、专擅小儿,舅父乃外科学界大师;又为针灸邱茂良、外科顾伯华二大学家之高足也……尽得家学不传之秘,采撷诸派隐密之奥,松动非常人筋骨,练就十八般武艺;集奇异绝学怀揣一身,融古今中西施诸男科,笑傲杏林江湖,拯弱诲徒立说,无愧于中医药界之大教授、男科名家者也。恩师名释之二徐福松三字除皆为姓氏,“徐”乃“慢慢地”之义,寓之从事谦和谨慎,求学持之以恒,积淀缓图其功,终天不负酬勤之而立大业也。“福”是“幸福、福气,跟祸相对”,旧时妇女行“万福”之礼,福有百种写法,千般形态,恩师未敢偷懒而半日有闲,带福千家万户,拯救隐曲男女,数以万计。“松”乃常绿乔木,为百木之长,居“岁寒三友”之首;赏心悦目,全身皆是至宝,生之岩石缝隙,不奢求丰厚之沃土,未希冀充足之雨露,雄劲挺拔,高大长寿,笑迎风雪霜寒。松之风之节之傲骨……世世代代皆为达官贵人所敬所仰!不可思议一:全国各地致之...
封闭的基督徒与单方受益的儒耶对话:以黄保罗的研究为例
作者: 暂无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徒   保罗   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   封闭   受益   分界线   对话  
描述: 2008年圣诞前夜,曾经以《文明的冲突?》一文招致争议的哈佛教授亨廷顿溘然长逝。就笔者所知,汉语学术界在亨廷顿大作面世后不久,大多对该文大加挞伐。人们拒绝相信,冷战刚刚结束之后,文化会成为冲突的根源,世界上各种文明之间的分界线竟然将会成为未来的战线。一些学者还坚信,不同文化之间由于文化原因引起的冲突总是暂时的,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和融合则是主导性的;历史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排外及其冲突并不是由于文化的原因,而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引起的。此外,他们还针锋相对地指出:力倡普遍和谐观念的儒家思想不会成为将来引起政治冲突和战争的因素;相反,儒家的仁学与道家的道论都能为文明的共存以及防止文明的冲突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对学术前辈们的这些洞见,笔者当然完全持同情理解的态度。但笔者也曾指出,在那场有关文明冲突的争论中,海内学者多持一种普遍为人喜纳的价值判断,即以和平共存和发展为价值目标,认为凡是和平共存就是好事,是常态;凡是矛盾冲突就是坏事,是不正常的边缘现象。然而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与理论表明,冲突和整合(和平或融合)乃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是人类交往的两种正常的形式,它们哪一个都不比另一个更为根本。两个群体或文明间的冲突可能...
君子谋道: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主体意识:兼论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来历和特点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君子谋道  
描述: 知识分子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具有现实关怀和个体超越精神。以此为标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应该诞生在春秋中后期。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来源于士和儒,由武士演变而来的文士只是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所依托的社会阶层,由旱请雨祭之儒演变而来的教以道艺之师儒则是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所孕育的职业流品,西周以来礼乐文化的发展以及春秋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动促成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诞生。处于信仰失范和制度创新的历史转型期的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为了宣传文化主张、引导社会舆论、重建政治秩序、树立精神权威,纷纷托古而言"道",以"道"为理论旗帜,以"善道"为价值目标,以"君子谋道"为人格追求,以"乐道忘势"为行为准则,把"道"和"文"联系在一起。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所形成的这种卫道立场和原道精神,对秦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产生了异常深刻的影响,也形成了古代文学领域根深蒂固的"文以载道"的思想传统。
新说服时代的兴起:2008全球选举年刍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传播   格鲁吉亚   政治家   利益集团   全世界   说服   国家政治生活   选举文化  
描述: 2008年的确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看点的一年。从政治传播和选举文化的角度看,从新年伊始格鲁吉亚的选举到年终岁末的美国大选,全世界先后至少有2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选举。选举的此起彼伏,使2008年成了不折不扣的“全球选举年”,并吸引了世界的眼球。选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态与时尚,这不仅使投身其中的政治家、党派在激烈的竞选角逐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且也使不同的利益集团、官员、选民、学者、媒体人物参与其中,使全球的看客兴奋异常。2008年各地的选举不乏刺激与悬念,在多数选举以平和方式结束的同时,也有些国家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诸多的大选中究竟有多少值得反思和研究的,还有待于历史和大家的评说。然而,如果我们联想到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践,就会发现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谟斯提尼说:“民主政治是一种发表演说的体制。”①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口才成了一种重要的政治工具”,②政治领袖即是演说家,是说服者和建议者,他们对民众的领导是通过演说来实现和完成的。若套用哈维.儒尼斯(Har-vey Yunis)的说法,说服是“民主政治中的演说家可以获得的惟一可能的控制方式,也是控制自由民众的最恰当的方式”。③...
从现代小说看“现代儒学”的命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小说   声音   “现代”   现代儒学  
描述: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们听到的几乎尽是反儒的声浪。其实,尊重孔子儒学的声音更为强劲,特别是在“现代”,只不过这种声音在“当代”被长期尘封了起来。儒学的“受难”在“当代”,“新生”也在“当代”。一世纪初叶:尊孔与反孔大论争二十世纪初叶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作为“思想革命”或“文化革命”运动,其矛头对着的是儒家文化核心———“仁”。“运动”的几位主将,虽各自所接受的影响来源殊不相同,后来发展的去向又是大相径庭,却以抨击儒学的相同旨向,汇集于“新文化运动”大潮中。陈独秀于1919年初宣称:“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文化革命态势十足。鲁迅《狂人日记》的主旨是批判儒学的基点———家庭伦理的,是反儒学的。胡适大声疾呼:“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周作人则将孔子儒学与封建专制统治联系起来考察,批评“孔子以儒教之宗,承帝王教法”,可谓“打倒孔家店”的先声。正值“新文化运动”高涨之际,梁漱溟对儒学所经受的“挑战”给以“回应”,他认为2000年一治一乱循环的历史上“不能舍儒者和儒术而求治”,“治道即是孔子之道”,“儒家为...
< 1 2 3 ... 124 125 126 1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