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尘封的八特古镇(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寻访河北古村古镇   十七     《尘封的八特古镇     赵立春   小说  
描述: 八特村旧属武安,后划归峰峰矿区管辖。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廉颇来到八特,在村边的地头上遇到了来自八个村庄的八位老人,八老言语出众,儒行礼教,素习彬彬,有高贤逐士之风。八老请廉颇和蔺相如给这八个村庄起个名字,廉颇和蔺相如在得知这八位老人是曾子的学生后,感慨地说,尔等学遇明师故特然于异人也。如是,命此村为八特,尔以为如何?八特村自此而得名,且一直沿用至今。
老舍怎样读《红楼梦》
作者: 暂无 来源: 雨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常培   唐人小说   作家   文学作品   红楼梦   中国古典小说   创作   老舍   曹雪芹   考证  
描述: 老舍同中国古典小说是颇有些渊源的。在《悼念罗常培先生》一文中,老舍写道:他上初小时,就常常和同班好友罗常培一起,去小茶馆听评书《小五义》或《施公案》。后来进入师范学校读书,老舍在学习桐城派散文和陆放翁、吴梅村诗歌的同时,应当也读过唐人小说和《儒
敦煌佛教文学儒化倾向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儒家思想   佛教文学   讲经文   佛教文化   伦理观念   敦煌寺   儒化   中国人民   敦煌佛教  
描述: 印度佛教以它本来面目初传入中国时,是与中国人民固有的伦理观念相矛盾的。释门关于“无始以来一切众生,于六道中互为父子”“识体轮迴,六趣无非父母”(释法琳《广弘明集·辨正论》《大正藏》五十二卷)的主张和唐彦悰在《集沙门不应拜俗论》中否认东土君
精神的围城与超越:作品角色蕴含着的宗教意义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庄之蝶   民族精神   文学作品   宗教观   宗教意义   三教合一   中国宗教   宗教崇拜   悲剧性格  
描述: 精神的围城与超越──作品角色蕴含着的宗教意义研究沉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只有道教是士生士长的宗教,儒学不算宗教。但是,对于人生根本意义投入了关注,指导甚至统摄的儒学,在实际上,早已被人们当作理想宗教信奉、崇拜并且践行。儒,便成了准宗教。汉以后,佛教传入...
哈里叶特与《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 暂无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文学作品   废奴思想   奴隶制   十九世纪   文学创作   文学俱乐部   长篇小说   斯托夫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  
描述: 长期以来,《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可谓家喻户晓,妇儒皆知。世界各国通过各种版本,运用各种语言,大量发行这部长篇小说,加上人们用电影、电视剧、歌剧、舞剧、戏剧、连环画等各种形式对此进行改编宣传,今天,它已深深地印在世界各国人民的
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图书馆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文学作品   传统文化精神   政治运动   文化底蕴   当代文学   商品经济   当代作家  
描述: 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灵感,创作出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这一事实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第一段]
作家:真诚比姿态更重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文学作品   陈子昂   文化语境   学术价值   文学创作   文坛   姿态   文学评论   文学史  
描述: 在资讯高度发达,声像无处不在的文化语境里,一切机敏而有追求的作家,都开始认真思考一个问 题:如何让自己笔下发出的文学信息——作品,从汹涌澎湃、漫无边际的信息——作品大潮中脱颖而 出,鹤立鸡群。这种思考反映到近年来文学创作的实践上,便是一些作家标新立异,剑走偏锋,表现 出显而易见的“姿态化”倾向,即力求凭借一些在文里文外所进行的不乏夸饰成分和谋略色彩的言说 或行为,以达到异军突起、先声夺人,进而引领风骚的效果。 平心而论,作家群体中的姿态化现象,并非始自今日。事实上,它是同历史长廊中的都市笙歌和儒 林嚣闹连接在一起的。而一些历史的细节又告诉我们:不能把“姿态化”简单、全部地看成是一种负
英国发行《指环王》出版50周年纪念邮票
作者: 暂无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学   语言   文学作品   指环   周年纪念   牛津大学   邮票   英国   中世纪   新西兰  
描述: 奇幻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一大门类。《指环王》是英美文坛上最成功的,已被译成至少25种语言。作者约翰·罗纳德·儒埃尔-托尔金(1892-1973)是牛津大学的教授,从事古代和中世纪英语的研究,他也创作文学作品
从“圣”到“凡”的跌落——魏晋南北朝《诗经》的文学接受
作者: 暂无 来源: 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圣”   魏晋南北朝   思想学术   发现与阐释   《诗经》   南北朝时期   文学接受   《诗》   钟嵘《诗品》  
描述: 汉魏之际思想学术的转变中,《诗经》同其它儒家经典一样,它的神圣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如果说东汉的王充在其反传统的著作《论衡》中预示了思想学术背离儒家学说的趋势,那么,魏正始年间“好老庄玄胜之谈”(《续晋阳秋》)的王弼、何晏著《老子注》、《周易注》、《道德注》,其所激起的一代玄风使秦汉以来定型的儒家思想学说在这个时代转了一个方向。从此,常被称为魏晋思想且其精神实下及南北朝(特别南朝)的玄学思想取代了儒学,而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流,两汉盛极一时的儒家经学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遭到了漠视冷遇甚至怀疑批判。两汉的儒学凭藉官方的力量确定了儒经的神圣地位,对儒经的研读与传授不仅是一种思想学术活动,而且更是一种走向
试论李白的忧患意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白   文学作品   中国艺术   济世理想   十九世纪   表现形式   文学史家   忧患意识   我国古代   唐玄宗  
描述: (一)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一书中曾经指出:"忧患意识普遍地存在于中国艺术之中,决定了中国诗词的特种基调."这一论断无疑是正确的.在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确实普遍存在一种
< 1 2 3 ... 13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