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为帮用的丑恶表演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人帮   袁世凯   严复   历史事实   中国近代史   中国哲学史   历史人物   无产阶级革命家   大资产阶级   章太炎  
描述: 一九七六年六月,广东某教授在他的所谓“哲学史”讲话里,胡说中国近代史上的严复、章太炎从“尊法反儒”转到“尊儒反法”,并借以攻击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极力为“四人帮”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服务。这种利用历史人物反党的谬论,必须揭露、批判。教授先生说:他的全篇讲话,“讲的都是历史事实,不是乱扯”。这话半真半假,以假乱真。有点历史事实,是真的;没有一点事实,怎能达到骗人的目的?“不是乱扯”,是假的,不歪曲历史他就无法为“四人帮”篡党夺权服务。
屈大均与《广东新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眼   广州   学术研究   经济作物   出生地   康熙   荔枝   广东新语   屈大均   四十年  
描述: 生日为明崇桢三年九月初五日(1630年10月10日),全文载广东《学术研究》1980年第2期。撰者为明诸生。清兵围广州时,削发为僧,法号今种,字一灵,又字骚余,时年二十一岁。他一生不仕清朝,时释时儒,为清廷所嫉。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十日上谕中曾
《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的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体系   内在矛盾   思想研究   自然观   主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陈白沙   中国哲学思想   思想体系   本体论  
描述: 《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是章沛撰写的广东哲学思想史方面的专著。这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在全面地掌握关键材料的基础上,为陈白沙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一断定翻了案,指出了陈白沙的本体论的真正面目是“自然道论”的朴素唯物主义。同时,对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各方面,也作出了崭新的论断,因而是一部有其特色的专著。作者根据历史观点,肯定了陈白沙是明代杰出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上承宋儒理学的影响,下开明儒心学的先河,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作者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判定了陈白沙哲学性质的内在矛盾,即既有唯物又有唯心;并对其意义作了具体分析。作者运用了辩证逻辑的对立同一思维律,在肯定陈白沙的“自然道论”的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他的自然观、本体论思想与作为“道的认识结果”的涵养论思想之间的内在矛盾,并且指出
《金生色》—理学观念的图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王心学   蒲松龄   智者   程朱理学   正心   图解   仁者   唐甄   君子   演化  
描述: 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儒教由程朱理学演化为陆王心学。《金生色》图解的正是心学家所集中讨论的“格定”(格物定志)。我们以《金生色》和蒲松龄同时代的心学家唐甄《潜书》中的《格定》等篇对照,便可明白地看到这一点。《格定》篇云:“众人之心如木、润之则茂,(?)之则灰。君子之心如金,虽遇冶则流,遇淬则坚,其质固不变也。”《金生色》中之“金姓”喻“君子之心”而“木姓”喻“众人之心”,本源出此。《金生色》中的金生图解的是“君子之心”。何谓“君子之心”?《尊孟》篇云:“君子之心曰仁”。“天下莫强于仁”。“仁之大者,无强不顺,无诈不附。谓仁胜天下,鄙人皆笑。夫愚者见形,智者见心。礼揖不格刃,儒服不御矢,形也;刃不我刺,反为我操,矢不我伤,反为我发,心也”。金生仁者,处穷不苟,能正心诚意以待木女,故木女虽强于行恶,诈于背誓,心终不能不顾不附;
罗浮山上的科学家葛洪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炼丹   罗浮山   学术著作   西晋太康   抱朴子   刺史   诸子百家   江苏省   肘后备急方   葛洪  
描述: 葛洪,字稚川,晋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先祖于西汉时为强宗大族,累世出高官。葛洪生于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十三岁时丧父,家道已相当破落贫穷。从此他只能在耕稼之余,靠自己打柴来买纸笔抄书学习。其为人“不辨自矜饰”,“守常不随世变”,大智若愚,时人皆称之为“抱朴之士”,故洪以“抱朴子”自号。其所学,以儒、道两家为主,旁及诸子百家。因得从祖葛玄之弟子郑隐秘传,又得岳父鲍规内授,故能兼通炼丹及医药之方术。曾应故人广州刺史嵇含之请南下,任含之参军。含遇害后,返故乡,长期潜心学术著作。咸和五年(公元330年),葛洪年已半百,欲炼丹以求长生,闻交阯出丹,遂固辞不就朝廷所委之史职,求为句漏县(今属广西)令。至广州,为刺史邓岳(岳或作岱)所挽留,遂隐居罗浮山。在山中边
两条“反孔”材料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宅   朱元璋   材料   夷狄   烟尘   曲阜   庄季裕   孟子   入侵   反孔  
描述: 随便翻翻,发现了两条有关“反孔”的材料,很有点意思。一是宋庄季裕的《鸡肋编》讲的宋时辽、金入侵时对孔老二的不尊行动:“曲阜先圣旧宅,自鲁共王之后,但有增葺。莽、卓、巢、温之徒,犹假崇儒,未尝敢犯。至金寇,遂为烟尘。指其像而诟曰:‘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中原之祸,自书契以来,未之有也。”“金寇”反孔老二,是因为孔老二讲过这样的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把“夷狄”得罪了。
荀孑教育思想中的“注错”和“积靡”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6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荀子   教育学   基本途径   唯物主义教育   社会环境   基本过程   化性   教育思想   习俗   客观环境  
描述: 荀子从其性恶論出发,論証了化性的可能性,并指出了由恶轉化为善的基本过程;在这个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指出了促使这个过程轉化的基本途径。他說: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积)也者,非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錯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貭”。(《儒效》) 在这段話里集中的反映了荀子的唯物主义教育观的光輝;习俗能够改变志向,积久的努力能够改变人的本貭。荀子在这里提出了他的教育学說中的两个重要的观点。一个是“注錯”或“漸”,一个是“积靡”或“积”。荀子这两个专門术語,如果用我們现代的术語来說,即是环境的影响和人的主观努力学习的意思。荀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