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论薛宝钗的经济意识及其价值取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士大夫化   贾而好儒   薛宝钗   王夫人   《红楼梦》   价值取向   经济意识   大观园   曹雪芹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 薛宝钗具有强烈的经济意识,她深知钱的作用,权的重要,懂得如何用钱,懂得如何论事权贵,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商人功利性、自私性、依附性,投机性的表质。此外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选择做有才的淑女,群芳之冠。因此她身上形成了卫道士的面孔与骨子里商人铜臭气的结合,宝钗身上的个性特征反映了晚明清初时期商人儒化现象,宝钗这一形象的审美意义就在于此。
老子价值观评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与“德”   创造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自然无为   价值悖论   价值观念   “自然”   价值取向   价值学说   负价值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架构表现审视,是以儒、道、墨、法为基架兼容他家的复合文化系统。就其作用表现考察,儒家无疑起着前引的作用、墨家和法家具有附翼的功能,而道家则起着制衡的作用。这种互动互补、错综消长的建构特征。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既有冲撞和协调,又有交胜和交用的相当稳定和牢固的特殊格局。价值学说正是贯串此格局的一根梁柱。基于这样的前提认识,本文拟就道家学派之鼻祖老子的价值观,作一粗疏的评说。
《老子》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认知价值   认知问题   价值思想   自然无为   法自然   价值内涵   价值取向   崇尚自然   人格价值  
描述: 中国传统儒学的价值思想以道德为中心,以政治关系的谐和为标志,赋予价值关系以政治伦理内容。价值理想的道德化,是传统价值思想的重要倾向。与此同时,传统思想的另一流向是道家学说,它崇尚自然,将人类思考视野扩展到宇宙万物之间。老庄“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正是作为儒、墨、法特别是儒家学说的对立面出现的。本文拟对“老子”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从认知、人格、审美三方面着以分析,并探讨其价值内涵、价值意向及价值境界在《老子》“法自然”的价值取向中的意义。
儒家的“建构”与道家的“解构”
作者: 暂无 来源: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论语   儒道互补   道家思想   孔子   道家美学   价值取向   礼乐文化   儒家美学  
描述: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在美学上,儒、道之间如何互补,却始终没有探出一个究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张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视为文化
略论社会风气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识   民族形式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社会风气   价值取向   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   传统文化   社会面貌  
描述: 近些年来,社会风气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街头巷尾,机关学校,船上车下,皆可听到。说商品经济和改革开放把社会风气搞糟了者有,说民族精神、社会面貌从来未曾象今天这样好者有。亦有看不惯时尚新风者,忧心黄风陋习和崇洋之风泛起者。还有好心者主张兴儒御黄。更多的人则认为,社会风气神秘莫测,人随社会走,风乘经济行,经济建设上去了,社会风气自然会好起来。总之,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孰是孰非,并非无准绳可依;风起风落,并非无规律可寻。正因为它是热点、难点,应该索本探源,兴起议论,取得共识。
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师治教体制的承传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价值   科举制度   儒学教育   教育伦理   传统教育   价值形态   价值取向   儒家学说   教育思想   政治秩序  
描述: 历史上,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一直体现为古代人文精神的揄扬,但同时又是封建伦理教化的基本形式。由于儒学缘附政治的致命缺陷,使它只能作为意识形态化的工具形式,适应不同时期皇权一统的政治需要。当儒学教育与科举制度相衔接并上升为官学以后,“以吏为师”、“官师治教”的官方教化思想便逐渐包涵了先儒的人文理想,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也随之为官府所垄断。当儒学教育的伦理精神把群体取向疏导到凝聚宗法结构的目标时,儒学义理所涵化的类似神学精神的价值形态,便显现为威权体制、人伦秩序、道德规范以及传统均平心理的交叠混融,并对社会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其结果不仅抑制了人格自立和人性向善的教育理想精神,也排斥了科学认知和理性自觉的教育终极价值。教育伦理与教育价值的错位,是中国数千年积贫积弱的深层文化原因。
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
作者: 暂无 来源: 特区理论与实践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社会   现代文化   价值取向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教九流和民间宗教、礼俗(正宗文化和民俗文化),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以儒、道互补为特点的多元结构。它由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三个层面构成,其中心理层面,或称观念文化,指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等,是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我国传统文化不仅仅保存在古代先贤典籍中,也不只是保存在古代历史建筑遗址中,如果那样,只能是湮灭了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流延下来活的东西,它既是经、史、子、集,也是万里长城,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理结构。传统文化中,承载一定文化意蕴的物态东西可以成为过去灿烂文明的历史纪念品,但传统心态却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仍然保留在今天的中国人身上,它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土壤,任何试图对它的超越和挣脱都显得步履艰难。一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场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革命,它在一个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近十几年,商品大潮的冲击几乎改变了一切,物质与精神的、情感与理性的、金钱与良知的、心灵与肉体的等冲突日趋激烈,传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
先秦诸子思想中的“利他”共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利他”   民族精神   “兼爱”   《汉书·艺文志》   思想核心   先秦诸子   价值取向   文化土壤   价值观  
描述: 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论争,学术界一般称为“百家争鸣”。也许正是因为“争鸣”一说对各家学说之“异”的强调,多年来人们似乎忘掉了它们都是中国文化土壤的果实之“同”。其实,它们之间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完全相同的。这种共性,与中国的本质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以儒、道、墨三家为例,论证诸子百家的思想在根本的价值观———“利他”价值观上的一致性。一、儒家理论的“利他”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内涵是“爱人”(《论语·颜渊》)也就是爱他人。儒家对“仁”还有另一解,就是“忠恕”。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在这里“忠”是忠于别人自不待言;“恕”的内容是“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或者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可见,忠恕的内涵始终围绕着一点就是:忠于他人,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利他。《孟子·梁惠王》告诫统治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这里的“推恩”,就是给更多的他人以利益。孟子认为,只要帝王“推恩”,使国家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气,则“天下可运于掌”。相反,如果“上下交征利”,即从上到下,人人贪图...
西方道德危机的价值根源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规范   道德危机   “物”   物质欲望   西方社会   价值取向   工业文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马克思恩格斯   客观需要  
描述: 西方社会是一个经济巨人与道德保儒相结合的社会。由于片面地、过分地崇尚物质力量的作用,注重物质欲望的满足,西方人往往轻视或者忽视比物质价值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价值,从而出现了难以自救的道德危机。从价值论意义上揭示西方道德危机的根源,对于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西方道德危机决不只是在西方社会里才存在的,凡是实行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民族、国家或地区都是可能或者必定会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西方社会所出现的道德危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西方道德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实行的根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都是具有并追求自己独特利益的经济主体,总是从私人利益出发来进行一切活动,以私人利益是否实现为行为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他完全是只具有利己心的“经济人”。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生产资料私有制使资本家之间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择手段,互相倾轧,形成了“人对人是狠”的关系。在资本家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上,生产资料私有制使资本家不顾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违背国家的法律。第二种观点认为,西方道...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文化继承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继承性   社会主义义利观   传统义利观   义利问题   义利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义利论   价值标准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精神  
描述: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以完整的概念,提出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特有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社会主义义利观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培育和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应当十分重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c一、传统又利观的历史演进义利问题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或重义轻利,或资义尚利,或重利轻义,抑或两者俱轻,汉以前的儒、墨、法、道各家虽相激扫荡,却终无定论。汉初统治者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时,鉴于儒家义利论对道义的高度弘扬与执著追求,符合汉统一中国后高度中央集权统治的稳定,也符合作为进步王朝的统治理想.所以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义利论的正统地位,成为官方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后世辨义利,大体承袭儒家的义利思想,但其他各家的义利思想也在儒家思想的架构内不断演化,日益丰富了儒家义利论的思想内涵,从而将其提升并形成为中国传统义利观,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久远而深刻的影响。考察传统义利观的形成和演进,不难看出以下的特点:一是传统义利观是以儒家义利论为主体的道德价值观,它的核心是重义轻利思想。在道义和功利的关系上,它认为利是基础...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