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元世祖及成宗时期的儒吏关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学教育   蒙古人   忽必烈   官学   儒吏   蒙元初期  
描述: 蒙元初期北方的儒学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自蒙古人占据黄河以北地区至忽必烈即位前(1214—1259),是战火之后以私学为主而官学略有恢复的阶段;进入元世祖统治时期(1260—1294),是官学普遍恢复但仍未受到真正重视的阶段。总的说来,比起漠北四朝来,世
元杂剧杂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滇中文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族文化   中国戏剧史   统治   蒙古人   元杂剧   杂谈   王朝  
描述: 在中国戏剧史上,有一段戏剧历史不可忽视即元杂剧。唐诗、宋词、元曲、元杂剧产生的背景与元王朝的统治有关。元王朝残暴的征服与统治严重摧残了汉族文化,把各族人民划分为四等,蒙古人为最尊贵,南人(即南方汉人
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耶律楚材   华夷之辨   中原地区   蒙古人   治国思想   蒙古贵族   成吉思汗   赋税制度   儒学   儒家  
描述: 耶律楚材是蒙元之初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处于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夜。1215年在蒙古大军攻克金中都(今北京),耶律楚材犹豫三年后,应成吉思汗之召北上,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以契丹皇裔自诩的耶律楚材,并无汉人"华夷之辨"的严格束缚,在他看来,只要蒙
空灵冷逸 笔墨由心——倪瓒的山水画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倪瓒   蒙古人   元四家   民族歧视   元代文人   水竹居图   长江以南   云林子   外邦人   画如其人  
描述: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朝代,相较之前以汉人为君主的王朝,这一时期的民族歧视更显突出。蒙古统治者一开始就设下森严的等级制度:一等自然是蒙古人;次等是援兵蒙古的外邦人,即所谓的色目人
朱元璋如何让元朝蒙冤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官   蒙古人   四道   举贤任能   民族歧视   南人   宋子贞   元史新编   人差   张文谦  
描述: 说到蒙古建立的元朝,很多人都认为元朝奉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比如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是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原来金国领地的汉人是第三等,原来南宋领地的汉人是第四等——也叫“南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朝把全国人民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兵、六农、七匠、八倡、九儒
冤狱与人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谋反   蒙古人   朱元璋   刑讯   胡惟庸   冤狱   文字狱   株连   证据   钢铁  
描述: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都喜欢制造冤狱。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康熙、乾隆喜欢弄文字狱,借关碍文字杀人,有模有样。朱元璋虽然也制造一些文字狱,但水平多半不高,无非是有几个酸儒拍马屁,用的词碰到了朱元璋的忌讳——曾经做过和尚,造反起家等等,于是把他们拿来砍头,不像清朝的文字狱,多数都着眼于思想统一,肃清异端,刀刀见血,被抓出来的文人,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不规矩”。
大清最博学的帝王
作者: 暂无 来源: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耶稣会士   蒙古人   科学家   法国   康熙年间   汉族人   康熙帝   满洲   蒙古语  
描述: 康熙身上有着三种血统、三种文化和三种品格。他的父亲是满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亲是汉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诲,又向苏麻喇姑(苏墨尔,孝庄皇后随嫁贴身侍女)学习蒙古语,向满洲师傅学习骑射,跟汉族师傅接受儒家教
“九儒”说质疑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四人帮   郑思肖   蒙古人   忽必烈   色目人   民族歧视   蒙古贵族   质疑   知识分子  
描述: 的野蛮黑暗统治。出于民族歧视,元朝按民族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其中自然是蒙古人最高贵。不仅如此,又按职业把人分为十等,最后三个等级是:八娼、九儒、十丐。”这段论述有悖史实,本文仅就“九儒”说提出质疑,就教于蓝翎同
略论元朝仕进制度中的民族歧视政策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怯薛   统治者   《元史》   蒙古人   达鲁花赤   民族歧视   蒙古贵族   知识分子   色目   汉人  
描述: 元朝统治者为始终保持其最高统治权力,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殊利益,极力推行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元朝的仕进制度,既因采用汉法而具有中原特色,又因保留旧制而具有蒙古传统,从而使其新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在这项制度中有着十分明显的反映和表现.(一)在元代,“仕进有多歧”①而入仁为官的基本途径首先是“根脚”.所谓“根脚”,指人的家世、出身、资历等.因此,元代入仕,首论社会出身.元制:中枢省府台部的高级官员,乃至地方上府州县的长官,皆由皇帝任命勋臣、名门以及儒吏出身且品资相当者担任.人仕重国姓,亲本族,历代统治者莫不如此,而元代尤甚.蒙元时期,怯薛出身是“大根脚”.早在成吉思汗时代,怯薛就是蒙古国家机构的核心.怯薛起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既是大汗的
“九儒十丐”不是指社会等级
作者: 暂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地位   元初   蒙古人   元仁宗   “臭老九”   窝阔台   文宣王   南人   金朝   社会等级  
描述: 主要搞民族压迫,把国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即金朝统治地区的人,第四等为南人,即南宋统治地区的人。至于各民族内部,则只分“平人”与“贱人”,亦即平民与贱民两等,并没有分为十等的说法。因而所谓“九儒、十丐”,并非实际存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