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儒学的治疗学意义与生命教育:以《病里乾坤》为例的生命学解读
作者: 何仁富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生命教育必须以本土文化为土壤才可以真正得到现实的落实。传统中国社会号称是以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的社会,尽管中国社会不完全等同于儒学社会,甚至在相当程度上远离了儒学知识系统下的价值理念与理想目标,远离了儒学的人文心灵与价值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学与社会是完全脱节的,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儒学的文化理念对现世生活仍有相当的关联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儒学的治疗学意义还是有或多或少的依赖,尤其是在精神的心灵安顿上,常能获得儒学的文化滋润。正因为此,在当下推行生命教育,从儒学的治疗学意义寻求文化根基,是建构本土化生命
君子不器
作者: 栾贵川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君子不器"一语出自《论语·为政》,是《论语》中最短的一章。这句话蕴含了孔子卓越的人才观和为政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何谓"器"?《周易·系辞上》有:"形乃谓之器。"又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的含义有二:一是指具体的器物,二是指器物的功用。"不器"则指不作器物,或说不局限于某种、某些具体的器物的功用,实是指形而上的"道"。
“如保赤子”:儒家传统中的伦理与政治
作者: 伍晓明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中国传统的开端之处,天与人的关系被视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此关系由"天子"为中介。天将父母的责任转授予天之子,天之子则是"元后",即民之大君。作为民之大君,天之子应为民负起如父母对子女所负的责任。在传统经典中,此责任即直接被描述为:"作民父母"。《尚书·泰誓上》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尚书·洪范》亦云:"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朱熹《孟子集注》对宋代《孟子》议题的吸纳与反省
作者: 陳逢源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以及牵涉其中复杂的定位问题。以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议罢孟子配享,钱(1314~1394)抗疏入谏,事迹见于《明史·钱传》云:
尚公·重礼·贵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提纲)
作者: 张锡勤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儒家尚公,首先是由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家(宗)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西周最典型)。正如后人所说,中国古代的"国家组织,一如家族",是"与父无异","家与国无分"的。由家(宗)族本位所引发的势必是整体主义。
《大学》与《中庸》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作者: 刘成有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大学》、《中庸》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中庸》中所说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简明扼要地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则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向了天人和谐。但体现这样的精神、实现这样的目标,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人,离不开一个个所谓的"君子"。《大学》和《中庸》在儒家思想体系和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些方面是非常突出的。
“物与”之道:张载关学的生态哲学意蕴
作者: 许宁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关学作为北宋时期的关中地区的地域性儒学流派,对当地生态环境有深入而现实的思考。张载在《西铭》中所提出的"物吾与也"的命题,既是对于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和综合,也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切身体察。张载把包括人类与非人类的所有存在物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把天地万物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君子应以伙伴关系对待万物,兼爱万物。这样,人与自然就构成了一种伦理关系,恰恰与现代生态哲学有异曲同工
儒学与生态文明
作者: 祥瑜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文明一词,早见于周易,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时,孔颖达的解释是:‘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在改造自然,属于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在驱走愚昧,属于精神文明。所以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至少
“思诚”之路与家、国、天下
作者: 陈学凯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宋明以来《大学》《中庸》在儒学中地位陡升并非偶然,因为跨越千年的儒学独尊到了晚唐五代即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不仅是本土化了的佛教在某些方面的影响早已超过了儒学,同时,产生于本土的道教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而来自中亚、西域的伊斯兰教也开始在汉地广泛流传,这种情况构成了对传统儒学及其统治地位的重大挑战。从北宋以前的历史来看,儒学走向衰败之后,往往紧随着就是一个王朝的败亡,而儒
孝道与八德
作者: 李安纲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四次会员大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潮流!复兴的前提,是因为落后。落后的前提,是我们曾经兴旺发达过!兴旺发达的中华民族被称做炎黄子孙、汉唐帝国,落后的时候被称做东亚病夫、华人与狗!发达时,传统文化唱主角;落伍时,传统文化退二线。民族之复兴在文化,文化之复兴在道德,道德之复兴在伦理纲常之建立。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