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浅论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儒释融合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隋唐时期   文化心态   中国人   社会功能   独特地位   佛教中国化   中国哲学   魏晋   中国思想史  
描述: 中国哲学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的和合体,儒、释、道在这个和合体中居于独特地位,从不同层面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兼容,共同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境界。长期以来,三教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态、价值取向、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理解中国哲学博大精深的哲理;不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就不能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周行不殆的文化生命和精神源泉。其中,儒、释融合更为艰难和意义重大,它是佛教立足中国最重要的一道关卡,是佛教中国化最终的认证,也是中国禅宗产生的主要原因。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儒、释融合这一文化事件,六朝时代的中国思想史将单薄得多、无趣得多。
地域文化与魏晋文风的演进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文风   地域文化   演进   中原文化  
描述: 魏晋文风的演进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融合有很大关系。汉晋时期,儒、佛、道思想的地域分布差异对文风影响较大。此期文化中心的东迁致使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中原文化日益兴起,通脱不羁的中原文风由此兴盛。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使中原文化不断吸纳各地文化,魏晋文风也得以会通与融合。
出入于“名教”和“自然”之间——魏晋风度与范晔《后汉书》的独特价值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汉书》   范晔   魏晋风度  
描述: 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所著《后汉书》深受魏晋风度的影响,其编撰体例、历史评论以及历史撰述中的文辞之美,都与魏晋风度放达、自然、尚真的精神内涵有着内在的相通性。范晔表现在史学著述中的自觉意识是魏晋
《随园诗话》中的儒、道、屈、禅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道互补     袁枚   随园诗话  
描述:魏晋美学;其"清旷"禅境则成为与儒、道相通的艺术境界,因而他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是以儒、道、屈、禅诸家的美学精神协调统一的整体功能系统作为文化与美学底蕴的.
王弼学术思想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思想   以无为本   贵无   得意忘言   王弼  
描述: 王弼是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虽人生短暂,但学术成就卓著,其学术思想表现为:采用入经出经的方法,即通过注释儒家经典而破除经学的神学迷雾;解读经典采用"得意忘言"的方法,破除汉儒解经旧说;以道释儒,整合儒道,并非是从根本立场上反对儒学。
论梁武帝的历史贡献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贵族制   梁武帝   儒学  
描述: 梁武帝积极兴办学校,倡导讲学活动,实行经学生策试入仕制度,编纂五礼,这一系列措施促使魏晋以来式微的儒学得以复兴。梁武帝开创的“三教同源”说为儒释道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树立的三教兼修的范式则在
略论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   儒学发展   古文经学   “六经”   孔子   儒家经学   两条线索   司马谈   思想学说   中国儒学  
描述: ,方能较为准确、均衡、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面貌。从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作者认为儒学发展有五大阶段:1.先秦——中国儒学的奠基时代;2.两汉——儒家经学的独尊时代;3.魏晋隋唐——儒、道、佛斗争与交融时代;4.宋明理学——儒学发展的新阶段;5.清代——中国传统儒学的清理与总结时代。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