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述评
作者: 汪文静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新儒学   杜维明   儒学第三期发展   儒学  
描述: 对于儒学在当今世界的地位问题,学者们从五四时期就开始积极探讨,而对于儒学发展前景的问题,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儒学第三期发展”问题最初由牟宗三正式提出,但对这一理论做出全面系统阐释的却是杜维明。本文首先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由来入手,主要梳理了三个重要人物对这一理论的贡献,详细分析了牟宗三和杜维明对儒学发展前景的设想。牟宗三着重从西学的角度改造儒学,但要求挺力自家传统,着力于弥补儒家思想在事功上的缺陷,极力要从“内圣”开出“新外王”。杜维明以多元文化为背景,把儒学放在整个世界精神文化中去探讨儒学发
论档案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作者: 王士亮   来源: 第八次京津沪渝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档案事业   社会功能   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  
描述: 一、传统文化不能够丢弃,和谐社会宜先从档案人内心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主旋律,是当代全社会文化和文明建设的主题。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和谐”二字。在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释、道进行综合后,可以得出一些认识,“争"与“让”、“慈”与“恶”、“顺”与“逆"、“融"与“斥”,都是对立统一的。老庄的道家论崇尚顺其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激烈斗争使他们不能够不消极避世之所向,这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历史;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义与恭让,在国家的历史上也时而受尊崇、时而被贬斥。
《西游记》的儒释道文化解读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灵魂的自救与人格的修炼。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个性的整合与重塑。 《西游记》作为文人创作神魔小说,与古代的中国神话和外国神话相比,其神话思维是自觉的,而不是朦胧的;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是文学的,而不是神话的。但它们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寓言性质。因而,透过小说的神话外衣,挖掘其蕴涵的文化意义,即所寓之“言”,应是我们解读《西游记》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将文本切分为三个层面来解读。 灵魂的自救与人格的修炼是表层意义 西天取经是《西游记》故事的主体部分。所谓表层意义,是就取经过程而言的。由取经队伍组成人员的出身、经历、遭遇和结果等事件序列所构成的意义,是直接浮于故事表层一望即知的,也是故事直接明示的部分,故而将其视为文本的表层意义。 首先,取经之于取经人而言,是一个由仙界——凡间——回归仙界的历程。这一历程,恰好画出一个起点与终点相重合的圆形图式:降落——出发——回归。这种图式在带有道教神话色彩的故事中,屡见不鲜。仙界之神因触犯天条而被贬谪人间,历经一番磨难后,又重返天界,再度成为仙界的一员。
从生老病死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的世俗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敦煌学辑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社会   病死   世俗化   敦煌   唐宋时期   佛教寺院   生命存在形式   关系问题  
描述: 佛教与世俗是一个对立的范畴,前者重彼岸,后者重此岸;前者重来世,后者重今生;前者重出世,后者重入世。从本质上讲,佛教与世俗体现的是神与人的关系问题,佛教是以追寻、接近、体证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为其职志的,即所谓“有所宗”,因此是极端超离世俗现象世界的。若就功用而言,佛教之宏旨在于救度众生、解脱苦难,即所谓“有所教”,因此又是极端贴近世俗、不离现象世界的。所以说,佛教与世俗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文所谓的“佛教世俗化”,指的就是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对世俗社会有机结构与互动原理的认同与融摄。佛教寺院通过各种佛事活动来沟通并调整寺院与世俗社会的互动关系,与信众共同来维持或建构生命存在形式的理想规范,从而维持社会的和谐,并使之正常运作。自印度佛教流被东土之后,就与中国的儒学思想相融合,根植于民间沃土,并在中土迅速地传布与发展。保存于敦煌写本中的各种佛教斋文、赞文、愿文、感应故事等诸多既含佛教深刻哲理又蕴藏着佛儒交融民间文化现象的世俗佛教文献,就是佛教由宫廷走向民间、走向大众的典型代表。在这些为数众多的文献中,以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的文献最为丰富,对研究敦煌佛教的世俗化最具典型意义,同时,对研究这一时期全国佛...
终极信仰与终极信仰的世俗化——中国古代文化信仰的知识学分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极信仰   古代文化   世俗化   差异性  
描述: 古代中国文化不仅没有终极信仰,而且能够把致力于终极信仰的分支信仰充分地世俗化,终极信仰的缺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伦理建设层面的缺失,在政治法制制度、道德信仰宗教、经济行业市场之间,伦理道德的正面建设缺失,使之丧失了作为直接现实的功能环节。以差异性理论来看待中国文化信仰问题,在差异性对文化区别特征的启发上,在差异性内部文化因素对外部文化因素的历史留存的揭示上,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中个人和社会信仰的分层结构,以及该分层结构的内在动因:中国宗亲祖先崇拜及其造成的终极信仰世俗化现状。以儒释道互补立论古代中国信仰的知识学特征,既不符合中国古代的文化现实,也不利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探秘那些被封建主流话语刻意遮蔽甚至于淹没的对中华民族有真价值的非主流话语,更不利于现代中国人建立牢固的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和个人信仰。
浅谈消渴用温药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渴   温脾   温肾   温药  
描述: 消渴病是由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内伤、嗜食醇酒肥甘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以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量多、尿有甜味、疲倦无力、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历代医家一般根据其病机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肺燥、胃热、肾阴亏虚,以滋阴润燥为主要治疗原则,尤其重视滋肾阴。历代文献对此论述颇多,如张从正《儒门事亲》日:“三消当从火断。”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引刘河间《三消论》说:“然消渴之病,本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盛故也。治当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一皆以燥热太甚,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滞,虽复多饮于中,终不能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故渴不止,小便多出而数溲也。”朱丹溪更是发展了刘河间的三消燥热学说,在《丹溪心法·消渴》中说:治消渴应当以“养肺、降火、生血为主。”《临证指南医案》亦云:“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苦热淫而已。”如此等等,逐渐形成了中医学以养阴为主的消渴病论治体系,治疗代表方有白虎加入参汤、玉女煎、六味地黄丸等,所用药物性味以苦寒、甘寒为主,取其滋阴降火之功。
文化自判教出——马一浮文化判教论的再阐释
作者: 暂无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马一浮   判教  
描述: 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判教在马一浮的理论体系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马一浮文化哲学的建构方法和思维手段,其判教的实质是从文化现象中提取出一种文化观念,即他所谓的六艺,其目的在于肯定和论证这一核心观念;另一方面,据六艺判教展示了马一浮的文化史观,表明了他对以往文化成果的宏观考察和价值抉择。马一浮通过对隋唐佛学判教风规的创造性转换,依据六艺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全面的清理,考察了以往的文化成果,在判儒家文化、判儒释道三教、判中西文化的过程中,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判教重新对中西文化作了梳理和总结,从总体上构成了马一浮的文化判教活动。在现代新儒家中,马一浮的判教立足儒家,旁涉佛道,考察古今,规模宏大,对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女科经纶》辨证特色述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科经纶   萧壎   辨证特色  
描述: 《女科经纶》8卷,清·萧纂著,成书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初刊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书中以条文形式对女科经、带、胎、产及妇科杂症予以辨证析源,考究发挥,并以其精辟独到的学术见解,拓宽了临证者辨治用药之思路,为习医者进一步钻研女科疾病证治指点了门径,是一部重点介绍中医妇产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类病证及其治法研究的专著。萧及其著述萧,字赓六,号慎斋,李(今浙江嘉兴)人。少年习儒,年长后因屡举功名不第,遂弃儒习医。自康熙二年(1663年),乃以毕生精力,潜心考究《灵枢》、《素问》,悉心钻研金、元及明代医著,尤擅长内科杂症与女科证治。历20余年,著成《医学经纶全集》8种。其中《杂症》80卷、《伤寒》8卷、《幼科杂症》8卷、《痘疹》10卷、《方论》8卷、《本草》8卷、《脉学》4卷,以及《女科》8卷,统名为《经纶全集》而又各成一帙,共计134卷,字过千万。这部丛书涵盖了中医理法方药与临床各科,诚为集中医学文献大成之作。然萧氏时因家境贫寒,无力独自将此巨著刊梓问世,而又不忍将书稿束之高阁,遂在门人及乡里戚友倡导与捐资下,欲逐帙刊行。但遗憾的是,目前唯有《女科经纶》8卷问世,其余之126卷,除《杂症·中风论》尚存稿本...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历史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律教育   中国古代   历史考察  
描述: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历史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法律教育主要萌芽于奴隶主贵族内部;春秋战国时期法律教育开始兴起,此期私学的产生对后世中国封建历代的法律教育影响甚深,从而确立起了以私家传授法律知识的法律教育模式。汉代中叶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法律教育与儒经教育糅合在了一起,由此决定了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基本走向。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出现了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迨至唐宋,律学亦作为官学形式之一,取得了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同等地位,直属国子监。但是法律教育终究未能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法律教育的内容始终以儒学经典为中心,以至元、明、清时期尊孔重儒,法律教育完全合于儒学之中。尽管如此,中国古代法律教育无论是对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传承,还是对近代法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论南宋书院的励志教育
作者: 张丽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宋书院   励志教育  
描述: 古人云“鉴往知来”,足以证明惟有历史是最清楚的一面镜子,在历史中总会存在“前事可师”的重要资源。南宋书院卓有成效的励志教育,对于我们今天大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子,又要对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古代书院与当代大学应当共同遵循的原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南宋时期在书院这一特殊教育机构当中的励志教育,来剖析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使命,探讨知识分子与道德维系、与文化传承、与社会批判的关系,以期当今中国知识界有所反思和借鉴,也对书院这一特殊教育组织机构的成功之处予以重新审视。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南宋书院励志教育的内涵,分为为人,为学,为事三个方面来讨论。二、南宋书院励志教育的实施,从培养内在自觉与注重外在规范两个方面讨论。三、南宋书院励志教育评析,分为对其成效和原因的分析。
< 1 2 3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