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两千年中国哲学史之回眸——兼论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及影响(上)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中国哲学史   孟子  
描述: 孔子奠基,孟子和荀子等从不同方向上予以推进;道家哲学由老子肇端,庄子和黄老学派等选取不同角度加以发挥;佛教虽由古印度人释迦牟尼创教,但在传入中国后,在修行方法和言说方式上进行了革新;儒、释、道在
两千年中国哲学史之回眸——兼论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及影响(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中国哲学史   孟子  
描述: 孔子奠基,孟子和荀子等从不同方向上予以推进;道家哲学由老子肇端,庄子和黄老学派等选取不同角度加以发挥;佛教虽由古印度人释迦牟尼创教,但在传入中国后,在修行方法和言说方式上进行了革新;儒、释、道在
性善说的困难——以《孟子·告子上》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之谓性   义内   性善   孟子   告子  
描述: 孟子与告子有过数次辩论,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孟子道性善,以为人性先天地、普遍地是善的,但在论证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杞柳之辩、湍水之辩中,孟子说明了人性的自然性,但未能证明自然的何以
尚书大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孔氏   朱子   今文   伊尹   孔子   先王   夏商周   伏生   孟子   今古文  
描述: 第一叙言有可发明尚书者。特选录二篇。以资研玩。(一)汉孔安国尚书正义序。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著录词云。『旧本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安国传、虽梅颐所依讬。然去古未还。训诂皆有所受。颖达五经疏。朱子谓易书为下。然书疏名物典制。终为考证家所取资。不似易疏之敷衍也。』弦录孔原序于后。古者伏义氏之王天下也。始事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义神农黄常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吴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
先进于礼乐章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示   子路   中和   孔子   探求真理   孟子   用能   君子   包括在内   讲述  
描述: 前两次在此讲述『君子与仁』及『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因与先儒所解不同向来亦无此说不免起人疑窦其实并非立異缘我近两年来抄写论孟学庸多取朱子集註及刘止唐先生恒解对于先儒讲解精确处一句一字都不移易著实有可议之点为探求真理起见则亦未便附和雷同致失圣言本意今天讲述先进于礼乐章又与先儒意见颇有出入仍请诸公勿拘泥旧说为要按先进于礼乐章乃是孔子明示举贤用能的大经大法如何用贤贤者以何为先一齐包括在内昔人总说只是用普通礼乐遂把孔子用人的道理整个埋没了影响所及鱼目与
孝经韻语跋(甲戌)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求甚解   今文   义理   陶渊明   孝经   古文   颁行   孟子   读书   抉择  
描述: 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嘅斯言之责人读书当知抉择也陶渊明谓好读书不求甚解。正所以责人读书。重在本文大谊。不在涉于琐碎之层注(?)解。此为其读书但观大略之法也。如孝经一书。有古文今文二本。累至百家
我之对于经学之浅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儒   尊孔   周秦   文章   著作   自成   孔子   春秋   孟子   子曰  
描述: 第三章经例据上所列历朝法令之增减出入也既如彼。吾儒学说之离合异同也又如此。然则吾人今日之所谓经学者将何所适从乎。此亦经学家开宗明义之第一问题也。于此而求得二例焉。一则曰尊经派。何谓尊经派。谓经非孔子一人之所作。特经孔子之删订赞修以垂为教典。是故其界说曰。书非出于孔子之前。及虽出其前。而非
通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3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人心   墨子   人之道   孔子   王氏父子   执事   船山   孟子   王引之   周公  
描述: 广东周公达先生来书(按此书因周君充粤行营人事科科长公余读墨子故存之)木崖仁兄先生执事。长沙于役。获接清尘。志合道同。如旧相识。弟得此于人也固寡。执事以此施人者当亦无多。五中忭幸。如何可言。惟是入粤以来。始缘局面未定。继则捧檄四驰。中间复因原籍田园公共水分。雀角鼠牙。竟被牵帅。综计半载以来。既罕宁居。复尠暇晷。心绪亦忐忑不安。未奉一缄。职是之故。执事其谅我也。执事心游书囿。学富文华。遥想著作日丰。与时纳祜。至慰至慰。弟近于案牍余闲取墨子读之。觉全书之中。惟非儒非乐两篇。与吾道(?)鋙。其余大体俱醇。至其所论治国之道。尤多切中时病。第脱误甚多。高郵王引之所评隲者十之七八。犂然有当于人心。然费解之处。仍复不少。令人读之如食多骨鱼。终感美中不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