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仁且智”与“丧家狗”:孔子圣人形象的立与破
作者: 万光军   来源: 阳明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智   丧家之狗   勇者不惧   中国文化   孔子思想   先立乎其大   仁且智   子贡   能立   知者  
描述: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孔子常被当作中国文化的符号和代言人(如圣人、如先师),这当然容易看到和承认。然而也要看到和承认,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也间或从不同角度对孔子形象有所怀疑和解构(如丧家狗)。如何面对这两种事实,本文从立与破两方面试着加以梳理。一、仁且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圣人形象的立圣人之立,可以包括为何立?如何立?能否立得住?这几个环节,不妨顺序道来
“需”之于儒的性格养成和身份认同
作者: 暂无 来源: 阳明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易   胡适   基本生活   积极参与   殷商   中国文化   经验教训   甲骨文   周公   主体定位  
描述: 汉字的需,早在殷墟甲骨中就已多次出现,"甲骨文需、儒一字。"需、儒人群在殷商一朝频繁组织宗教活动,在王室事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甚至也已形成一个专门化、甚至垄断化的职业。胡适因为殷族遗民的职业地位与生存状态,因为吃饭问题的困挠,而自然联系到《周易》中等待饮食的需卦。《周易》的需卦虽与儒有一定的关联,但将它与殷商民族或儒的原始发生联系在一起,则尚欠证据。汉字中,偏旁带需的字,多具有柔、弱的意思。需字从人之后而成的儒字,则可以解释为背时而不走运的人、基本生活给用不足的人、天生懦弱胆怯而怕事的人、性格柔软温存而难以立世的人、处事优柔寡断而不爽快的人。儒的文化性格应该启发于周室的勃兴,透过殷商违天命而自取灭亡的残酷事实,而冷静地总结前朝生灭的经验教训,进而形成清醒的历史理性。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及周初诸王的事功业绩与崇高德行,为最初的儒不仅提供了最直接的理想原型,而且也真实地构成了儒家学派自身创生与兴起的精神动力。后世儒家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温顺、忍耐特征可能起源于为孔子所称颂的周公之德。随着儒者自身的发展成熟,原始的祝、宗、卜、史职业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游离出祝、宗、卜的职业安排,而相对保留史的存在,他们要使用民间性的舆论工具,希图通过思想与文化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上层的政治活动,更愿意保护弱者的利益,也更善于为弱者说话,而主动、自觉地认同于弱者代言人的身份。儒者自身主体定位的改变使得他们看人、看社会、看历史的方法及所获得的结论大不同于统治贵族。
儒家学统体用辨
作者: 暂无 来源: 阳明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体达用   道体   学统   中庸   修齐治平   孔子   天地人   原始儒家   体用   尊德性  
描述: 儒家思想的核心本具有道体与德用两层含义。孔子说《易》有易简、不易、变易三意,不易、易简即指道体,变易指德用。《大学》、《中庸》对儒家明体达用的传统,尤其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惟后代学人大多以修齐治平经世致用为信条,殊少究心于格致诚正之道体潜修默证。但尽管如此,儒家传统由于宋明诸大儒的阐发,孔颜心传道体仍得到了开显,体用兼赅的学统亦不绝如缕。当代新儒家的学问走向各有偏差,均应回到道体与德用合一的立场上来重新谋求发展。易言之,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必须体用兼赅。明体达用,依用见体,明体不能不格致诚证,达用则以修齐治平为目的,《中庸》所谓"博博渊泉"的文明成就,必须经此路径始能臻至。
评黄宗羲对钱德洪思想的认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阳明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宗羲   天泉证道   阳明后学   山子   思想特征   无善无恶   明儒   学案   本体   阳明学  
描述: 研究阳明后学常需要征引当事人的原始文献,却由于这些原始文献历经动乱,或早已散失无踪,或仅存孤本而取得不易,致使梨洲先生编写的《明儒学案》常被视作是研究阳明后学思想的重点文献。绪山子本该是研究阳明学的重要对象,随着《绪山会语》的失传,长期以来除了天泉证道,就只能从《明儒学案》来获得零碎的认识。尽管目前《徐爱·钱德洪·董淫集》是收录最完整的绪山子文集,早在《明儒学案》的会语跟论学书就已录出绪山子的"事上识取"思想特征,但其不愿意用自己的意思去阐释阳明子的教法,即使在彻悟良知后,依然抱持着谨守师说而不逾的态度,或许正因如此,其一贯的思想脉络,若不是在狱中给龙溪子的书信或给赵大洲的书信尚有留存,也无法肯定其有悟得良知的证据,更难彰显出其思想的变化历程,宛如"见山是山"的历程,故本文将依据更完整的绪山子文章,重新检视梨洲先生在《明儒学案》对绪山子思想的认识。
高拱儒学思想漫议
作者: 暂无 来源: 阳明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嵇文甫   肃卿   研究成果   经济改革   儒学思想   河南民报   君子儒   河南新郑   君臣之义   军事改革  
描述: 一、高拱乃"君子儒",并非服膺法家学说者高拱(1512—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是晚明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自1946年嵇文甫先生在《河南民报》上连载高拱研究开山之作《张居正的学侣与政敌——高拱的学术》以来,六十余年间,出版和发表了大量高拱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涉及到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吏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边疆治理、著作传记、历史地位等
林东城心学思想初探:兼论泰州学派的分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阳明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宗羲   现成良知   泰州学派   自信   何心隐   心学   儒学传统   分化   王心斋   思想倾向  
描述: 王艮弟子林东城,"师心斋而友龙溪",深受阳明门下两大巨子心斋和龙溪的思想影响,且形成了有其自身特色的心学思想。其心学思想主要内容有:良知无不真;即心是理,人己一体;政学相即,工夫不离日用;自心自信,以心养学;亲师取友,学门第一事等。林东城思想并未为心斋、龙溪所局限。在广泛交游、论学过程中,其思想展现出愈益重视工夫的倾向性变化。林东城由佣工而仕进,成长为士绅之儒,随着他身份地位的改变,逐渐背离了泰州学派平民儒学传统。虽其享年不永,但其学行已显示出了泰州学派的分化迹象。
状元首辅费宏提倡移孝作忠且恪尊王守仁及朱熹
作者: 暂无 来源: 阳明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司马迁   朱熹   忠孝   理学家   王守仁   司马光   黄庭坚   武夷山   君子  
描述: 明代状元首辅费宏师从王守仁之父状元王华,以健斋或鹅湖为号,表示仿效健行不息的天道,发扬朱、陆的思辨和教育。他借取荀学论刑法应当以宽济严,防止威迫与贿赂,一般理学家都低估荀学。江西铅山万氏家族立德立功,影响费宏对鹅湖书院及泰州学正寄予厚望。他尊崇张载的关学,但是罕谈良知,提倡移孝作忠,避免狭隘家族主义。健斋务实侧重事功,以阳明为首席模范,强调圣贤能感动盗匪改邪归正,例如庐州吴时雨凭雨灭蝗又怀诚灭盗。费宏主张人才须以政务磨炼和考验,激赏严东美兼擅政治与文章,提倡器识比文艺优先,融贯桓谭、曹丕与韩愈的文学观。他尽力维持儒官"教谕"的尊严,赞美黄庭坚及其后裔黄文敷,深信县令微职亦可发挥高才潜能。程朱派理学家丘浚恪尊曾子与司马光,健斋奉敕撰《通鉴纂要》,不嫌司马温公保守甚至迂腐,而洞察四川虽远离北京而仁政可速传。朱熹"武夷精舍"感染费宏醒酿武夷山情结,视幸福人为神仙,借司马迁、邵雍及粤友黄希颜主张远游博览,称誉"尚宝司卿"吴茂贞之父既寿且乐又抱梅花德操传子。费宏留意古来杰出的父子兄弟,譬如御史刘文焕三代优秀。健斋志在培养高尚廉官取代黠吏猾胥,例如标准县令韦原载实践道家"卧治"理想。
宋代道学的精神方向:朱子《近思录》释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阳明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学   朱子   宋代   朱熹   儒家道统   二程   孔子   钱穆   周敦颐   近思录  
描述: 本文为笔者习诵先儒著作的心得总结。主要介绍宋明以来影响广泛的"四子阶梯"《近思录》,兼及朱子编纂《近思录》与重建儒家道统之关系;于晚近学者的研究侧重钱穆先生一家,亦兼及钱穆先生对于古今学术分期的见解;末亦略言笔者对于历代学术演变与政治得失的互动关系,以"正题"、"反题"概念试作勾勒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