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清之际三教交涉及其思想效应:以江南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效应   文艺复兴   江南地区   中国历史   参照体   宗教   西方文明   交涉   宋代时期   中晚明   13世纪   汉学家   中国社会史   明清之际   思想   中心   文化复兴  
描述: 儒、佛、道三教关系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重大课题,然而也是一项聚讼不已的课题。就目前的现状看,儒、佛、道三教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就文献、方法,还是就角度、深度等方面评估,都似乎有些老态龙钟、停滞不前。为此,本刊约请了几位在“三教”关系方面素有研究的年轻学者撰写了一组文章,希望能使儒、佛、道三教关系的研究“柳暗花明又一春”。
论船山之心概念——以理性的两种义涵及其关系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主体性   哲学体系   现代社会   认知问题   强调   纯粹   船山     价值   传统哲学   理论理性   客观性   儒家   实践理性   儒佛道   生命   人生哲学   道德理性   普遍性   德性   概念   中心  
描述: 一、引 言 就传统来讲,东西方之学尤其是哲学,各有其重点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线。在东方,无论是儒佛道,对于人生生命至为关注,因而注重主体性和德性。作为其主流的儒家则形成了特强调道德理性(Kant的实践理性)的人生哲学、道德哲学体系。与此相反,西方的传统哲学则重视客观性,关切认知问题,从而形成了一种强调(纯粹)理论理性的哲学体系。这样的西学传统乃创造出所谓科学与民主这个可标识现代社会的普遍性价值。
旋翼诱导速度空间分布的一种计算方法
作者: 暂无 来源: 空气动力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旋翼   固定尾迹   诱导速度   环量   空间分布  
描述: 表达式.该表达式可在给定环量分布的情况下求解桨盘内和桨盘外空间一点的诱导速度分布.基于固定尾迹理论,提出一种在前飞状态下计算旋翼环量分布的数值方法,该方法根据叶素理论、儒可夫斯基公式和挥舞运动方程推导了环
人与人之“在”——以孔子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杨国荣   来源: 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康德曾从哲学的层面提出了如下四个问题:“我可以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以及“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系列既涉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又以人自身之“在”为指向。儒学固然没有以康德的方式提出如上问题,但人的存在同样构成了其思考的中心。与康德以“人是什么”为逻辑归宿有所不同,儒学将
努力把衢州打造成四省边际的旅游集散中心
作者: 张兵   来源: “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从求生存、求温饱逐步转向求休闲、求享受,从而推进了旅游业的强势发展,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明显,日益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旅游业正面临大好发展机遇,各地都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高度出发,把旅游业摆上突出位置予以培育。衢州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 努力把衢州打造成四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
作者: 汪亚莉   来源: “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皖四省边际的区位优势,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四省边际的旅游集散中心。具体要叫响一个品牌,发挥四大优势,重抓六项工作:
从经学到诗歌诠释学——以《钱注杜诗》为中心考察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注杜诗》   经学   诗歌诠释学   钱谦益   古典文献   文献注疏学  
描述: 谈中国文化,离不开经学。离开经学,也说不清楚中国文化。经学有过如日中天的尊荣,也有过被打入冷宫的寂寞。造成这种大起大落,自有其历史原因。毛泽东同志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江泽民同志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题词:“总结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着这一精神,我们以“经学与文献学的关系”为题,邀请国内一些学者笔谈。我们希望笔谈能够引起人们对经学的关注,促进学术的全面繁荣。据悉,由北京大学学者主持的《中华儒藏》已于2004年4月启动,由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本年11月在北京举行,种种迹象表明,正确评价经学,给经学以应有的地位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对话——以林语堂《信仰之旅》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基督教   对话  
描述: 林语堂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独特典型,在他晚年的精神自传《信仰之旅》中,他描述了他“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内心旅程,其中对儒、道、佛等哲学和宗教体系和基督教之间的相异与互通之处,多有独到的发掘与心得。本文以该书为探讨对象,结合林语堂人生和创作活动,说明中国近代知识人为什么和怎么样来面对基督教的体认问题以及“信仰回归”的基本主题。
晚清寓华新教传教士的儒学观——以林乐知在上海所办《万国公报》为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万国公报》   林乐知   新教传教士   儒学观  
描述: 晚清来华以林乐知等人为代表的自由派新教传教士对中国儒家学说的看法和态度存在着“合儒”、“补儒”、“批儒”、“代儒”等环环相扣的四个层次,其中,“合儒”是一种文化策略,“代儒”———基督教征服中国———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而“补儒”、“批儒”则是从“合儒”到“代儒”之间的必要手段和桥梁。西教士对儒学中的缺陷、不足和劣根性等批语是完全站在西方人立场和基督教的角度进行的,但也应该承认这对动摇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教育和思想中的核心地位不无助益,因而在近代中国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启蒙作用。
傅伟勋的生死学与心性论--「以《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为中心的讨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生死学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性论   生死解脱   傅伟勋   第一义   生死学  
描述: 傅伟勳的心性论在生死学实践功夫上具有实际作用,整个心性论的体认功夫仍然源自传统中国第一义的把握与实践,本文对於心性论的主体性与第一义的论点,经由海德格对於此在的存有论与生存论分析,看出面对生死的存在感受直接指涉的是个人主体,由此论述出以个人主体为核心才能建构出所谓心性论的实践功夫。本文试图阐释傅伟勳在生死学建构中的创见及宗教本质的反省,儒释道三家在心性论上的共通点及其内蕴的宗教本质,再从傅伟勳提出世俗谛与胜义谛的不同指涉,转而说明胜义谛中的主体建构与死亡超克,从而以生死超克的第一义「心性体认的生死学建构」为其特有的创见,并由此一架构中看出宗教对於生死学与心性论的真正作用。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