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及南北民俗的交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中原地区   魏晋南北朝   《晋书》   魏孝文帝   魏晋文人   社会风气   汉文化   民俗   《洛阳伽蓝记》  
描述: 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及南北民俗的交流张承,孙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南方历经孙吴、东晋及南朝,逐渐由尚武转变为儒懦。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虽然吸收了许多汉族文化,但其尚武精神依然不减。终此一段,由于北人南迁,胡族内徙,民族的冲突与融合,社会的...
文学与神明:饶颐教授论文艺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卜以断志   神明的位置   神明的见证  
描述: 这一命题,并不意味着将文学当神学看待。神明的位置,说天上的神与心中的神;贞卜以断志,说天、地、人三者的沟通与协调;神明的见证,说文学是人与神沟通与协调的产物。刘勰以为,文章之道有三;本文提出,应当是四,即于形文、声文、情文之外,还应当加上理文。这是六朝人的补充。文学的高峰,在南北朝时期。
传统中国的宗教和谐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教合流”   界限   宗教和谐  
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单纯以宗教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战争或宗教冲突。佛教与道教在一个政治原则下和谐相处,建构了所谓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和谐模式。这一历史特征,贯穿在中国唐宋及其后各个历史时代。与此同时,被普遍认同的儒家伦理实现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功能整合,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的和合与冲突。
论清兵入关后大清与朝鲜的关系——兼与韩国全海宗教授商榷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朝鲜   大清   宗藩关系  
描述: 本文对清入关后清鲜两国内外政策的调整和两国步入宗藩关系的轨迹及其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考察和分析 ,指出清兵入关后 ,朝鲜一度希望联络日本和明郑政权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 ,给清鲜宗藩关系带来若干变数和不稳定性 ,但随着大清政权的稳定和儒化政治的推行 ,朝鲜不得不正视现实 ,摒弃视大清为夷狄的理念 ,并掀起北学运动 ,从而自觉接受大清的宗主地位 ,至乾隆朝 ,清鲜两国终于形成稳定而典型的宗藩关系。此外 ,本文还对韩国全海宗教授关于清鲜朝贡关系的若干论点作了辨析。
互补与整合──论刘勰文学理论体系“内儒外道”人格类型的构成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儒外道   主体精神   人格类型   道家文学   理论人格   艺术意志   文学理论体系   儒家文学   《原道》   经典文本  
描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经学的衰落与道家玄学的崛起导致了经学的玄学化。在这样的语境下,儒道两家文学理论以阐释主体为中介,从外在的文化冲突转向内在的人格互补。这种从冲突转向互补的理论现象在刘勰
儒家的自欺和自娱:再答邱文元先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康德伦理学   儒家人性论   小农革命   自由意志  
描述: 邱文元先生以儒家的性情合一和体用合一来证明儒家道德并非没有超感性经验的维度是站不住脚的,他想在经验自然的理解层次上将康德说成是与儒家"曲折相通"的性善论者也是不成功的;他否认儒家伦理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倒是泄露了真相,并暴露了"裸儒"的自我意识中的自欺本质。他对牟宗三的评价是自相矛盾的,在中西"路径依赖"说和"小农革命"说上则是不顾历史事实和漏洞百出的。邱先生的立场是沿袭五千年传统体制和回到"文革"的"民粹主义"理想。作者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批驳。
论刘勰的核心文学观念——“文之枢纽”本质意义新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   刘勰   《文心雕龙》   文之枢纽   意义   哲学思想   正统思想   文学观念  
描述: 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情、理、正、变”便构成其核心的文学观念即“文之枢纽”。其逻辑结构为:《原道》以理,《征圣》以情,《经》而情理正位,变乎理而《正纬》,变乎情而《辨骚》。情、理、正、变是“文之枢纽”本质所在,也是贯通《文心雕龙》金书的生命线。
论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信札”传统*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海学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哥尔德斯密斯   “中国信札”   《世界公民》   《约翰中国佬的来信》  
描述: "东方信札"是随着东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而在欧洲文学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文类。其中,"中国信札"更是成为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一种突出现象。霍拉斯·沃尔波尔的《叔和信札》开创了英国文学中以中国人作为观察者兼批评家,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传统;哥尔德斯密斯的《世界公民》集中体现了18世纪欧洲启蒙学者汲取中国文化的特点,即一方面受到耶稣会士尊儒排佛斥道倾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出于反抗宗教蒙昧和推翻君主专制的需要,而突出了儒家学说中的理性精神和伦理意识。G.L.迪金森的《约翰中国佬的来信》则堪称"中国信札"传统在20世纪最出色的余响。通过考察"中国信札",可以在思想史的背景中揭示西方知识分子汲取中国文化的阶段性特征,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呈现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独到作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