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始儒学与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确立
作者: 李庆本   来源: “儒学与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儒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之儒学即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它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及思想的源头,而广义的儒学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正统地位的部分,它除了原始儒学之外,还应包括汉代经学、宋明道学等。公认的儒学经典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五经。儒学与美学的关系可以分为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两大类,内部关系指的是儒学经典内含的
荀子思想的位置与当代新儒学的路径:由马一浮和钱穆论荀子来管窥
作者: 李虎群   来源: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苟卿生当战国末期,秦代立法、两汉传经多赖苟子。但自唐末两宋以来,道学兴起,绌苟而扬孟,荀子被判为“不醇”,辟为儒家“道统”之外,地位遂渐趋低落。近代以来,随着先秦诸子学研究的兴起,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对苟子或贬或尊,莫衷一是。近年来,学界荀子研究渐热,正重新论断其在中国儒家发展历史中的地位,似多于荀子抱同情态度:而马一浮和钱穆作为现代中国的两大通儒,虽然在论及荀子时的角度各不相同,却不约而同地基本认同宋儒的判定,把荀子放在了儒学传统中类似的位置,这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并由二位先生的学术论断思索当
以韩愈为例看儒学政治家对屈原政治观的看法:兼为屈原不愿离开楚国的原因备一说
作者: 陈咏红   来源: 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是现世性和政治性,屈原的作品同样也显示出其政治观。政治是指治理国家所施行的一切措施。秦汉以后,"君权至上"的价值观念日趋泛化,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治国的主导思想,但是,后世政治家却很少把"忠君"的屈原奉为践行理想政治的楷模,而多是把他引为命途多舛的知己。那么,后世儒学政治家如何看待屈原的政治观呢?屈原是否得儒者之心呢?在众多儒学政治家中,韩愈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大力宣扬儒学道统的政治家,他对屈原是了解的。韩愈与屈原一样都是遭贬谪者,都
朱熹宗教观探析
作者: 张进   来源: 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朱子理学是孔子以后儒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也是继两汉儒学渐趋衰落以来的一次儒学振兴。自魏晋以后,儒、释、道三教不断融汇,尽管中国社会文化还基本保持着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格局,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佛道二教的崛起,儒家的地位日渐下降。特别在隋唐时期,道教和佛教都处在发展的高潮,它们的生死观、灵魂观、彼岸观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同。相比之下,儒家就显得守成有余,创新不足,尤其在精神修养与教
王充“文儒”之说及其以“才”论文
作者: 王守雪   来源: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近世学者论晋之际思想的变迁,常追溯至王充的《论衡》,视为一种思潮的发源,云"导其先路"~①。然《论衡》一书,深受作者生平遭遇的影响,着力于论辩,多年而积成,漫衍驳杂甚至矛盾之处颇不少,对于一些思想
荀子的治道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韩星   来源: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荀子   礼治   治道   德治   法治   集大成  
描述: 三皇时代以道治,五帝时代以德治,三王时代以功治,五伯时代以力(法)治。荀子以儒为主,集儒家以及百家之大成,其思想主体是讨论治道。论文梳理了荀子治道的基本内容:人道政治——治道总论;隆礼重法——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刑兼用;粹王驳霸——王霸并用:有治人,无治法——人法兼取。荀子的治道成为秦汉以降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采用的治道模式。当今中国治道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从荀子的治道思想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确立文化主体意识,复兴礼治模式,并与德治法治密切配合。
从谭嗣同对“荀学“的评价说起:《荀子》讨论会论文(初稿、纲要)
作者: 周继旨   来源: 儒学全球论坛(2007临沂·苍山)暨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无论当时或后世都是公认的的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后,儒家受剑独尊,历代皇帝也都是自命为“尊儒”的,配享孔庙被认为是儒者身后最高的荣誉。可是两千年来,在偌大的孔庙配享队伍中竟然找不到荀子的牌位
山水画诗意的文化背景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审美意识   个人志趣   诗意   文化背景   个人意识  
描述: 力量,规范了人的意志、行动,形成了社会遵从的准则与秩序。在三种文化中,儒较为积极主动一些,但这种积极主动也是"中庸"的,而非激烈的。自以来,除了几个短暂时期,儒一直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代表。
艺术体验谈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验   艺术技巧   艺术作品   生存状态   情感   艺术家   艺术创新   黑格尔   创新过程   时代精神  
描述: 当代艺术创新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而呈现于人们眼前的现象,却是一片好似从杂货批发市场里传来的嘈杂喧嚷的繁荣景象。新生代不断更替,形式与内容的疆界早已荡然无存。人们眼前的世界变得茫然,甚至陷入到麻木的状态,最为空洞的形式也会被当做最前卫的展示。佛、道、儒轮流扮演皇帝的新装里的主角。后现代主义似乎在中国与其他国度一样同时发生,大洋彼岸刚刚出炉的“汉堡”的复制品已在中国的“排行榜”里罗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势似乎已成气息。要么言辞、身体和历史被精确地记录下来;要么是古人、令人的引用或嫁接。于是,21世纪出现了19世纪甚或更早时期的复制,艺术作品中充斥着颓唐的象征;要么声、光、电,高科技窗口的钙化。这个营养过剩、身体臃肿却贫血的世界造成了创造力的严重枯竭。
论秦家懿的儒学观
作者: 胡康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   秦家懿   人文主义   儒学  
描述: 秦家懿(Julia Ching)是知名加拿大籍华人汉学家,宗教学家和哲学家,她在宗教、哲学和东亚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精于中国古代儒学传统和宋明理学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宗教传统和儒学产生的宗教背景的考察,秦家懿得出了儒学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宗教传统的结论。她认为儒学传统中有对道德和精神完善的追求,也有对信仰和自我超越的认识,因而既可称为哲学,又可称为宗教。儒学作为一个宗教人文传统具有内在超越性的特点。作为向宗教开放的人文传统的儒学要努力展现人道,在人道中发掘和体现天道。儒学传统和新儒学中
< 1 2 3 ... 19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