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词教学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诗词   文化人格塑造   学习兴趣   古体诗词   诗词教学   学员   老年人   古典诗词   老年大学   精选教材  
描述: 、背诵表演、诗词接力等等。学员们兴趣浓烈,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教学,许多学员诵诗、背诗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生命中的一种乐趣。如78岁的老学员陈宛谋风雨无阻坚持上学,每天都要读背1~2首诗,连买菜
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努力推进高校和谐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教育·C版职业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坚持“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在办学规模定位上,坚持将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控制在1:1的水平上,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控制在2万人左右;在办学空间定位上,坚持周边拓展与校园置换相结合的原则;在人才培养
论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优良传统这一历史任务,他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罗宗强.《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李白与杜甫》.2003. [2] 冯钟芸.《安史之乱与诗人杜甫》.2003.
成钧诗笔 裁伪存真——许永璋的杜诗研究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永璋   以诗论诗   杜诗研究   以杜注杜  
描述: 许永璋先生是20世纪杜甫研究的著名学者,在他生前的教学与研究生涯中,杜诗是他一生不解的情结。在他相关论著中,其“论杜”时所表现的入其境而写其心的情怀、“解杜”时对“虞山笺”的重视及其发展、“品杜”时借用桐城文法对杜诗格调辞章的分析、“和杜”时体现的以诗论诗的新创思,均能裁伪存真,而独标一格。在许先生丰富的杜诗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就是以诗人的生命融织于学术研究之中,无论其以杜注杜,还是以诗论诗,均显示出特有的诗学生命与诗意风采。 [关键词] 许永璋 杜诗研究 以杜注杜 以诗论诗 先父许永璋先生(以下为了行文规范,统称“许先生”)一生致力于唐诗研究,尤精于杜诗研究,曾在南京大学主讲“杜诗”十年,出版《杜诗名篇新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简称《新析》)、《许永璋唐诗论文选》(以杜诗研究为主,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简称《论文集》,以下凡引此两书处仅注明页码)等著作多种,发表有关杜诗研究论文数十篇,曾在杜诗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刘明华在《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杜甫研究——杜甫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文中将百年杜诗研究分为三代人,第一代有梁启超、闻一多、郭沫若等,第二代则有萧涤非、程千帆、傅庚生、许永璋等。许先生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发表研究杜甫的文章,一直延续到世纪末,刘文所揭及定位,宜为历史事实。然同一代学者,其研究又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和风格,这也正是学术生命之所在。许先生之论杜、解杜、品杜、和杜,最突出的就是以诗人的生命融织于学术研究之中,无论其以杜注杜,还是以诗论诗,均显示出特有的诗学生命与诗意风采。这也是本文不以“综述”而以“探微”命题的原因。 一、论杜:入其境而写其心 许先生是位诗人,一生与诗作伴,他的杜诗研究,是以诗人之心逆诗人之志,而入其境写其心的。他在《题杜子美像》诗中写道:“白发青衫硬骨头,万钧诗笔压千秋。”又有《论杜诗六绝句》之六云:“存真裁伪复何疑,祖述先谁欲问谁?玉振金声寥亮处,多师还拜杜陵师。”其中“万钧诗笔”与“裁伪存真”,既是许先生对杜诗的赞许与评价,也是他自己论杜的精神与法则。 在《杜诗名篇新析》中,许先生评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云: “论诗之要,在于先入其境。人其境而玩索之,出其境而品评之,则必能搔着痒处,而免遭隔靴之讥。作诗忌境隔,评诗忌隔境。原诗本隔,而强使之通;或原诗不隔,而解之使隔,皆解诗者之大病。” (第7页)所谓“人其境”,要在“写其心”,即以诗人之“心”逆诗人之“志”。正因如此,许先生论杜于诗境精微处,不吝词笔,婉转阐发,深入其境(详后);而于明达处,则从“顺”而不从“逆”,依“常”而不依“变”,防止故为深解,以致隔晦。如《秋兴八首》之八“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句,注家多称“倒装法”,即“红豆则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而许先生则从王嗣奭《杜臆》谓此二句“所重不在鹦鹉、凤凰,非故颠倒其语,文势自应如此”说,认为“真有鹦鹉、凤凰,未免板滞。盖举鹦鹉、凤凰以形容红豆、碧梧之美,且以自喻,并非实事”(同前210页)。又如《晓发公安》诗为拗律,明末萧云从《杜律细》以平仄用转音,改拗从顺,将诗中七拗字,均改动平仄,以求全谐,反增诗境之“拗”。对此,许先生说: “此诗拗处,四声交错:欲,人声;罢,去声;方,平声;昨,人声;态,去声;自,去声;已,上声。高低相形,长短相间,起伏蹉跌,正是杜公此时心律不齐之反映,强使之顺,反失其真。”(同前237页)声音通于心志,此诗人三昧,不可不察,亦不可强解。而由诗境到诗心,看许先生之论杜,不仅宜于细处察微,更当在大处着眼。综观他的杜诗研究,可以“时”“空”观作一鸟瞰。 就空间意识而言,许先生论杜最重其“高”、“大”二字,其中高远之志与博逸之境,尤为重要。杜甫何人?杜诗何为?日“圣”,是“诗圣”。何谓“圣”,“大而化之之谓圣”,元稹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这就是杜诗“集大成”说的源头。杜诗之“圣”,在“高”,有高远之志向,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大”,有博大的心胸,所谓“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在“高”“大”之外,结合许先生论杜,我们认为还有一字,那就是“狂”。所谓“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何其狂放?许先生曾论历代注杜家之“三失”,首在“儒家思想之牢笼”,次在“忠君思想之强制”,再是“诗史美称之拘泥”(详见《略评(杜诗详注)》,《论文集》151页)。特别是第一失,戟指历代注家多视杜公为恂恂儒者,其实大谬不然,殊不知杜公嗜酒纵情,曾有过“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少年风华,又有“儒冠多误身”的叹息。是故不“狂”,何以游心于杜府;不“大”,何以人杜之堂庑;不“高”,何以窥杜诗之阃奥。值得注意的是,许先生亲近杜甫,是与他的高、大、狂的禀性有关,他嗜杜、习杜、论杜,是出自一颗朝“圣”之心的。在他自编的《一炉诗钞》中,首篇就是《读杜子美集》:“万卷书撑腹,一枝笔有神。相逢诗世界,千载益情亲。”而卷末《自书(一炉诗钞)后》诗云:“一炉安置久,能否一炉熔?今古新陈杂,殷周唐宋宗。欲寻天外径,惟见蕊中蜂。遥问成都客,巫山十二峰。”诗中的“成都客”,指的是杜甫,这就是许先生论杜的情怀,是与杜公所作的“怅望千秋”的心灵对话。 杜诗之高大,还在其奇傲之志与博大之爱,这里深含着渊久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重“山岳”,杜诗篇章多“登高”,这并不是偶然巧合,因为中国文化(华夏文明)形成于两座“圣”山之间,是“从‘神山’到‘人(仁)山”’,即由“昆仑”到“泰山”。在昆仑山有传说中的“伏羲氏”等大神,造文字,制服饰,画八卦,判阴阳;而泰山之尊,始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仁者乐山”,中华文化核心之“仁”由此崛兴,而到汉武帝泰山封禅,且“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泰山之尊,孔子之圣,乃始至不祧。其实,所谓神山昆仑与仁山泰岱,已为文化象征,乃文化昆仑、文化泰岱而已。许先生曾撰有《遥望岱宗》诗云: “岱宗遥望同丘垤,未觉神州独此尊。造化钟灵人杰在,名山圣哲两依存。”诗的前两句写实,乃物质之山,后两句提升,乃文化之山。“名山”与“圣哲”虽相依存,然“因”在“圣哲”,“果”成“名山”,若非孔子,何有人们眼中的“巍巍乎泰山”?而许先生的诗眼,又从孔子之圣,自然牵转到杜公“诗圣”,朝圣之心,已隐然其间。正因此,他的《杜诗名篇新析》 (即杜诗讲稿)首选杜甫《望岳》,虽属编年体,其实也兼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在许先生的《讲杜诗六绝句》之一诗中阐明了这层意义:“杜陵诗卷映丹心,吐纳芳馨漱古今。欲酿菁英成醴液,先登泰岱宴高林。”结合他的创作再看其对杜诗《望岳》的探讨,是具有整体意味的。在《说杜诗(望岳)》(原载《文学评论》,后收入《论文集》63页)一文中,许先生通过对历代“神游”、“写意”说的考察,提出“诗题之迷惑”、“末联之虚摹”与对写实精神的“不理解”三层辨析,并通过与杜诗另两首《望岳》(华山与衡山)的比较,而阐发这首诗“登岳而望”之意义,诗境诗心,因之而昭彰。在许先生的杜诗论文中,分析过多首“登高”诗,这一偏嗜,即登高望远,内含了他的诗心、诗眼,更是其论杜的视野。 论杜诗重登高而“望”,更重以“心”击“境”,要在心灵的贴熨。从时间意识来看,许先生一生坎坷与杜公平生苦心相契,固属人生之不幸,然却成其学术之幸。因为论杜不知其“艰难苦恨”(杜诗“艰难苦恨繁霜鬓”),不解其痛疾世事(杜诗“盗贼本王臣”),何以得其“心”而入其“境”?不得其心,不入其境,又焉能体察到杜公诗艺中的“沉郁顿挫”之风格?推而言之,平淡乏味之人不可论杜,甘怡肥秾之人不可论杜,位高禄厚之人不可论杜,宽裕闲适之人亦不可论杜。论杜解杜,要憔悴中有气骨,要狂放间寓苦心。许先生有论杜绝句《题杜子美像》(此诗为其平生所爱,现题刻于他的墓碑背面): “白发青衫硬骨头,万钧诗笔压千秋。可曾沥尽丹心血,彩翮依稀十二楼。”是论杜,亦自喻。杜甫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二中有名言“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歌咏的是楚人宋玉,即此诗首句“摇落深知宋玉悲”。对此,许先生品析云: “怅望千秋”,言尚友之古人已不可复作,故难禁“一洒泪”;“萧条异代”,言宋玉萧条于前代,己则萧条于今代,同调而同一萧条,同心而远离异代,这比陈子昂“前不见古人”之空怀古人,尤为悲怆。(《新析》191页) 近古之视远古,亦如今人之视近古,洒“泪”之由,在一“悲”字,杜公言宋玉之“悲”,自况而已,许先生论杜诗之“悲”,亦饱含其人生的悲怆之意。他曾有诗自述其意:“平生嗜好无三种,工部诗篇后主词。故遣画师图二妙,萧条异代合同时。”(《题杜工部李后主合图》)诗圣杜甫与词王李煜,皆同一“悲”字,是由个人遭际之“悲”推扩于“悲天悯人”之境。
王学泰 关公信与孔子信不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有这样一副对联,颇能概括关羽的影响力: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 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
西昌:冬春阳光纪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国家人文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 立夏 图 白新华 胡利辉 冷文浩 太国宴 胡力平 西昌位于四川省两南部,川滇两省交界处。两丹有着月亮城、航天城和小春城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西昌四季灿烂的阳光,让无数游客心怀向往。 世代生活在邛海边的两昌人,会等到夜晚来临时,摇着木船前往湖心,趁着一片寂静谜离的月光撒网捕鱼。 在邛海之南,泸山彤如一折张开的屏扇,为湖泊和两丹城挡住了高原上袭来的冷空气,成为这里四季暖阳的最大保障之一。 位于川滇高原交界地带的西昌,是一块独得大自然青睐的传奇之地。它所在的安宁河平原,首先赐予了这座城市无比丰饶的惬意生活。随之,那镶嵌在城畔的邛海、泸山和螺髻山,更是为西昌调节出一个常年保持在18℃的局部小气候,让西昌城宛如全年置身于四个春天的轮转之中,于是人们将西昌封为中国的“小春城”,尤其是到了冬天,即使被白雪覆盖,西昌也始终拥有10℃左右的恒温,令人宛如置身于“冬有降雪却无苦寒”的暖冬春意之中。因此,冬春成为西昌最佳的旅游时节,同时,西昌也成为“攀西阳光”线上最诗意瑰丽的集合,而它所涵盖的众多景观与六大“冬春阳光之旅”的板块也都围绕着“冬日阳光”展开…… 邛海沪山 镶嵌在城畔的东方明珠 美丽的邛海湖,紧邻西昌城,从主城沿着东南方向走5公里就能看到茫茫湖面,湖泊寂静地沉卧在三面环绕的山峦之中,舒展着自己30平方公里的辽阔水域。在高原暖阳的爱抚下,整片湖泊水面明澈光洁,如一面青绿中夹织着金线的绸缎,华美而凝重。邛海古称邛池,至今已有180万年的漫长历史,是四川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泊。由于地处海拔1500米的高原地带和半封闭的特殊地理环境,邛海的水域充分调节着局部小气候,让包括西昌在内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18℃左右,夏无酷暑而阳光如织,冬有降雪却无严寒,一年中仿佛拥有四个春天,因此,人们将这一带称为“攀西阳光”,而西昌也被封为中国“小春城”,人们更是习惯在隆冬和料峭的初春,来到西昌享受冬春的暖阳。 邛海虽属高原湖泊,但却有着不逊于大海的气魄,它兼具了壮阔激昂与静谧恬淡两种迥然不同的自然气质—一风雨来时,湖面波痕顿时化为白浪向着岸边的山峦滚滚而来,声势轰隆如天边落雷,整个湖面似要破山满溢而出,此时的邛海完全褪去了湖泊的温婉气质,因此当地人便将一个“海”字赠给了这个湖泊为名;然而,当风雨一收,湖面瞬间就被抚平,幽静的水面仿佛凝固成另一片晴碧的天空,薄薄的水烟从无边无际的湖面上漫卷而过,朦胧中现出渔舟和鸟禽被晕染的身影……这就是西昌邛海的醉人一幕,700多年前,曾经在邛海边流连而过的马可·波罗,就将心底反复回味的美好赞叹写给了后世——这真是一处闪着珍珠般秀色的碧水,物产之丰充满诱惑,美景亦不可胜收,其气候与恬静,甚至远胜地中海,堪称为一颗东方明珠……像马可·波罗一样,大凡有幸见过邛海之美的人,注定者哙一生铭记。 与白日暖阳下的湖景相比,工B海的月夜则更加诗意空朦,是月亮在大地上最美的一处倒影,古往今来,多少游人墨客从千里之外来到邛海边,只为一睹这入诗人梦的“邛池映月”。你看,暮色初临,湖天相接之处,山峦隐隐起伏,色泽暗如眉黛,一轮澄月蓦然从山后腾起,一路穿过星云,升上中天。此时,天地间霎时变得空荡荡,入目的只有那悬起的皓月,和山间湖水中浮起的一面月影……“月出邛海夜,空明彻九宵”,在前人留下的诗句中,邛海的月夜幻化为人们心底一束最澄澈思旧的情怀。除了诗境中的美景,邛海的夜晚更是富有情趣的!世代生活在邛海边的西昌人,会等到夜晚来临时,摇着木船前往湖心,趁着一片寂静迷离的月光撒网捕鱼,捕上来的邛海特产鱼虾和巴掌大的贝类,直接架在船上的炭火上烧烤,不久就冒起了油滋滋的鲜味儿,这样活色生香的“月下渔歌”是这里风土人情中的一绝。 如果你来到邛海边,可以驻足在邛海北岸的月亮湾一览湖光日月。月亮湾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因蜿蜒曲折的湖岸线勾勒出一弯新月的形状而得名,整个湖湾完全面向湖面,开怀迎纳着湖上的烟雨月辉。月亮湾里有一条建造奇特的步道,它全长198米,弯弯地浮在湖面,好似一道描在水中的柳烟眉,是湖湾中最著名的景致之一。行走在月亮湾,除了湖景,还能观赏到上万只候鸟一同飞入晴空的壮观一幕。这样野趣盎然的观湖景点,除了月亮湾之外还有新沙滩、观海湾、青龙湾、莲池、观鸟岛湿地公园、邛海公园、老海亭遗址、阳光度假村等,众多各具风情的景点,沿着邛海湖滨绣起了一条珠玑般的景观带。每逢闲暇时光,西昌城里及远道而来的人们就会聚拢在邛海边,在这里,你可以享受暖阳下的各种水上运动,也可以邀上三五知己,等待月下的茶意松风或是烧烤畅饮。冬春季节的邛海边更是格外热闹,各种围绕“阳光”展开的旅游主题活动,让西昌成为寂静冬日最喧闹的地方。 在邛海之南,泸山形如一折张开的屏扇,为湖泊和西昌城挡住了高原上袭来的冷空气,成为这里四季暖阳的最大保障之一。因此,邛海和泸山相互依存,赏邛海必定还要观泸山。 从湖畔拔地而起的泸山,终年饱含着湖水的湿气,从清晨到入夜,山上的植被都挂满宝石般的露珠,使整座山峰浓翠欲滴,枝叶荫荫。这里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和阔叶林,其中近千株的百年老树、长达70~ 80米的亚热带古藤,及合围超过10米的汉代古柏就深藏在山中,成为泸山中最令人神往的古老隐者。另外,拖着蓬松尾巴的松鼠和野猴在这些斑驳的身躯上跳跃出没,就像是群藏在林中的奇侠。 在幽谧的丛林里,间或冒出一角寺影殿阁。儒、释、道三教并存是泸山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山中沿着一条石梯古道因地就势、各据幽境地建有十余座古刹庙宇,其中泸山第一古刹“光福寺”是山中最大的宗教建筑群,这座始建于唐贞观十五年的庙宇,带着来自遥远盛唐的雍容气息,坐西向东呈阶梯状建有5层,远远望去,辉煌的琉璃瓦在片绿海中灼人眼目。寺中还珍藏着一口清乾隆年间铸成的重达一吨的青铜吊钟,傍晚钟声响起,其声浑厚绵长,直惊九天。此外,三教庵中三教一同供奉的罕见景观,五祖庵里神秘的圣泉水,玉皇殿的雄险和青龙寺脚下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沙滩等,共同组成了泸山的绮丽玄妙。 或许是泸山占据了邛海边最开阔的观湖高地,所以山上所有的建筑都修有一层望海楼,且根据各自所看到的湖景和意境取了雅名,如光福寺的望海楼便叫做“吟云阁”,远望去,是水天悠远,渔舟荡漾,而身后,则是梵声隐隐,一山古韵,这红尘俗世的一身之隔,造就了邛海泸山以及毗邻的西昌城,一派平和风雅的生活情愫。 邛海之南的螺髻山 冰川传奇和玄妙的五彩“天池” 在邛海以南,距离西昌主城42公里的地方,神奇雄浑的螺髻山忠实地守护着湖与城,它用身躯阻住高寒,成为这块阳光之地的南方守护神。 螺髻山南北绵延近100公里,占地2400平方公里,其主峰“也俄额哈”海拔高达4359米,人们远远望去,主峰的形状盘绕上升,在群峰的簇拥中冲入云霄,威严中竟也露出一丝妩媚之气,酷似古时少女的螺形发髻,于是便有了“螺髻山”之名。而由于山体常年被云雾遮盖,因此诸峰半浮在烟云中,若含仙气,古人便尊奉螺髻山为“蓬莱仙岛”。 螺髻山在中国的山系中虽然并不出名,但这里却拥有一个罕见的世界之最——千年冰川。奇异的螺髻山冰川清晰而完整地保存着第四季冰川地貌,有“世界古冰川花园”的美称。30多公里的冰川带如巨龙逶迤,刻满了地球的年轮和运动神力,在“龙脊”处,数百米高的角峰(冰川运动形成的顶部狭薄,两侧陡峭的悬岩)列阵林立,形成了壮观的山顶分水岭。分水岭两侧冰斗危悬,冰蚀、冰泉晶莹透彻,山体仿佛变为整块水晶。而山下山谷中气势磅礴的冰川刻槽则幽暗深邃,其中一条V形刻槽更是已探知的全世界最大的古冰川刻槽,它摄人心魄,像是被一刀横切,直抵山脉的腹心。 在螺髻山,水被赋予了变化多端的魅力,它不仅可以凝固成冰川,还可以形成众多奇幻冷艳的冰川湖泊。在海拔3700米至4000米的群峰之间,散布着大约50个冰川湖泊,湖水因周围不同的植被而神奇地呈现出翠蓝、棕黄、草绿、墨绿等斑斓之色。当地人世代仰望着冰川湖泊,他们将这种梦幻的水域称为“天池”、 “五彩湖”(或叫“海子”)。冰川湖泊大小相差很多,大者数十亩,小者一二亩,它们或深深地嵌在高原密林之中,或背依着险峰峭壁,地势煞是奇妙。“天池”四周冷杉耸立,春夏,杜鹃花临水摇曳,隆冬,螺髻山化为苍茫雪原,被封存在冰雪下的“天池”静静地等待苏醒……另外,当地人还用各种迷人的名字称呼它们,如“甘海子”、 “金海子”、 “姊妹湖”、“迭翠湖”、 “黑龙潭”、 “珍珠湖”等。顾名思义, “黑龙潭”形如圆砚,水色如墨, “甘海子”则呈棕红色,盛在杯中宛如香郁的浓茶。还有一处神奇的“石海子”,是由5片湖泊紧紧相连而成,湖底皆为棱柱形
南浔刘家百年儒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责编 舒草 文 宋路霞(家族文化作家) 图 宋路霞 设计 武林 甲午状元、晚清著名实业家张謇曾说:清成同以来,东南以富著称,又“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在浙江只有三人,即杭州的胡光墉、宁波的叶澄衷、南浔的刘镛。又说, “南浔,一天下之雄镇,已莫不闻刘氏。”这个刘镛,就是南浔“四象”之首、小莲庄的主人、一百年前就创造了从打工仔到千万富翁神话的传奇人物。其实刘家的传奇不仅仅在“富”,更在于“儒”。自刘镛以后的四代人,均以读书成才、亦商亦儒、诗书传家、服务社会著称,他们是刘锦藻、刘梯青、刘湖涵、刘承干、刘承果、刘承桓、刘欣万……他们留在南浔的老宅、义庄和藏书楼,如今仍旧服务社会,每天迎来成千上万的游客。 追溯南浔刘家的脉络,我们发现,21世纪的刘家继承了祖辈的儒家气质,发展成了一个学术和艺术型的大家族。远在美国的刘承恒、刘世然等人,都是大学里的教授、专家;刘泽韵则在洛杉矶主持了一个越剧艺术中心,向美籍人士传授中国传统艺术;刘世玢、刘世(王/庶),一个是画家,一个是雕塑家,继承了其父刘旭东的艺术细胞;刘承干的大儿子刘沂万是著名书法家、昆曲专家;刘毅堂的大儿子刘世襄,自学成才,现在是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的副馆长,业余时间仍陶醉在印章雕刻艺术中,他还是高洛园先生的入门弟子…… 刘镛:学徒出身的巨富 刘镛名介康,字冠军,生于1826年,祖籍浙江上虞,清康熙时第二十四世祖举家迂来南浔,居镇上泰安桥边的丝行棣,至刘镛已是第29代人了。刘镛的祖父、父亲、伯父、叔父都是镇上丝行里的雇工,家境十分贫寒。刘墉在15岁的时候,也沿着祖辈走过的老路,到一家绵绸店当学徒。 那时当学徒什么杂活都得干,寒冬腊月老板叫他到冰冻了的河里去洗鱼洗菜,他的手已经冻得皲裂,鲜血顺着菜叶流到河里,又怕被老板见到呵斥,出入均不敢出声。他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干活,~天也只能挣十文制钱。后来其叔父介绍他到镇上一家叫谈德昌的丝行打工,一年下来也只能赚10元银元,这样全家已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挺好的收入了。在谈德昌丝行四年,刘镛悟出了经营的门道,关键是要与上海来的洋人打交道,只要有资金以低价从农民那里收上来丝,转手到洋行里即可卖大价钱,一进一出,可以赚得很“火”。19世纪中期,真是个老天爷“挑”南浔人发财的时代,欧洲人尤其是法国妇女特别喜欢中国的丝织品,而南浔的“辑里丝”又是中国丝之最,极为抢手。南浔家家户户植桑养蚕,有的是货源,而且又有运河运输上的便利,只要从南浔到上海一路上不出问题,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番国正通商,繁华富丽苏杭(温丰《南浔丝市行》)”说的正是这种黄金行当。 四年后,刘镛决心亲自闯一闯。他辞了谈德昌丝行的差事,东借西借凑了200元银元,与同乡邢赓星(后来成为南浔“八牛”之首)、张聿屏一起,合伙办起了一家小丝号,那年他才20岁,七年后开始闯上海,生意越做越大。当他在认识了洋行买办、安徽人唐漾荷后,直接与洋行挂上了钩,摆脱了中间人的盘剥,生意才渐渐做稳了。 但是通向“大象”之路绝非一帆风顺。有一年他与同乡结伴去上海,中途得知太平军已打到了浙江,上海城已被起义军占领,伙伴们闻之纷纷往回跑,而刘镛放心不下城里的生意,因为货早已交了而钱还未结账,于是一个人单独前往,结果被起义军扣押, “兵刃环列,审问极严”,最后只得把他认识的一个广东商人“咬”出来,声称是为太平军办货的,才得以解脱。 刘镛36岁那年3月,合伙人邢赓星不幸去世,他心里非常难过。4月间,他带了伙计携巨款到乡下收丝, “夜行阴风凄凄,磷火纷流,舟如鹄退,乃停桡。”他刚刚合上眼,准备在船上睡一会儿, “邢公入梦,愁颜相对,彷徨不去,惊而寤。”第二天早晨船出浦口,过蒋湾时,果真遇到了大劫——一群强盗冲进舱来,把刘镛按倒在地,“以戈击背,几殆”,所带钱款被抢劫一空。可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并不是随口说说的。 当时南浔镇上做“缉里私”生意的商号有几百家,为什么刘镛能成“四象”之首呢?据刘镛的孙子刘承桐先生说,这源于刘镛的忠厚——有一年一家洋行的人从上海来镇上办货,临走不慎把钱包落在刘家的丝号里了。刘镛见钱包里有巨款,急人所急,赶紧设法找到了失主,在那洋人离开南浔之前找到了他,归还了钱包。洋人非常感动,认为此人可靠,从此专门和他做生意,向他提供贷款,把生意做大,并鼓励他走出南浔,把丝号开到上海去……诚信有好报,这成为了他发家的重要帮助力量。 关于南浔刘家的飞速崛起,笔者曾请教于刘镛的曾孙(即刘承干之子、刘锦藻之孙)、著名昆曲专家、书法家,现年95岁的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刘诉万先生:你们刘家生意做得这么“火”,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 “技术”上有什么诀窍吗?老人家想了一想对我说: “依我现在看来,我曾祖父的办法大概有三条:第一是官府里要有人;第二是要与洋人打交道;第三是后代要读点书。这读书一条很重要,后代不读书事业就没有后劲,而要做到官府里有人和能与洋人打交道,都必须读点书…” 关于“官府里要有人”一条,自是头等重要,因为晚清时代许多事情都需要“钦定”的,比如最早的民办纱厂、民办机磨面粉厂、民办盐场,都必须得到官府的“恩准”,官府里没有人自然就拿不到执照。1862年清廷基本平定太平天国之后,由曾国藩出面招商运盐时,刘镛得以用“附股”的形式加入盐业这一大利行当,此后成为淮盐大甲,这不能说与其捐官没有关系。他在1865年开始投资典当业,也是官府的徐寅阶部郎在震泽开办恒义典时,招他入股,继而一发不可收的,最后蔚为大观,共开办了29家典当。1873年,直隶(河北省)大荒,时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刘镛及时地为灾民赈助棉衣,李鸿章奖励他一块“义推任恤”匾额,这更在高级首长的脑海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与此同时,刘老太爷又积极鼓励儿子们走读书做官之路,只是待其子刘锦藻考中进士时,清廷的败相已暴露无遗,而江浙一带的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所以刘锦藻没当几年京官,在其父1899年去世之后,就回乡“在商言商”了。然而他在人事关系上已做好了足够的铺垫,因他与南通状元张謇是甲午同年(同年考中进士),遂结为至交。张謇大办实业时,刘锦藻积极跟进,往上疏通的事由张窨负责,具体操办要出钱时,就主要由刘锦藻担当,所以办大达轮埠公司、大达房地产公司、在海边围海造田办垦牧公司,他们都是“粘”在一起的。用刘锦藻的孙子刘沂万先生的话说,即大凡苏北一带的刘家事业,无不与张謇有关系。以至于刘家老太爷刘镛去世时,其墓志铭也是张謇写的,可见“官府里要有人”一条,是始终不敢简慢的。 刘锦藻:“保路”先锋亦商亦文 刘镛有四个儿子: 老大刘安澜是个读书种子,16岁中秀才,然后继续用功。可惜他命运不佳,1885年去杭州温课迎考时,天大热,不幸中暑丢了性命,年仅29岁。 老二刘锦藻,读书、实业两不误,是民国年间浙江著名的实业家。 老三刘梯青除了在上海经营房地产外,20年代又回师浙江,是著名的实业家和收藏家。他的“小方壶斋”占据了西湖边上最好的一段“风水”,就是现在湖滨路君悦大饭店所在的位置。 老四刘湖涵也是经营房地产的好手,在上海北京东路拥有大片房地产,解放后公私合营时,他一年可以拿到16万定息,在房地产业评估登记中名列榜首,很能说明他的实力。 刘家四兄弟中无论是读书还是办实业,最有成就的要推老二刘锦藻。 刘锦藻字澄如,谱名安江,号橙墅,晚号坚匏童,是刘家第二代实业家中的代表人物。他少而聪颖,蓄志励学。其父发了财之后,有了钱但无名,深以刘家历代无功名为憾,于是极力鼓励儿子们走科举之路。大儿子不幸去世后,二儿子继续奋斗,终成一代饱学之士。刘锦藻1888年乡试中举,又于1894年,与南通张謇同榜登甲午科进士,此后几年中还被清廷留任京官,担任过工部主事、行走、郎中类的小官,曾受命去直隶(河北)劝募赈灾款项,后来还担任过光绪皇帝的寝陵崇陵的工程处监修,工程完成后,御赐“令裕衍蔓”匾额一块。1899年其父刘镛去世,他回南浔奔丧,从此不再北返,挑起了家族事业的重担。 刘锦藻继承家业已在甲午战争之后。时代潮流的影响,使他的眼光较之其父更为远阔,不仅继续家传的生丝、盐业、典当生意,而且积极投资近代工业,在武汉、长沙、杭州、南京、南通、湖州等地投资船运、电力、金融、铁路、茶业等实业。随着刘锦藻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20世纪初民族斗争的浪潮,又把他推向了政治舞台的前沿。 早在1898年,英国驻华公使曾向清政府提出,由英商承建沪杭甬等五条铁路的要求,清廷屈服于英方的压力,由全国铁路总公司总办盛宣怀出面,与英商怡和洋行及汇丰银行签订了《苏杭甬
五台山华严学之魂——历代中外学者论述李通玄新华严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备。又况枣柏大士未举笔已前底肝胆,尽在其中者乎!有者谓:“也只是个减文字。”山僧却向他道:“尔未见无参在!” (十)方泽:字觉之,一字冬豁,俗姓任,明代嘉善人,住嘉兴精严寺。戒学俱高,诗偈清真,有《冬溪集》等。明隆庆元年(1567)十月所作《刻
有凤沙洲鸣
作者: 暂无 来源: 牡丹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李小旺 从巍峨险峻的华山发源,到汇入滔滔奔流的黄河,全长仅四百余公里,洛河虽不大,却久负盛名,在古代,被誉为“圣河”。 一出蓝田,它便急脱脱的,一路跌跌宕宕,穿行在峡谷崇山之间,浪击蜿岩。洛河过了长平以后,河面渐宽而水势迂缓,水中多见沙洲,洲中绿阴蔽天,翠鸟齐集,嘹声送远。 凤鸣沙洲,其实,凤鸟至洛的神话,远古就有传了。竹书上说轩辕帝时,凤鸟至,于是,这年的秋天,他率百官设坛,祭于洛水。后来的孔子也曾把凤鸟至,作为政和风清的祥瑞之兆,作为自己对生活的追求。他曾对弟子说:没有凤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先贤们,在洛水之畔述怀叙志,唱吟着几多韵味悠远的凤的礼赞。 大约是四千年前的一个冬天,一向滔滔奔流的洛河,陡然间,水小了许多,河中央的水也只有齐腰深了。原来波光粼粼浩淼无际的水面,眼看着水一天天地干涸下去。洛河,第一次将要面临着露底的难堪,却应了故纸堆中的那句老话:“水丰,国强:水涸,国亡。” 治水的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可惜启不争气,他太贪,太会享乐了,结果,不到十年就作古了。太康从父王的手中急促促地抓起了象征王权的上圆下方的玉圭。他奢侈残暴,拿活人作靶子,尤喜劳民伤财的田猎,百姓怨声载道。秋末,狩猎的季节到了。太康带着他的围猎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太康乘坐的车马很考究,车的辕木有玉饰的,有金质的,有象皮的,有檀木的。根据用途,乘坐不同的车。这次出猎,他就乘坐田猎时使用的檀木车。车前横木不用皮革,是涂了漆的。把兽皮熟过后,割成一条条,再染成浅黑色,挂在马的前胸及两侧,白色的穗子缀在两旁。车上竖着的大旗,迎风猎猎。马尾,马鬣都染成了红色。中间驾辕的二主马专门选的是白腹的,强壮有力又极驯服。天子驾着六匹骏马的檀木之车,在莽莽的原野上飞驰着,那是何等的威风。他驱车涉过清澈见底的洛河,溅起了纷乱的水花,车嘶马鸣,猎犬旋在马前,苍鹰在蓝天盘旋。太康坐在车中,环视着绵延十几里的围猎大军,笑意爬在了嘴角。他从身边举起陶壶,里面是杜康特制的陈酿,绵香醇厚,他贪婪地啜着。此时此刻,人生是何等的得意!然而,他忘了自己,忘了家,忘了河对岸的城。这时有穷国的国君,叫后羿的,趁机发兵布阵于洛水之畔,使得太康不得过河来。隆冬时节。河面上刮着凛冽的寒风。洛河水明显地小了许多,两岸的柳树秃枝上爬满了白霜。几只水鸟,红项白喙,时而单腿支立在沙洲上,时尔掠水斜起。太康的老母带着她的儿子,奔走在河的对岸,呼喊着太康的乳名。五个兄弟,一边讲述着大禹的戒言,一边数落着兄长。他说:天子统领万民,是小心谨慎甚至担惊受怕的事,就好比用已经朽了的缰绳去驾驭六匹马拉着的车,那不是很危险的吗?作为天子,只有敬而不骄,才能处高而不危……太康再也没有涉过河来。沙滩上留下了一位老母唤子归来的那一串串不湮的足迹。而今,用心聆听,在河之洲,你便可以依稀听到“康儿——康儿——”的声音。 在洛河之滨,在圣水岸边,也曾发生过旷世以来二位巨人在此引发的,对道的思考及心灵的对撞。 约2500年前,一位鲁国的年轻人,怀着强烈的问道精神,不远千里,一路风餐露宿,来到了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洛邑(今河南洛阳),拜师老聃询礼问乐。 当时的洛阳,宫殿宏伟,栋宇参天。街道四通八达,王城竟长达30里,城内都是三股道,“男子由左,妇人由右,车从中央”。孔子来到老子家中,二人相见,一个是三十多,一个是年过五旬。虽年龄悬殊,却意气相投。老子安顿好孔子住下后,让他先到洛阳四处走走,看一看洛阳的民情风俗。 有一天,孔子与老子一起步行来到离家不远的洛水河畔。天气炎热,老子索性脱去衣裳跳进河里冲冲凉。上岸后,孔子很是吃惊地说:“先生,我不明白,您这么睿智的人,身体怎么这样瘦小呢?僵硬的像块枯木。”老子说:“心里迷惑就不会有智慧。嘴角歪斜,说话就不方便。天地交合,而物生焉。’,孔子又问:“何谓至人”?老子答道:“食草的野兽,不担心再换其他有草的地方。水里的鱼儿,不忧患变换其它有水的江河。小变化不失大常理。喜怒哀乐,不入胸次。” 孔子就要回到鲁国了,他依依不舍,最后一次来到圣水河畔,心情沉重地与之告别。他也许想到自己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洛河了,想到回到鲁国后,将面临着怎样的艰难,礼崩乐坏,纷争不断。也许想到自己将不再投身仕途,将隐身林泉,传经布道。他严肃地对弟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太阳已经偏西了,水面泛出片片金黄,渔舟载着霞光,穿梭在金色里。成群的青鸟在水面上飞翔,鸟儿唤伴的叫声时高时低。他背过身去,不忍再看眼前之景,黯然地离开了圣河。 因为有了凤的传说,古之先贤们总渴望着凤之至,渴望着人与自然的美好共处。武则天曾在洛水之滨建了一座气魄宏伟的“观凤楼”。在连绵十余里的洛河岸边建起了上阳宫。这儿地势最高,风向由北向南,把河面上的水汽一次次地卷起,一次次地刮向南岸,雾霭中夹着林木的清香,直沁心脾。唐高宗和武则天就曾住在“观凤楼”。这里松柏葱翠,竹影婆娑。山水隐映,花气袭人。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二月,武则天徙居仙居院。有时,天气好些时,她由宫女搀扶着来到观凤楼,一步步地拾阶而上,凭栏远眺,望着水面,望着水中的沙洲,寻觅绿洲上的凤之舞。望着……望着……她似乎看到了成群的凤凰在河之洲欢跳着,火红火红的。她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她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只会飞的火凤凰,涅槃的凤凰,在映天的火焰中,腾空而起,直冲霄汉。 也许,只有走到尽头的时候,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观凤楼下来,来到御书院,她十分平静地写下了临终遗嘱:“村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短短十四字,却涵盖了无尽的内涵。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宁静,哪怕是死后的宁静。选择了感恩,报答丈夫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这一年的冬天,在一个料峭的早晨,武则天在上阳宫安然地告别了人世。 仅仅隔了七年,风流才子李隆基作了皇帝。上阳宫成了他千百嫔妃的后花园。上阳宫女在高墙壁垒下,伴着日出云落,无聊地捱着时日。由此就引发了上阳宫女红叶题诗,寄怀幽情,抛于宫中流水的故事。有好事者则在御沟外等候。诗人徐凝就写道:“落下三分红叶秋,二分翻作上阳愁。千片万片御沟上,一片出宫何处流?”有个叫顾况的秀才,捡到了一片红叶题诗,上面写道:“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人。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顾况很是感慨,便在红叶上又题诗道:“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泛于波中。顾况天天在御沟外等候,过了十几天,却巧有缘,在自己题诗的红叶上又得了一首:“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这片红叶便一直珍藏在顾况的书案上,后来这件事传开了,痴情的顾况因此获罪离朝。更巧的是,宣宗时有一位韩氏宫女,也曾在红叶上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官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猴到京应举,一日,他偶然来到御沟,见有一片红叶缓缓飘过,便捡了起来,上面就写的这首绝句。他顿有惜玉怜红之感,便把它放置在巾箱盒内。后来朝廷放逐宫女时,卢猴也得了一个。卢猴同她说起了红叶一事,并从巾箱盒里拿出那片红叶,韩氏一看,不觉落下泪来,连声叹道:“此诗乃为妻一时偶题,不意竟被郎君得之。”正直的儒大夫们曾就宫女的社会问题多次上疏请放宫女,白居易如是写道:“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我悲此曲将彻骨,更想深冤复酸鼻。” 同孔子向往洛河凤之至不同,屈原更多的是对洛水之神的仰慕、爱恋。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洛水之神。《离骚》“求宓妃之所在”。《天问》“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传说伏羲氏的女儿不幸坠人洛水,死后被封为宓妃,即洛神。而讴歌洛神,长吟于洛水之畔的名作当数陈思王曹植的《洛神赋》。由于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人诬告,曹植获罪,赶往京都洛阳辩陈。所幸文帝曹丕比较明智,曹植洗刷了泼在自己身上的脏水,但是,还是得不到曹丕的信任和重用。他要的是给他一个施展自己才华与抱负的舞台。希望再次落空,他不得不离开洛阳,远归到自己的属地。《洛神赋》发出的乃是一个无奈的孤独者的千呼万唤,“闲居非吾愿,甘心赴国忧。”如果处在这么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浑浑噩噩,只为自己的蝇头小利,花天酒地的生活,尸位素餐,“徒荣身躯而丰其体,比徒圈牢之养物。”不干事却拿着俸禄,养得一肚肥肠,那与圈养的猪狗有什么两样呢?他一直期望着有所作为,能够报效国家,驰骋疆场,乘危蹈险,以了平生之志。然而,事实是残酷的,他终未如愿,40岁,正值盛年,竟忧郁而终。 隋唐时期,洛河两岸景致连绵,垂柳依依。在天津桥北桥头上有座十几米高的酒楼,叫“会仙楼”,因李白在此畅饮并写下了豪气千丈的《将进酒》而后改为“谪仙楼”。李白一生五次来洛,每次都要与隐居嵩山的元丹丘相聚,有时一住就是几个月。李白集中专为元丹丘写的诗就多达七首,元丹丘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
论《西游记》的悲剧意蕴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对于《西游记》喜剧性意蕴的阐释无疑“前人之述备矣”,然而对于其“悲剧”性意蕴的阐述鲜有深入探讨。本文从孙悟空:英雄的悲剧、神魔:秩序的悲剧、取经:信仰的悲剧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游记》主题的悲剧性意蕴,并认为《西游记》主题有着对人类某种悲剧性命运的隐喻: 关于《西游记》主题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是阶级斗争说。代表性的研究者是张天翼。他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从小说中神与魔的斗争“联想到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与人民——主要是农民——之间的斗争”,说作者是“借妖怪们的造反来描写农民起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深感从这部神魔小说中归结出一个政治性的主题确实颇为枘凿。认为:“对现实政治的讽刺顶多只是这部神魔小说的附带性的内容,是信手之笔,是讽喻世态人情中的涉笔成趣。”② 第二种是反映现实说。代表性的研究者有林庚和蔡铁鹰。林庚认为:“《西游记》是一部以取经故事为主体的讲史性传奇和江湖上的历险记”,“西天之行的危险行程便是闯荡江湖的集中与变形”,“孙悟空是一个闯荡江湖的英雄形象”③。蔡铁鹰则把《西游记》中各情节与明代社会现实一一对应,可以说他是把《西游记》看作一面映照社会的镜子,如天宫责任分配相当于明代政治结构,唐僧之无束缚(因其亦可能脱离取经队伍)反映出权利的缺乏制约与人治因素等等:这些观点固然道出了小说的文化学意义,但忽视了小说内容的意蕴层面,因而很难揭示出小说的深层意蕴。 第三种是游戏说。代表性的研究者是鲁迅与胡适。明清以来的许多评点者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参禅、悟道的宣传宗教的奇书。从而认为:“悟之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服……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⑥。鲁迅与胡适批判了这种牵强附会的“微言大义”式的研究,认为:“此书实则出于游戏”⑦,“全书以诙谐滑稽为宗旨。”这大概是游戏说的滥觞了。然而这种观点几乎否定了《西游记》深刻内蕴存在的可能性,实大可商榷。 对于《西游记》主题意蕴特别是喜剧性意蕴的阐释无疑“前人之述备矣”,然而对于其“悲剧”性意蕴的阐述虽在评论中偶有所见,如:“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最后仍以失败告终,它寓言般地概括了封建社会人民斗争失败的历史悲剧”,但鲜见深入探讨。据此,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对《西游记》主题的悲剧性意蕴进行探讨。 一、孙悟空:英雄的悲剧 说孙悟空是一个悲剧性英雄,并不在于其大闹天宫失败后被如来佛祖收伏压在五行山下而最终皈依佛门,而是当把其放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来观照时,会发现孙悟空的命运其实是英雄的悲剧性命运的隐喻。 小说在孙悟空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了人类的种种美德。如:嫉恶如仇、坚忍不拔、见义勇为、诙谐幽默等等。诚然许多神佛的本领都比他大,但他们却没有像他一样自由的心,即所谓的“妖气”,而正是这种“妖气”使孙悟空超越了一般神佛。夏志清认为他“不满于田园生活之乐以及追求力量和知识的抱负,可以看成是自觉的追求完善的标志”。孙悟空形象实际上代表了人类对于自身力量所能达到的高度的一种理想。 照世俗的逻辑看来,孙悟空是天地所孕的仙胎,这种不平凡的出生注定了其生命历程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所谓本领越大,责任越大。然而孙悟空并不认同这一点,因为这并不符合他的天性,因此他只想摆脱各种束缚。如张书绅所说:“《西游》……始终不外一心字,是一部《西游》,即是一部《心经》。”而孙悟空的生命历程,就是一个想要使“心灵从矛盾中挣脱出来”追求“自我统一”的过程。孙悟空的悲剧,并非是失去自由的悲剧,而是在无穷尽的限制与束缚中永难实现其追求的悲剧。他总在做着没有终点的事,他一次次地降妖除魔却又一次次地最后让他的俘虏被各类神佛带走。他就是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一次次重复推着巨石上山的西绪福斯。他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却也失去了用死解脱痛苦的权利而不得不在五行山下寂寞地生活五百年。他冲出了五行山的束缚却又不得不受制于紧箍咒。然而,最大的紧箍还在于唐僧的“义”加给他的巨大的责任。在这种责任面前他无可逃遁。因为如此,诸天神佛也都有了教训和协助他的理由。孙悟空终于一步步由叛逆者转变成为现存秩序的维护者从而完成了他的皈依之旅。然而通过小说文本,我们却发现了唐僧所谓的“义”其实与其“昏”是一张纸的两面,众神佛的协助又与他们的纵容妖邪是密不可分的。孙悟空的悲剧性就在于:他越努力维护的东西却越显露出巨大的荒谬性。当然,孙悟空并非一个被嘲弄的对象,他是一个英雄。他的徒劳无功并非没有意义,恰恰相反,他事实上隐喻着人类所追求的恰恰不在其结果而在其过程。如林庚所分析:“西天取经为整个故事设置了一个最终目的并由此而展开了整个故事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孙悟空所起的作用就是围绕着护送唐僧而展示他作为英雄好汉的全部品格与行动。这与取经的结果并无直接关系。孙悟空关心的是这个过程,而不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当然,这也是英雄们命定的悲剧,抑或是人类命定的悲剧。 二、神魔:秩序的悲剧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这就是秩序。神佛就是这种代表正义与永恒的秩序的建立者与维护者,妖魔则是这一秩序的反动。《西游记》中群妖的遭遇整合起来,其实可以看做是小说的另一条相反而并行的线索。如傅修延所说,妖的生活实际是对取经五众的“模拟”。后者“都是因为没有遵守正统的秩序而沦为异类,又都回过头来追求正统终成正果”,而妖怪与之有相同的前因,却成就了相反的后果。然而作者却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迦如来,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祗更是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如鲁迅所说:“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严整有序的天上世界本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但在未人正道的孙悟空这样的妖的面前却显得那样腐朽无能、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以至于不堪一“闹”。在这里妖构成了对现存秩序存在的合理性的嘲弄。而取经途中,那些妖魔大都和神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神下凡可以成魔,魔升天则成神。如:比丘国的国丈是寿星的一只白鹿,平顶山金角、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两个童子,通天河魔头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这些妖魔或者私自逃人人间,或者是有意驱遣下凡,这些都可以说明神佛统治的腐朽和天界秩序的紊乱。而人间国度里也是“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到处都呈现出阴阳错乱,世道颠倒的不祥气氛。国君沉溺声色,宠信道术、道士,妄求长生,而那些道士、全真,无一例外都是别有用心的妖精所幻化,如乌鸡国的全真意在篡位,比丘国的道人想吃小儿心肝,车迟国的三位“大仙”把持朝政,四处捉拿和尚服役,凡些种种描写,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的活动中,都能找到明显的痕迹。 神佛费尽心力建立起来的秩序从某方面来说实际上也束缚了自己。秩序,简言之即是把一切神无法管理的统称为妖,然后由神(天宫)一概加诛,而佛则在一旁做适当和解以缓和矛盾,而神自己也必须服从命运与秩序:玉帝需修一千七百五十劫才能登基,奎木狼与披香殿玉女唯有下凡方可来往@…… 这样,我们应该可看到,在这一神佛世界上有一更高意志支配着宇宙,无论神还是人都无法逃避。这一更高主宰的手掌,恐怕连如来也难以跳出,故只好以“空”来逃避——这亦是无奈与悲凉。另一方面,神佛的存在也需依赖妖的存在.“灭尽了妖怪,他无边的佛法便无从施展,西天的统治自然失去了合法性,留着几个妖怪正好凝聚众佛之心”,所谓“烦恼即菩提”,“普度众生乃佛祖的大慈,天路无极是为佛祖的大悲”。如来在收大鹏妖时也要许之以口祭。 本来人类为了处理好关系,解决矛盾,根据各种公认的法则建立了秩序,其初衷无疑是好的,然而这种秩序一旦被建立起来后却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内驱力而日益僵化,最终反而成为一种异己力量奴役人类自身。因此,《西游记》其实可以看做是人类秩序的悲剧的隐喻。 三、取经:信仰的悲剧 小说中的取经事业经作者的反复渲染,成了一项光明、正义又极为艰巨的事业,这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某种信仰。为了追求这种信仰,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终成正果。这体现了人类为追求理想而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不胜不止的奋斗历程和积极进取的顽强毅力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征服大自然的愿望。然而小说在最后却消解了人类的这一努力。神圣的取经事业最终只不过是天地神佛的一场游戏。那些阻挠的妖魔皆与他们有亲,被孙悟空打败的妖魔们最后都被其主人们收去照样为神,在天国里享受永恒的幸福,根本无需历经八十一难。这对唐僧师徒无疑是一个讽刺
< 1 2 3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