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说   中国文化思想   出版社   艺术辩证法   广东高等教育   青年学者   艺术意境   思维方式   文艺美学   佛教思想  
描述: 中国文艺美学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这已是人们的共识。紧紧瞄准儒、道、佛三家,将文艺美学纳入中国文化思想的庞大背景中去透视,将中国文艺美学与佛教联系起来研究,青年学者蒋述卓取得了成果。他的《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版)标志着这一研究的新突破。
传统文化的历史命运:读《中国系统思维》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命运   中国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基本特征   思维方式   古典文献   中国文化传统   文化基因   圆道观   中国系统思维  
描述: 刘长林先生的新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是一部研究传统文化的系统之作。这部分构思独到新颖,内容统一。百十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者,代不乏人。不过,大多限定于某一学科领域。《中国系统思维》一书却总览全局,评述了一系列古典文献,哲学、政治、伦理、军事、艺术、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科技一一顾及,儒、道、墨、法、阴阳、五行各家各派都有一定位置,既可当作一部哲学史来读,也可当作一部思维专著来读。
绘画教学中的“虚讲”与“实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基础课教学   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中国画   东西方绘画   技巧   绘画教学   表现技法   传统文化  
描述: 绘画是通过构图、造型、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把客观实在或想象中的形象塑造出来的造型艺术。绘画课教学就是以认识观念的训练为基础展开的。二者在绘画及其学习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时空的界限。前者是思想,是主旨;后者是技巧,是其物质载体。基于此种状况,我们把基础课教学分为“虚讲”和“实教”两部分“。虚讲”就是讲艺术,讲认识观念“。实教”就是在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基础上教规律、教技巧。而在现实的基础课教学中,前者时常被忽略。这也就是忽略了根本,从而直接影响了个体的发展,间接影响了群体的发展。也影响了实教的效果。综观东西方绘画的发展,我们发现东西方绘画在史前有极大的一致性。后来受到地域、自然科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西方绘画走上了迥然不同的道路。中国文化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中国社会是以宗族血亲为基础发展的,并且影响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因而产生了儒、道、禅等基本的思想流派。这些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心理结构与文化结构,反映在中国画里就是文人画的形成。它吸收了以前绘画的技巧,又把各种思想形态融入其中,特别是吸收了道家的玄素观,造就了中国画中独特的造型手段与水墨为主的表现方法,确定了其独特的表现对象。西方绘画的发...
传统人文思想与中国绘画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格境界   人文思想   儒家思想   中国画家   思维方式   孔子   中国绘画   艺术观念   人生  
描述: 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结晶,是中国哲学的另一种形象性存在。孔孟儒学对于现实的关怀与追求,老庄哲学对于现世功利的放弃与超越,禅宗哲学对于世界与人生空幻的观察与体悟,无不是中国画家内在的思想资源,而这些资源与画家人生的经验相契合又变为画家流动不居的文化血液、文化思考、文化人格、文化理想。正是由于儒、道、佛哲学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画家在认识世
东方传统思想浅涉——《论语》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东方英语(大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论语   中国思想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东方传统文化   思维方式   英文译文   中国传统思想   经典著作   重要组成部分  
描述: 东方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极为深邃的智慧,这已成为世人之所共识。这些思想在很多方面为我们提供指导。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融于国人的血脉之中。本专栏中摘引三家经典著作片断并附以英文译文,意在为读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浓厚底蕴的沧海之一粟。
刘禹锡与佛教
作者: 暂无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僧   刘禹锡   思维方式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佛教经典   冰炭不容   人生观   禅宗   师生关系  
描述: 刘禹锡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客观上是因为佛教已发展到了与儒、道鼎立而三的兴盛时期,身处其时的刘禹锡幼时就与诗僧有过融洽的师生关系;从主观上看,遭受了种种打击后,他愿意接近佛教。僧人成了沟通刘禹锡与佛教的桥梁。刘禹锡与佛教是相融的;他的人生观受佛教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从诗禅相通的观点出发,他对禅宗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表示认同;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他有目的地容忍了佛教的欺骗性。刘禹锡与佛教又是冰炭不容的,体现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盛唐文论的光辉一页——“王氏论文”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儒道两家   文艺思想   五言   思维方式   思想史   美学追求   文化背景   王昌龄   儒家  
描述: 王昌龄的文论在唐代文艺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但历来很少有人作系统的专门研究。本文分“思维方式”、“本体论”、“体裁论”三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尚有“意境论”等四题留待在续篇中讨论。本文认为,王昌龄的思维方式非儒非道、亦儒亦道,而又非儒道两家所能范围。这一极端圓融的思维方式,既有盛唐三教合一的广阔的文化背景,又是和王昌龄富于独创的个性有关。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其文艺思想体系的所有结构层次之中,是全面深入把握其文艺思想的关键。关于“本体沦”,文章认为,王昌龄吸取了传统的“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长而又加融通,拓展了传统的诗本体观念。关于“体裁论”,文章阐发了王昌龄特重五言的美学追求,指出由此也易于理解他创作多五古五律以及论诗亦多举五言为例的原因。
生态建筑观—中国古代自然之理性回归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建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自然观   中国古代哲学家   思维方式   生态建筑   一元论   《周易》   人与自然   建筑观   理性  
描述: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当代的主题。中国古代哲学一元论的思维方式正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同,中国儒、释、道三大哲学流派都要求达到天、地、生、人合一的境界,这是对生态系统的原始朴素的诠素。二十世纪的科技发展对人们的思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人类的思维逐步理性地向中国古代自然观回归,而生态建筑便是这一哲学意义回归的体现。
古典小说理论的民族特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庄子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艺术   文化心理结构   金圣叹评点   思维方式   中国小说理论   民族特色   民族色彩  
描述: 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现象,又和传统的诗、文、画、乐论等等一样,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它体现了民族的审美习惯和文化心理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一方面,我们可以概括出古典小说理论富有民族特点的范畴、提法,另一方面,我们又应该说明这些美学范畴、提法的哲学基础。美学的哲学前提才是最具有民族的色彩的。支撑整个中华民族美学、哲学框架的是儒、道、释三家意识,从更早的渊源上看,
析当代新儒家的“返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类型   儒家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思维方式   返本   当代新儒家   价值系统   儒学   现代化   内在超越  
描述: 一近来,海外有些学者提出,“如何在接受‘儒门淡泊’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重新认识、理解、体会并进一步发掘儒家传统的精神资源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有利的条件,才是我提出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立言宗旨”。怎样实现这一“立言宗旨”呢?回答是:既要“继承五四”,“坚决和假尊孔读经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反动势力划清界线”,又要改变“传统文化几成绝响”的状况,“重新认识传统”,发展儒学;对儒家传统文化,既要“扬弃封建遗毒”,又要像“西方学人对待柏拉图采取敬之如神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