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史记》在元词中的接受研究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背景 1.元代社会背景概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与融合。元代是有史以来首次由一个落后游牧民族统治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血腥掠夺的阶段。元军南下攻宋时,官兵嗜杀,大肆
国共两党四次“货币战争”
作者: 暂无 来源: 读报参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61年前,国民党败退台湾,胜负绝不仅仅是军事领域的结果,甚至也不仅仅是人心向背。两党在金融领域的间接或直接较量,对于大格局的形成亦有很大贡献。请看本刊摘自《经济学家茶座》卢周来的文章。 共产党的四次胜利 在国共两党的“货币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四次历史关键时刻打了胜仗。 第一次是共产党最早发行货币时。据记载,目前所知共产党最早的货币发行是在1927年的红色苏区。东固是江西吉安县一个小镇,也是一个小革命根据地。为了打破当时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活跃苏区商品流通,当时中共东固区委组建了“东固平民银行”,并且决定发行纸币。银行创办之初,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知道,要发行纸币,建立起信用至关重要,否则人们根本不会认可一个当时算是“非法政权”发行的什么货币。于是,平民银行千方百计筹集硬通货作为发行纸币的基础,共筹集银元3000余元。有了硬通货作为基础,平民银行发行了6000余元纸币;到1929年春,平民银行共筹集银元8000余元,印发纸币2万余元。 由于有充裕的硬通货作支撑,平民银行保证纸币随时可以与硬通货进行兑换,这个红色小银行发行的纸币很快在苏区流通开来,并扩及兴国、永丰等地。最有意思的是,在某些非苏区,因为老百姓听说平民银行纸币信用好,还特地带硬币跑上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路,来东固兑换平民银行的“红币”;在民间红白喜事上,老百姓特别喜欢用这种“红币”作为礼钱,用“红币”作礼钱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可以说,红色政权建立初期在金融上的信用,似乎已经预兆其未来呈燎原之势的光明前途。 第二次是在延安时期共产党边币与国民政府法定货币及伪政权伪币之间的较量。据记载,鉴于根据地的财政困难,更由于当时在晋察冀边区货币流通的混乱,延安政府于1938年3月成立了“边区银行”,并发行“边币”。但“边币”发行之初,就面临与当时的法定货币之间以及与伪满蒙政权发行的“伪币”之间的较量的问题。尽管这一较量过程较为复杂与漫长,但最迟到1942年底,边币彻底战胜了法币与伪币。 要说起边币为何在货币战争中胜出,原因也并不复杂:仍然是建立信用的问题。边区银行为边币保持着高达75%的准备金与30%的保证金,任何时候都保证边币与主要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兑换。 晋察冀边区银行的成功,使得从1945年始,共产党治下的各解放区都纷纷效仿。因当时根据地处于被分割状态,各解放区自立门户并没有关系,但随着战争推进,各解放区连成片,统一金融问题就成了共产党政权的当务之急。《国是春秋》曾发表魏碧海等人署名文章,回忆了“人民币”产生过程:董必武带着夫人和孩子从陕北到山西参加解放区财经会议,在路上发现,山西人认晋察冀边币,不认他拿的陕甘宁边币。孩子饿急了,董必武的夫人只好以物易物,用一块新布料换了两个烧饼。会后董就向毛泽东痛陈统一货币的重要性,并得到毛泽东支持,1948年10月就有了统一的“人民币”。以后,在南下的解放军队伍后,必有数十辆专门运载“人民币”的大卡车跟进——共产党实现了武装占据到哪里,“人民币”就发行到哪里。“成功发行人民币”是共产党在金融领域的又一胜仗。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秩序十分混乱。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恶性通货膨胀。在新生政权强有力的干预下,到了1950年中期,持续了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被制止住了,稳定物价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陈云当时很兴奋,认为这是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这是第四次“货币战争”的胜利。国民党节节败退 与共产党在金融领域当年的节节胜利相比较,蒋介石治下的国民政府可以说在金融领域是节节败退。按我现在的看法,国民政府在金融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在取消银本位后,一味把货币发行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而不重视纸币本身的信用。 国民政府是在1935年发行纸币,并回收与禁用银元的。而之所以取消银元发行纸币,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结果导致纸币过量发行,至抗战结束,法币贬值数千倍。而1948年发行“金圆券”,又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当年8月的一天,蒋介石召集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发行“金圆券”问题。当时的财政部长王云五认为,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内外交困,不可终日,要求改革币制,发行“金圆券”,并且说因为时间紧迫,只好用早已印好的非孙中山图像而是蒋介石头像的币面,请会议通过。与会的大多数委员认为,如无实体经济或硬通货作为基础支撑,光在票面上改革,并不能解决财政危机。有委员更直言:“关金券就是前车之鉴。新街口叮叮当当敲银元,说明民众对纸币已失去了信任。”但蒋介石最后却发话:“目前财政上的困难,王部长已作了报告,这次改革币制,已同外国朋友商量好了。”然后站起来,双手徐徐托起说:“大家起立,表示表示赞成。”于是,第二天“金圆券”出笼。但很快,没有任何支撑的“金圆券”暴跌,一捆“金圆券”换不回相同重量的大米!上海等地不少商家干脆拒收这种没有任何信用的纸币,国统区内经济秩序一片混乱。 《巴蜀述闻》里曾记载了一个故事。1930年,四川宜宾县为修建自来水厂筹集银元13万余,后工程因故未上马,银元以自来水工程专款名义存入银行。1935年,国民政府改革币制,发行纸币即法定纸币,以它回收银元并禁用银元。按当时兑换,13万银元换成200万法定纸币再存入银行。孰料这种纸币自抗战以来一路贬值,至1948年国民政府再度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规定“以金圆券一元折合法币三百万元比价回收法币”.此时存在宜宾银行中的当年用13万银元换回的200多万纸币连本带息只换回了不到一元“金圆券”。而随着“金圆券”暴跌,1949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停止金圆券,“银元与银元券并行于世,并以银元一元折合金圆券5亿元的比率回收金圆券”,算是回到“银本位”。但此时,宜宾当年的13万银元自来水专款换回的纸币,此时再“兑换”成一元“金圆券”后,最后彻底化为乌有! 据陈诚一位下属回忆,1939年春,为挽救日益低迷的法币(法定纸币)之命运,以孔祥熙为首的国民政府财政部出台新规,决定切断法币与一切外币之间的联系,严禁法币兑换外币。但在此规定出台之前几天,他自己及其家庭与亲信,都大量紧急购进外汇。当时,为拉拢讨好陈诚,孔让其夫人宋霭龄给陈诚夫人打电话,拉其入股做外汇生意。陈诚闻之大怒,吩咐此手下:“给委座写封信,就说党内党外对我财政当局表示不满,居然要拉我老婆做外汇生意了。” 是年,正好全国经济学年会在重庆北碚召开,讨论的就是“战时物价问题”。时任经济学年会会长的马寅初先生当场对孔氏发难。马演初在开幕式发言时讥讽说:“我们经济学会有点会金,朋友们劝我应该把这些钱换成外汇,以免贬值。我回答说,我们绝对不做这种缺德事。可是有的当权者,他们决定切断法币与英镑联系,使法币成为不能兑换的纸币的前几天,却密令他们的心腹,大量购进外汇,这一下他们发了横财,他们子子孙孙的金棺材都准备好了,可是人民总有一天要和他们算账的。”当时财政部长孔祥熙与财政部司长卫挺生就坐在前排,卫挺生当即上台进行辩解,被听众嘘下台去了。马寅初后来被国民政府软禁于歌乐山,其中就有当面让孔下不了台之故。 知道货币信用的重要性,却迫于财政压力而不重视它,甚至为了家族或个人私利而损坏货币信用!国民政府在与共产党的“货币战争”中哪有不败的道理?胜负成因 从国共两党的“货币战争”中,还可以总结出许多道理。 共产党之所以胜了“货币战争”,就在于每次都能成功维持币值稳定;而国民党之所以败,恰在于纸币贬值至一文不值。通货膨胀最大的危险不是经济性而是政治性的;由于通货膨胀能够摧毁现有社会结构、财产分配、生产体系,使全社会进入一种心态的亢奋状态,因此通货膨胀能使发生通货膨胀区域的人民全部成为政治上的反对派,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几乎会宣判执政政府的政治死刑。这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正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摧毁了德国人民对威玛共和国的信任,从而为宣称能够带领德国人民治理通货膨胀的希特勒上台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革命的胜利,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对手蒋介石集团无法有效的管理当时脱离了白银本位的中国货币金融制度,在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从而失掉了统治的合法性。口
生活家苏东坡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西南部,岷江的中游,古称眉州,两宋期间有数百人考取进士,是中国历史上的进士之乡。1037年1月8日,苏轼诞生在今天的眉山市三苏乡。那个时代,中国是个巨大的乡村,和大多数婴儿一样,苏轼生于乡间。两年后,他
漫步译林
作者: 暂无 来源: 译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叶子(南京) 书评 傍水而居 2010年7月17日下午,中国城记系列丛书的第一本书《悠悠秦淮》首发式在南京秦淮河畔举行。通常,介绍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的作者理应是本地人,如果不是本地人,那也起码是本国人吧。然而,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作者却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异邦人士——美国人布里尔先生。这本书有中英文两个版本,英文书名叫作“LIFE ON WATER´S EDGE”,大致可以理解或直译为“傍水而居”吧。 在浓荫如盖的夹道梧桐下,在日夜流淌的秦淮河畔,这个美国土生子开始用三只眼睛看南京和南京人的生活。三只眼睛组合是他自己的两只眼睛和照相机的一只眼睛。布里尔先生用这三只眼睛组合相辅相成地演绎着自己的多彩人生:摄影师、作家、新闻记者、电视,电影制片人。于是,借助于这三只眼睛组合,作者从秦淮河的棱镜里看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古貌新颜:孔子在大成殿授课讲习、儒生来江南贡院赶考、栖霞寺的暮鼓晨钟、闹元宵的花灯空竹、六朝之都的王气和僻静小巷的炊烟……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这句话据说是傣族民间的一句俗语。本来很乡土很田园的俗语一旦被用到房地产业的广告语中,便与城市产生了联系,产生了质的变化,这个质有品质也有物质,而且物质的比重大于品质。正如《悠悠秦淮》的作者运用他的西方视界所看到的东方风物,同一个具象,在不同的眼睛里,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在不同的光线和阴影里,都会呈现或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和形状,有时略有差异,有时也会大相径庭哩。傍水而居,貌似休闲惬意,容易令人联想到古代的曲水流觞竹林对弈。但如今现代意义上的傍水而居,却要付出沉重高昂的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等成本代价。 布里尔先生在书中这样写道:“南京位于秦淮河和长江的交汇处,南京的鸭子全国闻名,到南京是不能不吃盐水鸭的。……逢年过节或平常家中来客,上街去斩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将鸭子放在真空密封的彩色袋子里,在旅游景点随处可见,在离开南京的飞机上也都可以看到。当你第一眼看到某人提着一大包鸭子时,会笑出声来,而当你品尝过之后,也会不由自主地将鸭子塞满自己的旅行箱。”作者以西方人的视觉,生动诙谐地描述了南京人生活里离不开的鸭子。写到这里,我想起有个德国同事,在离开南京前,中国朋友送了他一只鸭子。他告诉我,回去要把这只鸭子切成四份,与亲友分享。我心里想,他们厨房里有我们那种斩鸭子的中国大刀吗?德国人严谨,是否要量好尺寸再挥刀向鸭? 南京既傍秦淮河又依长江。但不同的是,中国各地来的游客大多一定要看夫子庙看秦淮河,而国际友人则更愿意去看长江看长江大桥。想起几年以前公司在合肥有个项目,有很多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工程师为此项目常驻南京或短暂来访,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会请一位中国工程师陪同去看长江看大桥,神情热烈劲头很大。我不解地问过他们,回答很简单,长江和长江大桥是一种象征,是中国符号。工程师心目中的江与桥,更侧重欣赏赞美的是设计、结构、应力、材料……与之不同的是,中国游客眼中的秦淮河则是更加人文的一条河流,因为有孔尚任《桃花扇》的悲剧爱情,因为有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诗情画意…… 因为有了长江水的孕育,南京人的包容大度在街头随时可闻可见:多大事啊。因为有了秦淮河的滋养,南京人的文化底蕴深深藏于乌衣巷的古井里,船板巷的青花瓷画缸里,瞻园路上的红墙黄瓦绿荫里……很多人说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南京人自己没有这样说,但住在南京的一些外国人却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当作了他们心灵中的中国家园。请听听本书作者的心声:“当我乘坐秦淮画舫,看两岸古今辉映,当我漫步在幽静的林荫大道,当我逡巡在老城古径……我总希望时间能够静止,让我在这里多停留一段时间。” 读到这段优美的文章时,我深深地感动了。在为南京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作为南京人一员的自己感到自责。原来家住城北,徒步可以走到长江,夜深时可以听见江边轮船的汽笛声;后来搬到城南秦淮河畔,真正是傍水而居哩。但我心里却没多大感觉,说是审美疲劳还不如说是为自己开脱,应该勇敢地承认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是没有怀着感恩的心去反哺养育我们的城市和江河。 书讯 《伦布朗肖像之谜》【美国】 丹尼尔·席尔瓦著 Putnam Adult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两个家庭,一个可怕的秘密,一幅为之送命的画……丹尼尔·席尔瓦的又一部惊悚小说面世了。盖布里埃尔·阿隆为了切断与办事处的联系,带着出生于威尼斯的美丽妻子基娅拉躲到康沃尔悬崖隐居。但是,一位从他过去的纠结生活中走来的访客,打断了他的隐居生活。这位客人是伦敦的一位画商,名叫朱利安·伊舍伍德。伊舍伍德有个难题,这个难题只有盖布里埃尔才能解决。原来,在英国古城格拉斯顿伯里,有个擅长修复藏画的人被残忍谋杀,一幅流失已久的伦布朗肖像画神秘被盗。于是,盖布里埃尔尽管不情愿,在伊舍伍德的劝说下,还是同意了使用他的独特技术去搜寻失画。在寻找过程中,伊舍伍德发现有些致命的秘密与这幅画有关。盖布里埃尔再次卷进自认为已经永远抛到身后的一个世界中, 《搜索》【美国】 诺拉·罗伯茨著 Putnam Adult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在大多数人看来,菲奥娜·布里斯托似乎过着一种田园诗般的生活——在西雅图海岸的小岛上有一处古色古香的房子,有一所生意红火的训狗学校,还有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志愿者工作——猎犬搜索与营救。但是她被一个恶梦纠缠着难以自拔……几年以前,菲奥娜是红围巾连环谋杀案中的唯一幸存者,凶手开枪打死了她那位当警察的未婚夫和他的搭档。后来,在奥卡斯岛上,她找到了自己重建生活的宁静和独居氛围。但是,有一天西蒙·多伊尔开车疾驰冲上她家的车道,于是她生活里的一切都变了模样。 《穹顶之下》【美国】 斯蒂芬·金著 Pocket出版社2010年7月版 金重操旧业,又写起超自然恐惧小说,依然是大手笔,情节引人人胜,难以抗拒。故事发生在缅因州一个名叫切斯特磨坊的小镇。小镇被一种看不见的力场包围着,镇里人必须设法活下去。由于天穹的生态作用,情况迅速恶化,这时,当地一个虚伪的政客比格·吉姆·伦尼和一个大毒枭玩弄阴谋诡计,想控制与世隔绝的平民百姓,但镇上有很多人想揭开穹顶之谜。作者驾轻就熟地创造了众多人物形象,有伊拉克退伍老兵、有新闻编辑、有溜冰板的半大孩子。这部小说并没有很多道德说教,而是启发人们自己去思考善恶问题。 《更加坚强》【美国】 德鲁·布里斯著 Tyndale House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橄榄球四分卫德鲁·布里斯的肩伤,会结束他的橄榄球生涯吗?离开了球队,面对不得不重头学习投球的挑战,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教练们都心存疑问,他还会回来吗?在卡特丽娜飓风摧毁新奥尔良以后,该城市85%的面积都淹没在水下,当时也有很多人心存疑问,这个城市还能回来吗?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改变逆境获得成功,能够把绝望变成希望,美国橄榄球超级杯大赛最优秀选手德鲁·布里斯做到了!《更加坚强》讲述的是一个受到创伤最终复原的故事,但不仅仅只是德鲁-布里斯一个人的故事,同时也是一座城市一支球队的故事。德鲁·布里斯的经历证明,人只要有信念、有决心、有精神,就能克服生活中的任何障碍,不仅能够找回自己,而且会变得更加坚强。
佛学大师憨山
作者: 暂无 来源: 志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安徽省全椒县的历史上,称得上“大师”的,唯有《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和憨山。吴敬梓是妇孺皆知的人物,憨山这个佛学大师却鲜为人知。憨山与莲池、紫柏、藉益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憨山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出生于全椒县陈浅乡三汊河蔡村。6岁起,常随母入寺拜佛;9岁,读书于寺中。嘉靖三十六年(1557),憨山12岁。父亲即张罗着为他定亲,憨山则仰慕西林大和尚的大德,欲往从之。在母亲的支持与帮助下,憨山于是年秋来到南京报恩寺。西林大和尚一见其面相即喜,认为“此儿骨气非凡,为一俗僧则可惜矣”。西林偏爱憨山,十分重视他的教育,延请寺中学问品行高超者为憨山的老师。先教之佛家经典,又请儒生教之儒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憨山聪颖善习,学识比较广博,这为他以后倡导的“三教合一”打下了学识基础。 19岁时,与憨山一起读书的朋友很多走“捷径”,追求功名利禄去了,此时,年轻的憨山心里也有所动。幸逢云谷法会大师从南京栖霞出山,听人劝憨山走举业,恐其真有去意,便“力开示出进参禅,悟明心地之妙”,并向他讲传历代高僧之功德。一日,憨山得一书《中峰广录》,阅末终卷,大快,叹日“此予心之所悦也”。遂决意出家,尽焚以前所习,专意参究念佛一事。不到一年时间,一日又忽梦见阿弥陀佛显身,更坚定了憨山礼佛的决心和信念。遂剃发为僧,自命名“澄印”。 如果说西林是憨山的入门之师,云谷法会则是憨山佛业之师。台湾释普信著《中国禅祖师传》中,直接将憨山是师承云谷法会。云谷法会大师不仅为憨山开示禅门妙法,还点其坐禅之心诀。憨山在云谷法会大师指点下,顺利地渡过了“禅期”。 憨山初入禅时因用心太急,背部起疽,巨大红肿,云谷法会大师也拿之无法。憨山祷于佛佗前,发愿诵《华严经》十部,告假三月,以完禅期,不仅疽不见,人也焕然一新,行市中如不见一人,达到空前境界。 此后,憨山便一钵远游,他遍游名山大川。明万历元年(1573),云游至五台山,因爱“憨山”的奇秀,遂以为号。大师憨山时已成为名僧,在五台山与妙峰和尚一道行办盛大法会以期弘扬佛法。恰在此时,神宗尚无子嗣,明神宗帝母亲李太后派宦官前来五台山请高僧做法事,为朝廷祈求皇储。憨山欣然见讷,并从京师各地请来数百僧侣,举办了千人法会。后来,神宗帝果然喜得一子,即以后的明光宗帝。神宗帝的生母李太后本来就信佛,自此更加重视佛教事业。之后,憨山大师来到山东青岛崂山,李太后得知他住茅庵修炼,即派宦官送来三千两黄金,让他建寺庙。可当时山东崂山即墨县一带正在闹旱灾,饿殍遍野。憨山怜惜苍生,将这笔黄金派人送往即墨县,作为赈灾之用。李太后闻后很受感动,于次年又派宦官送去六百两黄金,憨山大师就以此在崂山建造海印寺,寺额还是神宗帝亲笔题写的。敦知后来神宗帝与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发生矛盾,宦官们就乘机相互倾轧,借题发挥.于是就制造了一桩历时数十年的冤案,海印寺也被拆除,憨山大师竟也因私建寺庙被流放广东雷州半岛。适值雷州大旱,饿殍载道,他一面带领民众掩埋死者,一面开道场,化缘救灾,深得地方广大民众的支持。憨山后赴曹溪(今广东韶州),在南华寺中兴祖庭,订立规章,使破庙恢复旧观。大师住持于此,二十年如一日,被尊为“曹溪中兴祖师”。69岁,结束充军生涯,又作匡庐游住庐山禅林讲解佛法。明天启三年(1623),77岁,返曹溪,一日浴罢,焚香危坐而逝。 憨山大师佛学思想历来主张“三教合一”,即宗教为儒、释、道三家,但道理是一个——内圣外王之道。儒是孔、孟的哲学思想;道是老、庄的哲学思想,两者皆国产品:释则是公元前6~5世纪由印度输入的舶来品。憨山大师立身于释,但他却认为:“尝言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憨山大师不仅广容三教,且认为“三而一脉”,三者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为此,憨山大师进而言之日:“愚意孔、老即佛之化身也,……是知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以迹求心,则如蠡三则海;以心融进,则似芥含空;心迹相忘,则万派朝宗,百川一味。”憨山大师对释教的哲学观则是“禅净双修”。因为该教之中“参禅”与“修净土”,历来分歧较大,甚至相互倾轧。憨山主张:“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烦恼清除,了明自心即明为悟。如此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乃生净土。”其平生融汇儒、道、释三教,著述极富,主要有:《憨山集》、《双径录》、《性相通说》、《楞严笔记》、《法华经通义》、《大乘起信论直解》、《唯识论解》、《圆觉经直解》、《道德经注》、《观老庄影响论》、《庄子内七篇注》、《中庸直指》、《大学决疑》、《春秋左氏心法》等。憨山又以书法、诗、文重于世,其书法有极深造诣,陶家仪《书史会要》称赞憨山大师书法“真行草”,抗日战争前商务印书馆曾用珂罗版影印其墨迹。 憨山大师以一介僧徒,曾受宠于朝廷,亦受辱于皇家,身经大劫,但其弘法之志愈坚。当其目睹三教鼎立,释趋衰微之际,为了中兴释教,平衡三者关系,倡“三教合一”之说,立“三教同源”之论,不能说不是对宗教和哲学之一大贡献。
杨万里的诗歌中的“荼”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本文以杨万里诗歌的“茶”现象为出发点,以其诗歌中的原句为依据,来讨论杨万里对“茶”的态度和饮茶的习惯,以及诗人在“茶”这一意象中所要委婉表传达的哲理。 关键词:茶 饮茶诗 味外之味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59-01 著名的南宋诗人陆游曾经留下了不少有关“茶”的诗文,还有一位与他同时期的文人在创作上不甘示弱,写下了相当多或以“赠茶”为题,或以“饮茶”为乐的诗篇,他就是杨万里。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者仅一部份,《全宋诗》当中收录的不过四千多首。其中,做一个大概的统计,出现“茶”这个字眼的诗歌一共为50 多首,可以说占很大的比重。其中有写饮茶规矩和烹茶技巧的,也有表达自己对新茶喜爱和以茶作喻的,但是,杨万里有关“茶”的诗文和陆游的诗作有一明显差异,就是非常浓郁地表现了一种嗜茶如命的心境。这种酷爱“茶”的兴趣是陆游所难以比拟的,我们知道,在古代,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种重要的日常饮品,不论是武夫还是文人,都对茶情有独衷,而阅读杨万里的诗歌,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茶在古代独一无二的地位,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茶”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所承担的深远的文化使命。 杨万里对“茶”的态度,有一首《武陵春》词可以说明,在词的小序中他说“老夫茗饮小过,遂得气疾”,词中又说“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由于嗜茶,“茗饮小过”,“频啜得中寒”,弄得人“瘦骨如柴”。但他仍不愿与茶一刀两断,他在一首诗中曾说“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虽病不绝,只是少喝点罢了。而在他的病中《止酒诗》二首中,则相当果断地因为身体衰弱停止饮酒,可见,相对于酒来讲,诗人则更偏爱茶了。在《和张功父桤木巴榄花韵》一诗中,这种宁可不吃美味佳肴也要饮茶的爱好表露无疑“桂隐主人臞见骨,不餐酥酪却餐茶。” 此外,杨万里由于夜里也好饮茶,故常常引起失眠,在《苦热登多稼亭二首》中他写道“日脚斜红欲暮天,倚栏垂手弄云烟。两行相对树如许,一叶不摇风寂然。剩欲啜茶还罢去,却愁通夕不成眠。黑丝半把垂天外,白雨初生远岭边。”在《将睡四首》中也有:“已被诗为崇,更添茶作魔。端能去二者,一武到无何。”诗人把“茶”和“诗”并举,称为生活中的魔障,认为自己是走火入魔,陷入了“茶”和“诗”的泥沼,有欲扬先抑的效果,可见,“茶”跟杨万里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猎桥午憩坐睡》则是从反面来说明“茶”对诗人睡眠的影响;“路是山腰带,苔为石面花。隔溪闻鸟语,疏竹见人家。雨足睛须耐,神劳睡却佳。睡魔推不去,知我怪新茶。”诗人认为,之所以饮用了新茶,才没有以前那样提神的效果,所以怪罪新茶不似旧茶之好。即使茶叶大大影响了杨万里的睡眠,但他从未责怪饮茶这件事。他在《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中说“迟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枹。春风解恼诗人鼻,非菜非花只是香。”其《不睡四首》诗又说“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为自己的喝茶伤身开脱,杨万里嗜茶如命可见一斑了。 在杨万里的饮茶诗中,写到自己喝过的很多种类的茶,比如白山茶、黄檗茶、武夷茶、双井茶、鹰爪茶,还写了著名的《桑茶坑道中八首》,可谓将茶写尽写绝了。诗人将茶从茶芽写到新茶的色泽,再写到茶叶泡开之后的浓香、自己喝茶之后的感受以及喝茶的规矩都有哪些,我们从一首首描摹细腻生动的饮茶诗中,也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和茶文化在中国的繁盛。《晚兴》写的是茶芽:“双井茶芽醒骨甜,蓬莱香烬倦人添。蜘蛛政苦空庭阔,风为将丝度别檐。”《山茶》写茶树从生长到丰收的过程,“树子团团映碧岑,初看唤作木犀林。谁将金粟银丝脍,簇飣朱红菜碗心。春早横招桃李妒,岁寒不受雪霜侵。题诗毕竟轮坡老,叶厚有棱花色深。”《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一定程度反映了诗人对茶的看法: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叹鼎难调要公理,策动茗碗非公事。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傅衲子。 杨万里的嗜茶如命绝非是口腹之贪,他追求的是茶的味外之味。杨万里在《习斋论语讲义序》中说:“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日‘我能读书’者,否也!《诗》曰:‘谁谓荼(即茶)苦,其甘如荠。’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将读书与饮茶作比较,由饮茶而想到读书,从这段话中可看出杨万里深得饮茶的味外之味,因此,即使他病得瘦骨如柴,仍不愿放下茶杯。杨万里如此钟爱茶叶,自然也推崇同道之人,在《题陆子泉上祠堂》中有“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饮泉不饮酒。饥寒秪忍七十年,万岁千秋名不朽。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传。一辨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麒麟图画冷似铁,凌烟冠剑消如雪。惠山成尘惠泉竭,陆子祠堂始应歇,山上泉中一轮月。”他是很赞赏这样远离尘世,以茶为伴的清苦生活的。这就是杨万里虽然嗜茶如命,但更从清澄如碧的茶水中悟出的为人处世之正道——做人应当淡雅如茶。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说,杨万里从常州知府调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时,将万缗积钱弃于常州官库,两袖清风而去。他致仕回乡后,“清得门如水,贫唯带(皇帝所赐的玉带)有金。”故居老屋三代末加修葺,只能挡挡丝风片雨。“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丰骨茶样明。”这是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赐茶》中的诗句,他将茶的清雅﹑明澈,来称道知心朋友的气质﹑丰骨,把茶在精神方面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而即以其诗还颂其人,杨万里也当之无愧!
眠阁锦月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眠阁锦月》   散文   苏缠绵  
描述: 文/苏缠绵 图/失落帝国社团 深深深几许, 堆烟,帘幕无重数 熙攘的街道上噪音震天,掺杂着路人谈笑声、车轱辘声、偶尔的汽车喇叭声,以及最响亮的,来自卖报小贩的吆喝声。这看似升平的繁华下,却弥漫着散不去的硝烟味。 昨夜,定又是一场杀戮。君不见那扑灰的地面,似乎还有残余未清的血迹。一辆黄包车碾过,车中端坐的男子指尖一扫,略过鼻翼,却仍荡不去这抹除之不尽的腥味。 他下车买了一份报纸,插进西服内侧口袋,待转进一条胡同后才拿出仔细翻阅。 报纸上写,政府昨夜围捕大批致兴会党羽。 他将帽檐压得越发低,加快脚上步伐,拐过数个弯,才行至胡同深处。 不远处,开着一扇镂空雕花的木制宽门,门后是一座双层阁楼,红木为柱,房顶还镶了橘黄的琉璃瓦,在这寂静的胡同深处,颇有些遗世独立的意境。 他整整衣衫,并俯身弹了弹皮鞋上的灰尘。就快看见她,他喉咙一热,暂且将所有俗事抛诸脑后。 眠阁。男子抬头轻念牌匾上的文字,抬手敲门三下,内里便传来软儒的女声,请进。 他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厅里摆放着的,各式各样的古床,皆是上好樟木所制,散发出阵阵好闻的香。所雕之花纹仅有三种龙、凤、与残缺的月。 自清帝退位以来,西学更加疯狂地涌人中国.一并影响了大众的审美。世人都以西式风格为潮流,反倒对这般的古床不甚喜爱了。 眠阁,正是制作与贩卖古典中式床的店,所有款式皆由老板宝月珑亲自设计。 宝月珑自内屋走出,双手并在左腹前福了福身,许公子,你来了。 她的声音不含一丝悲喜,冷冷地,刺穿了许邵阳的心。他苦笑着打量她,一身月华色旗袍散发出淡淡的光芒,领口与袖口处绣了水蓝的花,黑发拢起一层斜盘在脑后,使一枚月形发钗别住,剩下的,任它们懒懒披散下来。她还是那般秀丽高雅,与他,隔了数也数不清的鸿沟。 月珑,几日不见,怎得又清减不少,是否这地方住起来不甚舒坦?他为她瘦削的身子骨心疼万分。 宝月珑别过脸,月珑命苦,好容易有了落脚的地,又焉有嫌弃之理。若许公子不为看床而来,便请回吧!说完,她回身欲走,许邵阳一把抓住她的手,红血丝爬进他的眼睛,像是要滴出血来。 你……仍恨我吗? 月珑: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我恨他吗? 我时常这么问自己,恨,是否意味着咬牙切齿地念他的名字,一遍一遍,在静谧的深夜,直到念出泪来。 我当然应该恨他。幼时,我曾那么亲热地唤他邵阳哥哥,可我的邵阳哥哥,带了一帮土匪军阀抄了我的家。爹爹因悲愤一病不起,却无钱医治,就那么撒手人寰;额娘思念过度,便追随阿玛而去,自缢粱上,只剩我一人在偌大的北平流浪。这一年,我才十四岁。 那些日子,是我一生的梦魇。 后来,辗转得知许邵阳进了北洋政府工作。他开始动用一切关系寻我,几个月后,我自动现身,他便买了这栋阁楼供我居住。他该不会以为,这就能补偿我几年来所受的苦,就能清还他从我身上夺走的一切,甚至,他竟敢厚颜无耻地直呼我,月珑。 他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眼中是令人作呕的虚假疼惜,因此当他靠近我时,我毫不留情地挥出巴掌,啪一声,他硬生生用脸接下来,疼了我的手。 月珑,你疼吗?他的关心显而昭彰,我决然闪身,只冷冷道,许公子,我们并非那么熟识。 许邵阳眼中的火花渐渐熄灭,他把双手插进裤兜,无奈地耸肩道,是我对不起你,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开始执笔画各式各样的木床,许邵阳见我画得好,便联系了一位木匠师傅,在阁楼后院辟一方地,搬来工具,做成一间像模像样的木艺工厂。我画,师傅做,再由许邵阳寻觅买家,替我担当义务销售员,妄想通过这般小恩小惠,求得我的原谅。 我走讲内屋,木匠师傅正抽着旱烟,我朝他一点头,他便咿咿呀呀比划起来,打着手语向我说,宝小姐,许公子是好人。 好人?我不屑一顾地笑了,我敬他年岁大手艺高,怎料竟被许邵阳洗了脑。 木匠师傅比划不清,拉过桌上的纸笔写字。我觉得奇怪,这位又聋又哑的乡间老人,除了木匠手艺好,居然还会写字。 他字迹不怎么工整,间或夹着错字,但勉强能够阅读。他说,许公子曾四处张贴画像寻你,我身有残疾,那阵穷得过不下去,于是冒认是你在乡下的远房亲戚。许公子知道后并不怪我,他见我生活不便,无法跟人交流,就教我认字写字,还介绍我去做木工。 我咬紧嘴唇,心底淌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疼,胸口那抹堵塞的窒息感挥之不去。原来,许邵阳对任何人都那般好,却偏偏轻易抛弃了我对他的信任,只送我四个字:家破人亡。 为何独独是我,让他毫不心疼地放肆摧毁,摧毁我的家,更摧毁我的爱。 蹋散芳英落酒卮, 一点微酸已著枝 今年冬天来得特别早,才十月下旬,腊梅就已跳上枝头,引来一点一点细碎的雪花。 宝月珑就是在这时遇见方历书的,尽管遇见的过程让她害怕,可事后想来,能遇见他,她仍是非常非常开心。 那日,宝月珑去一家新开的百货公司购置御寒的冬衣,街上行人不太多,冷风呼呼直往黄包车里灌。她紧了紧身上的披肩,不住哈气暖着双手,祈祷它们千万别生出难捱的冻疮。 百货公司一到,她直奔大衣柜台,可才刚拿起一件衣服放在手心,便听见尖锐的一声枪响。起初,是片刻静寂,时间仿若凝聚在那一秒;紧接着,尖叫声,嘈杂声,混乱的脚步声交错辉映,带给百货大厅一种恐怖的气氛。下一秒中,空中抛来一个不明物体,不偏不倚落在宝月珑面前的摊位上,离她的手不过一米距离。 是一把散发着火药味的手枪。 哨声自远处响起,逐渐跑近了,两名警察提着警棍停在她身边,逼仄的姿态令她不自觉后退两步,不小心碰上那把银黑色的枪。 带她回警署!警察架住她的胳膊,她连忙辩解道,枪不是我的,不信你们问售货员! 她抬眼一看,先前的售货员早已不知去向。 宝月珑眼前一黑,被黑布罩住头,不由分说带回了警署。在茫然的黑暗中,她心里只能呼唤一个人的名字,邵阳哥哥,救我。 不知过了多久,灯骤然亮了,刺得她睁不开眼。此刻,她正坐在警署的审问室,早就听说,进了这种地方,不留一身伤是出不去的。宝月珑抱紧自己,眼泪在眼眶里盘旋,稍有不慎便怕崩溃决堤。 她真的好怕,这种恐惧,堪比当年军阀抄她的家时,她看见为军阀带路的许邵阳。 一阵眩晕中,审讯室的门开了,有人走进来,她努力想看清他的样子,多么希望,他会是她的邵阳哥哥,一如五年前,那个总喜欢逗她开心的邻家少年。 进来的男子不可思议地看着宝月珑,是你!? 你是谁?他当然不是许邵阳,可她觉得眼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 男子关上门,忽然单膝跪在他面前唤道,宝格格! 宝格格?她愣了愣,已经多久没听过这个称呼,至少十二年了罢。十二年时光弹指即逝,她早就不是金枝玉叶的格格,她的爹爹亦早就不做一品文官。她只愿家人生活安顺,可就连这一小小奢望,也在十四岁那年万劫不复。 男子试图勾起她的回忆,宝格格,我是历书啊,方历书! 噢,方历书。宝月珑想起来了,方历书是陪她念书的几名小书童之一,长她几年,爹爹在她七岁时辞去职务,遣散家丁,于是他也跟她说再见了。没想漫漫时光之后,他们真的能再见,更重要的,他还救了她。
丝竹入耳 浅唱留香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画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唱班社的1 40多名艺人为互相团结,抗争外部压迫,组织成立了“福州伬艺乐唱联谊会”的行业组织,从这时候开始各种促唱形式被统称为伬艺。 推陈出新的时代传承 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
脂砚斋点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脂砚斋   宁国府   冷子兴   点评   水作   贾宝玉   男子   荣国府   眉批   贾府  
描述: 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眉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来。将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 “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此人不过借为引绳,不必细写。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雨村忙笑问道: “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子兴道:“去年岁底到家,今因还要人都,从此顺路找个敝友说一句话,承他之情,留我多住两日。我也无紧事,且盘桓两日,待月半时也就起身了。今日敝友有事,我因闲步至此,且歇歇脚,不期这样巧遇!”一面说,一面让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来。二人闲谈慢饮,叙些别后之事。好!若多谈则累赘。 雨村因问: “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不突然,亦常问常答之言。子兴道: “到没有什么新闻,到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雨村巳无族中矣,何及此耶?看他下文。雨村笑道: “弟族中无人在都,何谈及此?”子兴笑道: “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问是谁家,子兴道: “荣国府贾府中。可也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么?”刳小人之心肺,闻小人之口角。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此话纵真,亦必谓是雨村欺人语。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子兴叹道:叹得怪。 “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雨村道: “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冷子兴道:“正是,说来也话长。”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点晴神妙!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竞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好!写出空宅。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像个衰败之家?”冷子兴笑道:“亏你是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二语乃今古富贵世家之大病。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甚”字好!盖已半倒矣。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两句写出荣府。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眉批】文是极好之文,理是必有之理,话则极痛极悲之话。雨村听说,也纳罕道: “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门不知,只说这宁、荣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一转有力。 子兴叹道:“正说的是这两门呢。待我告诉你:当日宁国公演。‘与荣国公源。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贾蔷、贾菌之祖,不言可知矣。宁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第二代。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袭了官,第三代。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馀者一概不在心上。亦是大族末世常有之事,叹叹!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第四代。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到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这位珍爷到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至蓉五代。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已,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伏后文。再说荣府你听,方才所说异事就出在这里。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第二代。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因湘云,故及之。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第三代。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记真,湘云祖姑史氏太君也。长子贾赦袭着官。伏下贾琏、凤姐当家之文。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嫡真实事,非妄拟也。令其人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总是称功颂德。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记清。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此即贾兰也。至兰第五代。一病死了。【眉批】略可望者即死,叹叹!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一位公子,【眉批】一部书中第一人却如此淡淡带出,故不见后来玉兄文字繁难。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青埂顽石已得下落。就取名叫作宝玉。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正是宁、荣二处支谱。 雨村笑道: “果然奇异!只怕这人来历不小。”子兴冷笑道: “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 ‘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真千古奇文奇情。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没有这一句,雨村如何罕然厉色,并后奇奇怪怪之论?雨村罕然厉色忙止道: “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子兴见他说得这样重大,忙请教其端。雨村道: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馀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此亦略举大概几人而言。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所馀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摧,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譬得好。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致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恰极!是确论。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相同之人也。” 子兴道: “依你说, ‘成则王侯败则贼’《女仙外史》中论魔道已奇,此又非《外史》之立意,故觉愈奇。了?”雨村道。 “正是这意。你还不知,我自革职以来,这两年遍游各省,也曾遇见两个异样孩子。先虚陪一个。所以,方才你一说这宝玉,我就猜着了八九亦是这一派人物、不用远说,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此衔无考,亦因寓怀而设,置而勿论。【眉批】又一个真正之家,特与假家遥对,故写假则知真。甄家,你可知么?”子兴道: “谁人不知!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便在下也和他家来往非止一日了。”说大话之走狗,毕真。 雨村笑道: “去岁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我进去看其光景,谁知他家那等显贵,却是个富而好礼之家,如闻其声。 【眉批】只一句便是一篇家传,与子兴口中是两样。到是个难得之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 ‘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 凡写贾宝玉之文,则正为真宝王供影.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 ‘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火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刈的呢!【眉批】如何只以释、老二号为然 ,略不敢及我先师儒至等人?余则不敢以顽劣目之。你们这浊口臭舌,万小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川清水香茶漱了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与前八个字嫡对。竟又变
云冈再发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国、兜率等十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近年考古调查已经证实,云冈从第1到第20窟,窟前都留下了木构建筑的痕迹。可惜,昔年的宏伟寺院渐渐衰败、废毁,至清末民初,随着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纷乱和动荡之中,国宝蒙尘
< 1 2 3 ... 1781 1782 17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