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儒家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精神        
描述: ,勿施于人” ;“者宜也” ,该取则取、不该取不取是 ,该取不取、不该取也取是不义 ;“中”即中庸 ,它是重要的思想方法 ,是从实际出发的最正确的法则 ;“和”是多种成分的有机组合 ,是优势互补 ,是和谐 ,处于其对立面的是“同” ,“君子和而不同”。儒家精神对现代社会还是有较大借鉴作用的。
儒墨义利观相通性探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基础   义利观   社会属性   墨家   中国   儒家   理想目标   价值观  
描述: 说起儒墨两家的义利观,人们常以儒之“重义轻利”、墨之“重利崇欲”将其完全对立起来,笔者以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因为这种观点无视“重义轻利”与“重利崇欲”两者之间的不同审辨角度,由此而忽略了其间的不可比性及其可能存在的相通性。所谓“重义轻利”,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立论的,而“重利崇欲”,则是从人的自然本能上立论的。
简析中华民族的道义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正义理想   道义精神   儒家精神   天下之利   公利   公义   个人利益   仁道   后期墨家  
描述: 的积极意义,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规范人们的行为时,一再强调要以利制,结果消融了个人利益,走向重整体轻个体的极端,最终流入否认个性的整体主义归宿。对历史上儒家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我们要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使之更为切近中国的国情、历史的发展,不断为中华民族的进步繁荣注入生机和活力。
孔子“成人”的人格特质及其对人格养成的意义
作者: 冯晨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人   人格养成  
描述: 孔子所言的“成人”有两重含义,一是社会的“普遍人格”,二是个体的“独立人格”。这两者落实在具体的伦理情境中成为“仁”的表现方式。“成人”作为“普遍人格”,其内容来自于社会中客观的价值体系与伦理规范,而作为“独立人格”,其形成是由于内在仁心和外在礼义的共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成人”内涵中既具有内在德性,又含有外在规范。基于此,现实中的“成人”就需要有修养的过程以养成之。鉴于“成人”内涵的双重性,此修养过程中既需要发明仁心,同时也需要以仁心去恰当地“理解”礼义。所以,“成人”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强调了“仁”
略论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   儒学发展   古文经学   “六经”   孔子   儒家经学   两条线索   司马谈   思想学说   中国儒学  
描述: ,方能较为准确、均衡、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面貌。从中国儒学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作者认为儒学发展有五大阶段:1.先秦——中国儒学的奠基时代;2.两汉——儒家经学的独尊时代;3.魏晋隋唐——儒、道、佛斗争与交融时代;4.宋明理学——儒学发展的新阶段;5.清代——中国传统儒学的清理与总结时代。
秦朝时期儒家伦理的潜流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伦理   秦朝   潜流   官僚阶层   “仁”   伦理道德   伦理思想   “忠”   秦王朝   “孝”  
描述: 秦朝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严酷的法制社会,实际上,秦朝时期在法制政治之下,涌动着儒家伦理的潜流。儒家的忠、孝等道德标准仍然是重要价值尺度,是行为选择的是非标准。政治上,秦王朝常以法律为工具在民间推行儒家伦理,实行“教化”;要求官吏宽以待民,带有浓重的儒味;对周边少数民族国家实行怀柔政策。秦朝礼制中含有立社稷、修宗庙等儒家古制。秦朝,并不是一个失去了温情的时代。
“健全的诗”:论顾随的文艺观念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顾随   文艺观念   健全的诗  
描述: 顾随提出的健全的诗有以下内容:一是用诗眼方能看出诗谛;二是文字要平淡,又须有弹性;三是文艺是情感与思想的融合,大作品要富有经过情感浸润的思想。顾随的这一文艺观念与其创作实践直接相关,同时体现了儒家中和的审美趣味。健全的诗是诗人健康人格的体现,这对当下文艺创作有着启迪意义。
早期儒家人学思想的现代诠释-评王杰著《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学研究   人学视野   早期儒家   人文精神   《易传》   儒家文化   儒家人学   人文思潮   现代诠释   人学思想  
描述: 王杰先生的著作<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一书探讨从殷周至战国末期的人文思潮以及早期儒家的人学思想所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理路和基本内容,既是从一个独特视角研究儒家文化的新途径,也是当代人学研究的一项奠基性工程,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商鞅经济思想价值透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鞅   价值   经济思想  
描述: 先秦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成就,就是产生了儒、道、法三大思想流派.细数先秦法家诸子,可以说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首推商鞅,他所确立的专制主义帝制、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愚民政策、等级特权制度、刑赏思想等,建构了中国近两千年的封建统治理论基础."重农"的经济政策、"利农"的经济制度、"励农"的经济措施,构成了商鞅经济思想的主体内容.
近代中西文化撞击中的儒学、佛学与西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近代   西学   今文经学   基督教   儒学  
描述: 中国从近代开始,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中西文化的交汇、太平天国运动的勃兴,打破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格局,出现了儒学、佛学、西学多元之对峙、相反、相依而相成的文化局面。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外乎是:儒学中的今文学派“援释入儒”或“逃儒归释”,佛教出现复兴转机,在自我更新中沟通中西,融儒而化西;民间儒学叛逆者乘势而起,援引西方基督文化以反抗皇权,掀起农民武装革命。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