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回望熊十力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怪才,特立独行、牛人、真人、不近人情的怪人、现代中国最具原创力的哲人等等,或褒或贬,毁誉参半,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熊十力。 武昌起义的元老,故而,能够跟毛泽东、蒋介石等作朋友,心照相通。虽然,关系不近亦不远,增加了这个国学大师的神秘感,拉开众人跟熊先生的距离。 人生光辉之处很多,除了革命老将,他在国学上的创造力,与马一浮、梁漱溟并称为现代儒家的代表人物。更因为他超拔的自信力和原创力,试图在儒家和佛学的融合作惊动天地的创造,他与康有为 样,生前身后,争议不断。 说到熊十力的一生,最令人惊讶的,莫过于他从并不坚实的底子出发,中年才志于学,在霸力洽世的20世纪,自成天地,在政界、学界纵横意气。他的行迹不同于陈寅恪那样的“自由民”学者,也不同于甘地那样的圣雄,他更像“不立文字”的六祖慧能大师,又像乱世之际的孔子,自成教化,从风从雨,以弘大道。 可是,话语传达出来的神奇,并不能掩盖熊十力在生活当中的平凡,当时的他也只是一个寻常的中国人,他不过把普通中国人内心都能感受到的人性“仁守”了一生,并培养了极为优秀的弟子弘扬这种道德自我、个体本位和文化自觉。 经云,体自圆明,动念即乖。观古察己,教人之方。曾是军中莽撞人 现今,国学热,越来越多的人想学,熊十力的故事和文章,像座座迷人的山峦,不看则遗憾。 熊十力,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漆园、逸翁,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贫苦农家,幼时为人牧牛。父母相继病亡后,他读了半年乡塾而游学乡间。后受到维新派影响,读孟子、王船山、顾亭林作品,萌发革命之志,欲物色四方豪杰,共图天下事。 为“运动军队”,熊投武昌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为宣传革命,1905年,熊考入军校即湖北新军特别小学堂。次年春,熊加入“日知会”,并发起组织“黄冈军学界讲习社”,主持该社的革命活动。由于熊氏在军学界图谋举事,奔走甚力。众所周知,军队首领张彪不得不管,下令通缉,熊不得不逃走.,有人说他是因为性急用力过猛,“如果忍隐几日,肯定是武昌首义的功臣”。 武昌起义后,熊氏曾任湖北都督府参谋。,民国元年,参与编辑日知会志。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曾去江西耕读、教书。他的革命活动在蒋介石篡夺革命果实之际画上休止符。他不像革命的跟班、信徒、党员,后者往往自称革命家,但熊先生倒是跟孙中山等人一样是天然的革命家,是不需任何修饰、不需自我标榜的革命家,熊的起点虽低,没受过什么教育,却是局面恢宏、心胸开阔、百折不挠。 吃了很多苦,命运忽然转了,见了大权贵。 蒋介石取得国民党军政大权后,熊先生人到中年,时移世易,可惜,他作为革命的参与者,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是一般党员难以理解的:他大骂蒋介石,并把有蒋介石字样的报纸撕下来,塞到裤裆里。 恃才傲物,政治饭碗,他端不了。 他的天才或智慧直觉明了,当是时也,他已经无回天之力;但他有足够的力量打出另一片天地。目睹世风日下,“党人竞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军阀官僚贪鄙、淫侈、残忍.猜妒、诈骗、卑屈、苟且、伪善,党祸至烈,士习偷靡,民生凋敝,人道灭绝,他发现“党人绝无在身心上做功夫者”,“由这样一群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他“以为祸乱起于众昏无知,欲专力于学术,导人群以正见”,世事无常,熊深感“革政不如革心”。 人间焦苦。 一转心念入学林 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日后的学术成就。 中年改行,二度学艺,熊自谓:“决志学术一途,时年已三十五矣,此为余一生之大转变,直是再生时期。”他说:“余伤清季革命失败,自度非事功才,誓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欲明了过去群经,认清中国何由停滞不进。故余研古学,用心深细,不敢苟且。少提时读六经,孔子为宗法思想、封建思想,便舍之弗顾。后来专心佛学多年,又不敢苟同,而自有所悟,回忆大易一经,早已开我先路,于是又回到孔子六经n,’ 熊十力不像胡适,走西学中渐的路线,作哲学史先锋,而是,站在了时代的对面。他是近似鲁迅那样的思想革命家,为个体的权力和心灵张目。不能因为一个政权建立起来了,思想革命家就只能变身变声,充当过河卒子,埋头于改良、整理国故、宣传好人主义。 因此,这个革命家改号十力。 “十力”本是佛家术语,专指佛祖如来的十种智力,熊先生取来加诸自身。他到南京的支那内学院学佛,问佛法于当时著名大师欧阳竟无先生,一年后就写《新唯识论》,挑玄奘大师的毛病。 此书一出,即刻遭到佛学界人士尤其是内学院师友之群起攻击。欧阳大师阅后痛言“灭弃圣言,唯子真为尤”,措辞严厉,欧阳弟子刘衡如更著《破新唯识论》,对熊氏其书进行系统驳斥,指责他“于唯识学几乎全无知晓”,并指斥其书乃“杂取中土儒道两家之义,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谈,悬揣佛法,臆当亦尔”。 书生意气,古德芳规岂是他一介狂儒就能动摇的。 熊十力不服气,再著《破(破新唯识论)》一书应战,对刘氏之斥逐一破解。他为自己辩护说,《新》著“义既远离唯识,旨亦上符般若”,认为自己非但没有离经叛道,反而是对佛学的维护和发展。与欧阳等人相反的是,蔡元培、马一浮等人却对此书推崇备至,评价甚高。蔡元培称熊氏乃两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马一浮先生更在序言中将熊十力与王弼、龙树并提,称其学识创见乃超越于道生、玄奘、窥基等古代佛学大师之上,可谓推崇至极! 不知,他是否顿悟了空性。揲蓍卦辞《乾坤衍》 晚年,他与《周易》结下了因缘,写了《乾坤衍》,争议更大。 20世纪30年代他在北平居住时,曾自题堂联:“道之将废矣,文不在兹乎?”他像真正的大革命家如孔子们那样,有着天不丧斯文的信念,而自觉是神州文化托命之人。 他认为孔子之《周易》是呼号革命的著作,“易经是思想革命之宝典”。他说:孔子“至于五十,则圣人内圣外王一贯之大道已造乎其极,得之于仰观俯察,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之实悟。得之于周游列国,目击上层残毒,下民困苦于水深火热之实感。于是不得不呼号革命。于是不得不作六经”。 在熊十力的笔下,孔子不再是梦里思念周公的保守主义者,而成了典型的革命家,《周易》不仅是最古老的哲学典籍,而且还是最古老的革命宝典。这种既保守又革命的现象,只有从历史的长时段、文明的真精神或人性的纯粹方面才可以理解。而这种“没规矩”的言行在儒生或自以为“新”的人类眼里,都显得怪诞、书呆子气、不懂人情世故;好听一点儿的,也就是天性旷达,不喜雕饰。 老革命的底子,也许在作怪。 一日,与梁漱溟,身着单衣,正辩到紧张时刻,忽然陷入寂静,全无声响。众人忙去探看,发现二人扭打在一起,互相卡住脖子,难发一言。熊十力因学问与梁漱溟发生争论,争论结束时,熊十力不甚解气,趁梁漱溟转身,跑上去打他三拳头,口骂“笨蛋”方休。 有一回,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写在已用过的纸背上,字迹潦草不堪。 真是,体露金风也。 机锋劈开学子心 熊十力掌故太多,说不完。 他爱吃肉,吃素的梁漱溟先生无可奈何地说:“熊先生一顿能吃一只鸡!” 朋友弟子来看他,一般要给他买鸡买肉才好。徐复观,做蒋介石待从室官员,给他一百万元支票,被他大吼大叫地骂走;郭沫若看望他时,给他带一只老母鸡,一起痛骂蒋介石,让他快活异常。 1932年冬,牟宗三首次见到他的恩师,熊十力“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萧瑟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言谈中,他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 以生命灌注诸子.他把诸子当做对象,执着到了奢靡。 1943年,徐复观初次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读何书。熊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那书早年
元朝那些事儿
作者: 暂无 来源: 特别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陈冲 现在很少有人说元朝的事儿了。从现代的眼光看,元朝的那些事儿说不清了。那些事儿越来越被某种东西遮蔽着。 以郭守敬为例,这位中国古代的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倒是早已经著名了,不过也并不比另,外一些古代的科学家更著名,反而相对来说较少被人了解。中国的其他古代科学家,各有各的局限性,而普遍存在的则是科学思想的局限性。比如李时珍,他的《本草纲目》里,居然也收录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或者说充满“玄幻”色彩的“药”。另一位古代天文学家石申,战国中期魏国人,创制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星表,同样享有以其姓名命名月球环形山的殊荣,但同时又是一个“星占学家”,《汉书·天文志》中引述石申著作片断,即有“枪、檀、桔、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乱君,伏死其辜,余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之说。实际上,在各个封建王朝中,都设有“钦天监”一类的机构,“天文”和“星占”,是这类机构共有的职责,“星占学”简直就是“天文学”的一部分。唯独在郭守敬那里,至少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正相反,在参与创制新历法的过程中,他不仅创制了多种精度极高的仪器来进行天文观测,而且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总共二十七个天文观测台点,同时对相同的项目进行观测和记录。我不知道当时对这种科学思想是怎样表述的,但今天来看,它与西方的实证科学相当地吻合,同样地强调“可重复性”和“可以证伪”。而这,正是他为世人所不容之处!即便是今天,到网上对“实证科学”进行搜索,在所能得到的词条中,介绍、宣传实证科学的极其少见,大量的却是对它的质疑、歪曲,或者以“最新科学成果”批评它的“局限性”。所以,在我看来,郭守敬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具有实证科学精神的科学家,在西方的“德漠克拉西”传人中国之前,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历史是在埋没千千万万失败者之后书写的。郭守敬不应是唯一具有这种科学思想的科学家,但他确实是唯一有机会把这种思想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成功的人。为什么他“有机会”?就因为他生活在元朝初期。那是一个很独特的“大环境”。那时候发生了一些别的时候没有发生、不会发生的“事儿”,这些事儿散见于各种史籍史料,但是从来还没有被现在的人认认真真、正正经经地“说道”过。 比如郭守敬的老师刘秉忠。郭受教于刘的时间很短,但刘确实是郭的“恩师”,因为是他把郭守敬推荐给张文谦,稍后张文谦又把郭守敬推荐给忽必烈。可是,怎样介绍、评价刘秉忠呢?刘秉忠生于公元1216年,卒子1274年,与赫赫有名的文天祥同时代。文天祥以“民族英雄”名垂千古,妇孺皆知,但从另一面看,他的一生对历史的发展几乎没什么影响。刘秉忠正相反,他的一生对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既是元朝政治制度的设计者,也是元大都的设计者。今日北京的大格局,即出自他对中国王朝礼制的完美理解。但是,如果你到北京大街上拦住十个行人问一问,能有两三个知道刘秉忠是谁的就算不错了。没有把他列为“汉奸”,就得算是他的万幸。 实际上,我们的历史对忽必烈相当地“轻描淡写”,远不如对成吉思汗那样浓墨重彩。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强烈地暗示,成吉思汗从东亚打到西亚再打到欧洲打到非洲,是“代表”中国在打,是一度把中国的版图扩大到了哪里哪里。其实那时的成吉思汗跟“中国”毫无关系,甚至对中国没有太大的兴趣。成吉思汗的一生中,除了“西征”,主要就是与西夏之间的战争和与金国之间的战争,与南宋之间只是偶有一些局部的战争。直到公元1227年去世,他刚刚完成了灭亡西夏的计划,而灭亡金国的计划,是在他死后七年,才由他的两个儿子窝阔台和拖雷完成的。到拖雷的儿子忽必烈建立“大元”,已经是公元1271年的事了,距成吉思汗于1204年建立“大蒙古国”,已经过去了六十七年,中间经历了四个大汗,他们得到“中国”模样的“庙号”——元太祖、元睿宗、元太宗、元定宗、元宪宗,都是“大元”建立以后追授的。元世祖忽必烈才是真正“入主中原”后的元朝的第一任皇帝。中原的“天下”是他打下的,他作为元朝皇帝,其权威性无可置疑,金口玉言,说了算数。但是这之前,他作为“大蒙古国”大汗的地位,却是来路不正,按该国的体制,是不合法的,所以从未被有些汗国所接受、承认。他在中原坐稳了江山,和塞外的一些“汗”们却始终处于谁也不服谁的战争状态,而且即使打赢了战争也不等于胜利,因为他这时的敌人是真正的蒙古人,他们在吃了败仗以后,会带着所有的军民牲畜远遁而去,只留下一片荒野。忽必烈就是在这种二元角色之间,掌管着他的江山。他既是成吉思汗以来“大蒙古国”最高领袖(大汗)的继承者,也是夏商以来“中国”十几次“改朝换代”后又一个新王朝的开国之君。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同~个人很难把这两个角色都扮演好。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各种各样的事儿,被留存于史籍史料,而在历史的“定型”和普及过程中,这些事儿有的被放大,有的被淡化,有的被遮蔽。在有些史家笔下,他被指“穷兵黩武,毫无文治”,但也承认他在兴修水利方面成绩“颇可称道”。重水利缘于重农事,重农事缘于重民生,却不算“文治”?他的宗教政策很少被说到,因为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像元朝那样对天主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开放过。 一些史家总结他得以入主中原的原因,是因为他善于笼络汉族士人,用其所长,但同时又指责他搞种族歧视,将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把“色目人”排在第二,今天会让一些人很不舒服,但读当时的记载,确实可见不少显赫的“畏兀儿”人,而郭守敬在创制授时历时选任的首席建筑师,就是一位尼泊尔人。一方面指责他看不起文人儒士,实行“八娼九儒十丐”的歧视政策,弄得斯文扫地。元初把“儒”列为真正的臭老九那段时间,正是郭守敬“有机会”施展抱负取得成功的时间,等到元朝后来的皇帝明白了尊孔的重要,去给孔林修围墙时,也正是郭守敬的成果被封杀、仪器被毁弃乃至“后世不可考”的时候。至于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历史”交的是一份不折不扣的白卷。 (摘自《散文百家》)
古诗词的闪光点探微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家参考·基础教育新课程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古诗词博大精深、营养丰富。学习古诗词,能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提升道德境界;能培养情趣,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关键词]古诗词联想写作情感道德情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是几千年来古代文化、民族精神的记载,它博大精深、营养丰富。它如同昨夜璀璨的星辰,在今夜,在明夜依然会熠熠生辉,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一、学习古诗词,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王冕的咏白梅诗。不畏冰雪,不混红尘,散发清香,引导大地回春;是白梅的芳姿侠骨,更是诗人的高洁灵魂。读这样的诗句,粗俗的人能不自惭自新?平庸的人能不自省自励?有为的人能不自分自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将这样一首充满着愁绪的诗句配上一首宁静、深沉的丝竹之曲,怎能不触发学生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呢?学生脸上流露出悲切的思绪,一个个似乎都成了含愁而睡、难以成眠的人。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白喻,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的形象。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这些如珠妙语,铿锵有力的诗句,宛如晨钟声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学生一个个也都慷慨激昂起来。 二,学习古诗词,积淀文化底蕴,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写作水平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从古诗中生发了想象、联想,引出了思考与辩证,日久天长,这种想象、这种思辨也引向了自己身边的景物人事之上,开始了对自身的注重和思考,对社会的观察与辩证,学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渐渐丰富、充实起来。有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写起文章来也灵活自如,得心应手了。在任何一篇作文中,如果能恰当运用古诗词,不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能使语言优美典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文采斐然,犹如给文章披上了一件光彩照人的外衣。大家所熟知的唐代有名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中,他写的千古绝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化用了北朝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近代作家胡适、钱玄同、鲁迅等又有哪一位没读过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哪一位的文章中不是流淌着文言文的血?在本世纪“现代作家”中,又有几个能否认自己受过占文的熏陶?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在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三、学习古诗词,开阔学生心胸,拓展视野,丰富情感 “诗者,根情。”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征就是抒情,一首诗词能写几春秋,一首诗词千行泪,一首诗词寄明月,一首诗词何时别。徜徉古诗词,体验世间真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情;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直捣黄龙”的壮志豪情;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的笃挚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肝肠寸断的别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手足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子亲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恋人深情;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的爱国之情……经常读这样的诗词,可以养成对亲人,对朋友,对人民,对祖国的美好感情,从而使大家都生活在温馨的关爱中。 四、学习古诗词,提升道德的境界 古诗词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在教学中,意境互动策略能使学生在课堂中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 《三国志》中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你明白做人准则; 《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欲可以亡身”,让你明白奋斗哲学, 《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让你明白奉献精神, 《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你明白浩然正气,《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让你明白超脱与豁达, 《春望》中的“感时仡溅泪,恨别鸟惊心”,让你明白无奈与感伤。《孟子·滕文公》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让你明白忠贞不渝……也许这些道理我们每个人都能悟出来,但是,这都需要以时间和经历为代价,很多时候,这种代价可能是非常巨大和惨痛的。牛顿说“如果说我能看得比别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那么,从文言文中领会先贤的精神世界,不正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学习吗?我们耳濡目染,感悟熏陶,吸取前人的智慧,超越前人的道德的境界,创生出崭新的归属于自己的道德境界。此外,诗词中还塑造了不少光辉形象让我们垂范:有“万里赴戎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 有 “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的周瑜;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有“安得广厦千万间”,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杜甫;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 五、学习古诗词,培养高尚的情趣,感受生活的真与美 培根说过, “读诗使人灵秀。”古诗词似乎是在通往历史的长河上架起了一座古今之桥,让我们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之中,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读古诗词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提高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情境。古人云: “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例如,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闲淡与道冥和的境界,这些诗都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意趣之美。诗句“江山如画”、 “春风又绿江南岸”、“竹外桃花三两枝”、 “映日荷花别样红”让人感受自然美;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小园香径独徘徊”、 “相逢何必曾相识”则让人感受社会美。 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诗经》,是何等逍遥自在! 雨后初霁,心与天空一样澄明,细细品味宋词的字字珠玑,又是何等的酣畅淋漓! 一句名句,就是一扇哲理的窗户,一位良师益友。多读一些古诗词吧!读一句古诗词,就等于认识与摘取了一朵生活浪花。积累与读懂得越多,就越能让你走进一个永不枯竭而充满智慧与希望的生命海洋。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不仅能知道它自身的涵义, 更懂得它能给予我们“真.善·美”的启发和优秀文化的积淀!
招办拒破格录取“偏科奇才”素质与公平谁更重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春男女生·妙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 四大质疑:孙见坤是不是“国学天才”? 质疑11 0年能阅读2000多本古籍? 《中国青年报》报道提及孙见坤从8岁开始,“熟读2000多本经史典籍”,方舟子在微博揶揄:“从8岁
斗智美人茶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智慧(故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叶梓 茶王 江南卢天林已经连续三年博得“茶王”的美誉。这件事很有些稀奇,卢天林没有茶庄,没有茶田,更不是德高望重的茶博士,可每年斗茶,他的茶总能高出别人一筹。品好茶,犹如看山看水,而品卢天林的茶,却如看美人。茶在口中,一股美人香便弥散于唇齿间,如曼妙美人亭亭玉立面前,令人神清气爽。 不过,也只有在每年斗茶的时节,才有几位老茶仙喝得上卢天林的两盅美人茶。美人茶产量极少,据卢天林说,后院两株茶树虽被悉心养护,长得却不旺盛,每年只能采得三两。二两送入京师进贡,一两用来斗茶,连卢天林自己都喝不上三五回。众人啧喷,说卢天林的美人茶不是茶,而是金子。 方季儒也曾是茶王,在卢天林种出美人茶之前,他年年夺得擂主,他家的茶庄财源滚滚,大半个江南,卖的都是方家的茶叶。可自从“茶王”花落卢家,方季儒的茶叶生意大受影响。虽然仍卖得很多,但没有了“茶王”之誉,价钱也就打了折扣。所以,方季儒心里一直疙疙瘩瘩,视卢天林为死对头。他不明白,一样的山一样的水,甚至连红土都一样,为什么卢天林后院中的茶就有美人香,而别处的却没有呢?方季儒也曾请教多位茶博士,却没人能参透其中玄机。 转眼到了斗茶时节。方季儒知道,再不弄清美人茶的来历,这“茶王”美誉恐怕还是轮不到自己。三年连败,已经脸上无光,此次斗茶再输,他这偌大的茶庄,怎么在江南扬眉吐气?冥思苦想几昼夜,方季儒有了主意。 几天后,一个名叫阿三的机灵伙计来到了卢府。卢府大管家因老母病故回家奔丧,急缺个跑外跑内的管事来顶缺。卢天林一见阿三,见他谈吐有致,语调温软,当下便留了下来。 阿三谨言慎行,眼睛却很管事。出入银钱,买卖东西,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可一连半个月过去,没有一笔账目和美人茶树有关。在他看来,这两株树应该得到悉心呵护,小心守候的。可现在,人们似乎只拿它当两株寻常树,并不在意。阿三怕惹人生疑,也不敢频频靠近茶树。 这天傍晚,阿三外出归来,却明显感觉卢家气氛不对。众人忙里忙外,采买了许多女孩应用之物。而西厢房里,还隐隐透出女孩的轻声哭泣。从半掩的窗子,阿三看到一个面容秀丽的陌生女孩凄凄哀哀地坐着。他好奇地向家仆打听,家仆支支吾吾,半晌才含混地说:“今天八月十五,年年都要在这个日子买年轻女孩的。” 阿三觉得蹊跷:八月十五,卢天林买女孩上供?真正稀奇! 入夜,阿三双目微闭,耳朵却一直竖着。更鼓敲过两响,他刚要蒙咙入睡,却听到院中传来女子的哭泣声。从窗口探出头,只见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女孩被绑住手脚,拖到了茶树之下。远处,卢天林站在门口,一脸冷漠。女孩背对着阿三,两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站立两侧,似乎在等待卢天林的指令。 天清气爽,明月高悬,院正中早摆好香案,插着几对香烛。卢天林跪倒在地,朝着天空虔诚叩拜。片刻之后,卢天林直起身,挥挥手。一个家丁手起刀落,女孩顿时人头落地。阿三死死地闭上眼睛,心几乎蹿到了喉咙口。天哪,杀人了! 接下来,卢天林令家丁将女孩的尸首深埋茶树之下,重新填土。阿三紧紧咬着嘴唇,蓦然明白:这是古老的祭祀方式——祭茶!为了获得好收成,民间茶农一直保留着祭茶习俗。可是,他们都是用糕点、水果或者是猪头为茶神上供,而像这样用活人祭茶,他还是头一回看到! 整整一夜,阿三眼都没合。 斗茶 阿三寻了个机会,将这一切密报给了方季儒。他本就是方季儒安插在卢家的内应,目的就是获得美人茶的秘密。 听阿三讲到“祭茶”,方季儒的手一抖。这卢天林真是胆大包天,竟敢用活人来祭茶神?怪不得那寻常茶树竟采出美人香,秘密原来在此。可人命关天,方季儒得好好想想这件事。他让阿三赶紧回去,有情况随时联络。 方季儒在屋子里踱着方步,脑子里渐渐有了主意。 转眼二十天过去,一年一度的斗茶又开始了。这回,应方季儒的建议,斗茶就选在了卢家。卢家后院敞亮,两株绿油油的茶树下,排好桌椅,可以坐下当地几十个乡绅。正中是主持斗茶的吴县令。几位老茶仙则分坐他的两边。 斗茶本是群斗。但这几年,却一直是在卢、方两家之间争斗。要说方季儒,这个前茶王也绝非浪得虚名。他一辈子种茶炒茶,走遍名山大川寻找名贵茶树,他的茶在卢天林的美人茶横空出世前,根本无人可比。 只见方季儒坐定,炒好的清茶端了上来,有专门的茶博士三泡三冲之后,紫砂壶中极品毛尖散发出浓郁的清香。茶香扑鼻,众人连声叫好。几位做评判的茶仙端起茶盅啜饮,茶水在口舌之间悠来绕去,茶香回味无穷。 方季儒微捻长须,脸上露出微笑。今年的茶叶,品相、味道格外好。几位茶仙喝罢茶,和吴县令低语几句,吴县令微微点头。片刻之后,以清水漱口,喝上半盏白水,等待须臾,卢天林的美人茶已经烹好。 茶博士正要将茶逐一倒人杯中,却见方季儒站起身,阻止了他。吴县令不解,方季儒上前一步,说这美人茶怕是喝不得。众人面面相觑,吴县令问道:“为什么喝不得?莫非真的喝下了美人不成?” 大家哄堂大笑,方季儒却不笑。他朗声说道:“早听人说卢先生善于祭茶,最近却有人亲眼目睹卢先生用活人祭茶!” 一听这话,卢天林脸色大变。他站起身,大声说:“哪里传出来的谣言?我怎么会用活人祭茶?”转过头,他要吴县令一定替他主持公道。 方季儒冷笑,见卢天林目光躲闪,根本不敢与自己对视,便一指旁边的茶树说:“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卢天林将妙龄少女杀死之后埋到茶树之间。这件事有证人在!” 卢天林额头冒出冷汗,他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不要血口喷人!我没有用活人祭茶!”可他的辩解,听上去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吴县令紧锁双眉,对方季儒说,祭茶虽是上古传播下来的传统,可活祭却从没听说过。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莫非方季儒对卢天林有误会?方季儒强压怒火,觉得吴县令明显是在偏袒卢天林。他几步走到茶树边,一指下面的新土说道:“如果我所言有假,从此再不斗茶。” 见方季儒发下重誓,众人交头接耳,更有伏在墙上看斗茶的民众大声说:“挖开看看。如果真的有活人祭茶,这茶树一定得砍了!” 吴县令看看卢天林,见他面如土色,不禁心下生疑。他一挥手,过来几个衙役七手八脚挖了起来。新土并未压实,不过几十锹下去,土中竟露出了一角女人的红裙…… 茶王的秘密 看到有女人裙子,众人大骇!而卢天林早被人看管起来,动弹不得。终于,新土全被掀了起来,下面露出了完整的人形。有人小心翼翼地将女尸翻转过来,众人都伸长脖子探出了头。可是,茶树下哪里有女尸,分明是一具木偶!腐木做成的人形,已经腐烂殆尽! 方季儒眼前一黑,差点儿晕过去。他转过头,见卢天林正摇着折扇,面露微笑。原来,这是卢天林故意用的障眼法!方季儒又羞又气,哑口无言。一顿足,他朝吴县令拱拱手,拂袖而去。斗茶,自然又是卢天林胜出了。 阿三被卢天林逐出门。其实,卢天林早识透了方季儒的伎俩,不过是想陪他好好演出戏。现在,戏演完了,跑龙套的阿三自然也没了用处。 将“茶王”的牌子放正,卢天林叫过管家。管家忙不迭地过来,小心地捧上半两美人茶。这卢天林虽然年不过三十,却足智多谋。那木偶女,那哭声,都是专门演给阿三看的。可更深的障眼法还在这两株茶树——它们不过是平常树种,产的自然也是庸常之茶。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采得美人茶? 美人茶,其实来自后山悬崖峭壁处。两株阴阳老茶树隔山相望,中间却长出几株小茶树。卢天林偶尔行走其中,闻到异香,采回烹煮,竟有女人香气。只是,这几株茶树长得并不旺盛,一年只能采得三两。他试过移植,试过栽种,均无效果。后来偶尔看到一群野蜜蜂在茶树间飞飞停停,卢天林恍然大悟,美人茶之香全拜蜜蜂所赐!而蜜蜂留香,又是因后崖山竹花而起。 自此,卢天林断了贪念,小心守候美人茶的秘密。至于茶王之争,他其实另有想法。方季儒虽然表面温良恭顺,内里却囤积居奇,欺行霸市。让他得了茶王之名,他更将变本加厉,为所欲为。卢天林与他斗茶,旨在灭其锐气,挫其精神,让他在茶行出不了头,霸不了市! 卢天林品一口美人茶,微微眯起
清代山東刻书史(一)
作者: 唐桂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刻書   山東  
描述: ,莱州掖城道士披雲真人宋德方主持刊刻《都寶藏》。元東平丁思敬於大德八年在南豐州刻宋曾鞏《元豐類稿》,版式宽大,字畫精整,為元刻本上乘。明代是山東刻書的發展期,刻書数量大幅增加,三大刻書系统基本形成。官刻
云冈再发现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国、兜率等十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近年考古调查已经证实,云冈从第1到第20窟,窟前都留下了木构建筑的痕迹。可惜,昔年的宏伟寺院渐渐衰败、废毁,至清末民初,随着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纷乱和动荡之中,国宝蒙尘
从“言志”到“缘情”——试论中国古典讲学“意”本体论的遮蔽与显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诗学本体论   诗缘情   “以意为主”  
描述: ”应该就是“诗言意”。《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言日:“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注《尧典》“诗言志,歌永言”云:“《诗》所以言人志意也。永,长也,歌又所以长诗之意。”闻一多先生因此认为:“诗训
论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的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是怀着强烈的憎恨,这是杜诗现实主义精神的重要特征。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曾应试和献“大礼赋”得宗赏识,但均无结果。直到
散文三题
作者: 暂无 来源: 夜郎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卢有斌 刻进摩崖的融合 听朋友说大足石刻气势非凡,我想起在画册上看到的乐山大佛并产生联想,以为大足也是佛教圣地,脑海里紧跟着浮现出一幅幅大同小异的佛家造像。我知道,佛教传播除佛经说教外,还有很多形象化实物的宣传,石刻,正是其形象化实物之一。前不久去了一趟大足,我才发现,大足石刻并非仅仅只是佛家造像。 那天晴空万里,我的心情特别好。导游介绍说,大足石刻始于初唐,兴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延续至明、清、民国,经历六个朝代约1300年,共计102处摩崖造像。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有所选择,去了北山和石篆山。 北山,形如一弯新月的佛湾石刻群像开凿于唐景福元年,历经五代、两宋,前后经营长达250年。如此漫长岁月,究竟是怎样的理念、怎样的毅力在支撑,这里的先民才不言放弃,一代一代开凿下去的呢?导游解说, “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为巴蜀地区的文化、艺术、宗教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足地处巴蜀地缘文化交汇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九世纪末至公元1250年间没有大的战争, “内如世外桃源,外无战乱刺激”,人们便产生了造像求神保佑的愿望。晚唐至宋朝,由于地方官府的提倡,富商和爱心人士纷纷捐资相助,大足石刻便在不断发展延续中走向艺术巅峰。 石篆山,开凿于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造像面积长约130米。走近高约3至6米的摩崖,我不仅看到佛家造像,而且还看到道家创始人老子及其弟子、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造像。崖壁上,一个个刻工精细的佛家、儒家、道家造像神态各异欲言又止,都好像有点儿隐忍不住,也希望在现场表演一番。看上去,这里的佛家不排斥道家儒家,道家不排斥佛家儒家,儒家也不排斥佛家道家。我曾造访过不少名山大川,见识的形象化实物宣传基本上都是根据本门派所需而进行的,换句话说,是排他的。然而,石篆山并非如此!这里是“三教合一”,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融合。那一刻,我陷入了沉思:儒家宣扬“入世”,道家宣扬“出世”,佛家宣扬“因果报应”,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能够融合呢? 眼前,老子神态怡然飘飘欲仙,仿佛正在讲述与其众不同莫测高深的理论: “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推销的,是“无为而治”。我知道,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并非什么都不干,而是要无所为而为,即顺乎自然。思绪跟随老子在飘忽,隐现的脉络渐变清晰:道家提出的顺乎自然,其实正与佛家提出的“所知障”不谋而合;道家注重个人修炼以期“得道升天”,佛家认为人的灵魂永恒不灭,在轮回转世中不断修炼最终修成正果,二者关注的结果也是一样的。看来,道家与佛家确实能够找到很多共同之点。那么,道家、佛家又是如何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家找到共同点的呢?进一步思考,我慢慢就明白过来,孔子以“仁”立教,强调道德的自主性在成就人之真实自我生命中起主导作用,决定人生方向,其人生观道德观与道家、佛家主张自我修炼和积德行善虽非一脉相通却也殊途同归,而在尊重生命个体,以及博爱、平等、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更是儒家、道家、佛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融合源于发现。可以肯定,古人是发现外来文化能够为我所用才加以引进,然后按照自身审美取向创造性地吸收。比如,在《悲华经》里,观音与普贤都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儿子,而在《小乘经》里,观音和普贤全都成了女性。这种中国式的说法,正是渗透进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之后演变而成的。观音菩萨,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她面目和善体态丰满,是一个典型的慈母形象,她救苦救难无处不在,因此,民间艺人常常把她塑造成送子送福的“千手观音”。不过,展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尊“数珠手观音”,她服饰华丽、衣带飘舞、体态匀称、脸庞圆润、面带微笑,“千手”若孔雀开屏,每只纤美细柔的手还分别拿着斧头、宝剑和绳索,一眼看出,她不仅扬善,而且惩恶。坐于大象之背的普贤菩萨身材窈窕、脸部清秀、似笑非笑、温柔娴静、典雅大方,显然是一个典型的东方美女形象。佛经说,坐于大象背负的莲台之上手执如意的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她拥有延命之德,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尽力。白象是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在这里,观音与普贤造像不仅具有世俗情趣的婉约之美,而且深藏一股扶正驱邪的阳刚之气。 面对石刻,我为大足人民珍惜和保护古老艺术的精神所感动。假如有人认识不足产生怀疑以致造成破坏,后果将会怎样?毫无疑问,那肯定是一场灾难!就说我的故乡吧,相邻不远的一个村庄曾经拥有一座“三教堂”,据说信徒很多香火很旺,但后来却毁于一场“破四『日”运动。一位民兵排长和一位副排长在民兵会议上,宣布儒佛道“三教”都是牛鬼蛇神,号令一发,教堂立即被折除。木料和青瓦被哄抢,地基则是两位带头人独吞。不久,他俩就为地基凸起的一角发生争执,谁都想要谁也不肯让步,最后竟打得头破血流,仇恨居然还延续至下一代!不到十年,二人皆抑郁而死。 个别人的愚昧无知就能产生如此恶劣影响,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呢?谁都知道,我们的祖先胸襟开阔,一方面利用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发展生产,一方面“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引进吸收外来文化拓宽发展之路,因此开创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辉煌“盛世”。至今,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开通丝绸之路等等历史故事依『日广为流传,成为文化与经济交流的典范。然而,历史发展至大清王朝晚期,昏庸的君主便开始拒绝外来文化,实行闭关锁国。结果是,野蛮的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剑冲开国门,不仅肆无忌惮掠夺财富,而且蹂躏践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那种处境令人愤慨:你想要的人家不给,不想要的却要强加于你,比如鸦片,比如不平等条约等等等等。你敢拒绝?那就准备挨打!有识之士呼吁变法维新,傀儡皇帝光绪也全力支持,岂料,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迅即从幕后走上台前,保守与创新较量的结果,是“戊戌变法”的失败。此后,泱泱大国极度贫血极度衰弱,更是任人宰割任人摆布。弱肉强食,一个小小岛国的侵略者居然也敢举起屠刀,强占我大片国土为所欲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走上振兴中华的漫漫长路。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等诸多原因,被围堵的中国又一度关闭国门。在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里,有一句话叫做“我是中国人不学外国文”竟然堂而皇之走出校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所幸,一切皆成过去。不过,过去的是历史,那些惨痛教训却是不能忘记的。因为,忘记过去不仅会迷失方向,而且还有可能重蹈覆辙。 走出景区,我忽有所悟:大足石刻,应该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我发现,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有一面心之摩崖,就看你能将什么东西深深地雕刻进去。如今,弘扬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成为共识,那么,在壮丽的祖国山河一面面厚重而又博大的傲然屹立的摩天崖壁上,我们是否做好准备,是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一刀一刀刻下完美的最新成果,创造未来的亮丽景观? 一次游历,我意犹未尽。 大足,我还要来的! 历史的背景深处 穿越历史时空,文字是纽带与桥梁。 阅读史料,我们得以走近尧、舜、禹,走近春秋、战国,走近孔子、孟子,走近老子、庄子,走近一个个远古文明…… 当文字跨越国界,儒家学说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孔子兵法》率先在西方国家运用于激烈的商业竞争……我们一下子就看到,古人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文明成果,彰显的无穷魅力。 没有文字,历史照样翻开新的一页,只是很多充满力度的踩踏痕印,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在风霜雨雪的无情剥蚀中,一点一点地消失殆尽。 没有文字,历史故事只能依赖口口相传。可是,口口相传又有多少真实性? 口口相传的故事,我听过一次。故事是这样的:荒凉的蟒山螺丝壳是一座古城。我去察看,遇到世居蟒山脚下的居民,他们知道的,仅仅是流传后世经久不衰的神话:很久很久以前,只要傍晚山巅出现雨雾,金钟扑地就会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迷蒙中一匹匹白色神马从山间飞跑而过……传说,古时候有一条战壕凭据起伏的山势直达金钟扑地,驻扎在那里的部落首领因一时疏忽导致战败,逃跑时将两大堆无法运走的白银封装起来埋入地下,白银有灵性,喜欢在傍晚雨雾时分变成神马出来奔跑。后来,部落首领的后裔悄悄来到螺丝壳取走白银,这个奇异景观才告消失。 螺丝壳一眼望不到边,海拔1800多米。 古城遗址,一条条盘旋曲折的山路似一条条巨蟒游进飘缈迷幻的雾霭,汇聚至巨石堆砌而成但已龟裂崩塌风化的城墙垛口。守住隘口,可谓一失当关万夫莫开。四周,挤挤挨挨的毛竹覆盖着荒凉的土地,遮挡住忽隐忽现布满蝼蚁洞穴的城墙残骸。中心地带,一条小溪
< 1 2 3 ... 167 168 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