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钱钟书与儒箴的友谊
作者: 暂无 来源: 书屋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塞万提斯   友谊   北师大   钱钟书   文件翻译   人民大学   老教授   外文书籍   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书  
描述: 》仍然留着,直到一九八七年,转送给了我学文学的学友余凤高,因为这是钱锤钟先生送给儒箴先生的,正面还有钱先生的亲笔题词:
魏晋玄学与左思的诗歌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陶渊明   玄学   左思   阮籍   魏晋  
描述: 本文从魏晋玄学的角度对左思及其诗歌作了新的阐释。文章通过对当时哲学思潮、政治状况、社会风尚等方面所作的综合性考察,揭示了左思思想由儒而的演变轨迹,指明左思思想早期以儒家为主,追求功名,后来受玄学
简述汉文佛典对梵文语法介绍及其对中国古代语法学发展的影响(上)──从“语法”的出处讲起
作者: 暂无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梵语   中国古代语法学   《大乘义章》   名词变格   句法   华严经   汉文佛典   鸠摩罗什   梵文语法   《大正藏》  
描述: O、引言奠《汉语词汇史随笔》①指出,“语法”一词始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孔颖达“疏”,义为“文理、文脉、语势、语脉”②,笔者撰文说明此处孔氏所用“语法”,义为“语辞用法”③。据汉文佛典,文、拙文说法均不准确。汉文佛典统名为大藏经,据吕《新编汉文...
经籍会通 外四种
作者:     胡应麟撰   王岚   陈晓兰点校   来源: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图书史  
描述: 外四种:澹生堂藏书训约(附:旷亭集)/(明)祁承〓著·藏书记要/(清)孙从添著·儒藏说/(清)周永年著·吴兴藏书录/(清)元庆著;范锴辑·武林藏书录/(清)丁申著……
周敦颐的儒学思想
作者: 杨柱才   来源: 国际儒学研究(第七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惇实,后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惇颐,亦作敦颐。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15岁丧父,随母移居京师开封的舅氏龙图阁直学士向家,向旋守杭州,因以入杭。大约24岁
试论魏晋时期的返儒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儒学教育   世族地主   儒家伦理道德   返儒倾向   玄学  
描述: 汉末以来儒学渐衰,尚老庄而弃经典、重真情而轻礼法成为士子风习。但是,由于维系、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世族地主权力竞争、标明身分的政治需要,玄学发展中的内部否定及儒兼融交流状况使魏晋时期形成明显的返儒
刘勰为何肯定“般若绝境”:兼论刘勰思想并非“以佛统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贵无论   刘勰   《文心雕龙》   “有”   般若学   崇本息末   以无为本   “无”   玄学本体论   王弼  
描述: 《文心雕龙》对玄学本体论提出批评 ,肯定佛教“般若绝境” ,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刘勰思想是“以佛统儒”。其实刘勰所否定的是将“无”或“有”绝对化 ,并未全盘否定玄学本体论 ,王弼本体论则为《文心雕龙》所本。刘勰从本体论角度肯定“般若绝境” ,认为般若学与王弼本体论相同 ,立论允当 ,能“诣正理”。因此 ,“以佛统儒”说是误解其所据的结果 ,与刘勰思想实际不合。
试论魏晋时期的返儒倾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儒学教育   世族地主   儒家伦理道德   返儒倾向   玄学  
描述: 汉末以来儒学渐衰,尚老庄而弃经典、重真情而轻礼法成为士子风习。但是,由于维系、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世族地主权力竞争、标明身分的政治需要,玄学发展中的内部否定及儒兼融交流状况使魏晋时期形成明显的返儒
论陆云的辞赋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云辞赋   骚体形式   清简风格   儒玄并重  
描述: 陆云的辞赋现存共16篇,几乎全是抒情赋,其中心的内容是生命之悲和隐逸之思,也有个别作品表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与古代的文化传统有关,也与作者客宦的身世、儒并重的思想有关。他的赋作多为楚辞体的形式,其风格表现为清简流丽,与陆机的繁缛、傅的绮丽判然分途,从而构成西晋辞赋的不同侧面。
“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论扬雄的中和哲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   扬雄   《太玄》   中和之道   “五”   董仲舒   《法言》   《论语》   哲学思想   “中”  
描述: 中和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哲学的核心,西汉末扬雄提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中和哲学新体系,其仿《论语》而成的《法言》提出了儒家理想的政治———中和政治;其仿《周易》而成的《太玄》一书则发展儒家中和哲学建立了阴阳中和哲学,其最高的太玄之道即是中和之道,而这一太玄化的中和之道构成天道地道人道的核心内容。扬雄的中和哲学是董仲舒中和哲学到王充中和哲学的中介,是儒家中和哲学的重要形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