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与“礼”的交织——论张衡的宇宙人生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州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衡  
描述: 张衡是东汉中期的通博之才,其宇宙观、人生观表现出“”与“礼”的交织。概括地说,他的玄思落实于天文理论,则表现于宇宙生存的假说、宇宙无限的思想和宇宙结构理论;他的崇礼观又突出表现于反谶纬与反宦政
论道家哲学文献注本的阐释视角
作者: 暂无 来源: 襄樊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哲学       阐释视角  
描述: 释道 ,阐释视角各不相同。在文献的阐释中 ,不同的学术思想互融互斥 ,得以争鸣 ,学术由此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的学术史就是一部阐释史。
援儒入——西晋中期思想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孔子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崇儒   尚玄   郭象   援儒入玄  
描述: 西晋中期思想界可分为三派:理想派、宏放派、折衷派。虽然三派的基本思想倾向都是融合儒道,然而各派的思想支点又各不相同。由理想派崇儒到宏放派尚,再到折衷派援儒入,是西晋中期思想演进的轨迹。折衷派
援儒入——西晋中期思想论
作者: 暂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崇儒   尚玄   郭象   援儒入玄  
描述: 西晋中期思想界可分为三派:理想派、宏放派、折衷派。虽然三派的基本思想倾向都是融合儒道,然而各派的思想支点又各不相同。由理想派崇儒到宏放派尚,再到折衷派援儒入,是西晋中期思想演进的轨迹。折衷派
“致拜君亲”事件中的玄奘
作者: 暂无 来源: 陕西史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京官   上书   僧侣   皇后   道士   玄奘   唐高宗   太子   权贵  
描述: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由一道“令道士女冠僧尼于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的勅书,引发出了关于政教之间、儒释之间关系的大讨论。佛教僧侣的反响极为激烈,或上书直陈己见于君王,或交通于权贵以张声势,直至形成敕令在京官员千余人齐集尚书省讨论、表决的局面,
入之于哲学 出之于美学——试论玄学与魏晋审美意识的发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晋人之美   名教式微   玄学辩难  
描述: 自然与美的境界 ,是晋人人生理想的最高体现。魏晋美学凝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审美情结。魏晋玄学本身并非属意于美学的探究 ,但汉末以后政治的险恶、名教的式微 ,引发“援道入儒”的新道学———玄学生发。玄学的缘起及玄学辩难 ,形成了一次崇尚自然自由、追求人生理想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 ,魏晋玄学的整合儒、道便为架构出一个充满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美的时代奠定了哲学思想基础。
论道教重玄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身   积极意义   凸现   成熟   隋唐时期   重玄   理论体系   思想   道教理论   线索  
描述: 凸现于隋唐时期的重玄思想是道教理论发展至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对道教自身的理论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甚至波及儒释二家。虽然它盛行于隋唐之际,但追溯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却是源远流长的。本文拟以重玄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理论体系为线索,粗略探讨重玄思想对于道教自身及儒、释二家理论建设的积极意义。
创造性回应的中介——论玄学、佛学思维方式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学   《文心雕龙》   思维方式   玄学   儒学  
描述: :《文心雕龙》思想的复杂性早有共识 ,但儒学、佛学和玄学究竟哪种学说在其中占主导地位一直难有定论。通过对《文心雕龙》中概念、结构、论证方法和体现出的文学观的分析 ,并辅之以思想史的考察 ,可以发现 :刘勰虽继承了大量的儒家思想 ,但影响《文心雕龙》的主要思维方式主要来源于魏晋时期盛行学界的玄学和佛学。而善于化外来思潮的冲击为自身改造的有利因素 ,正是儒学历千年而不衰的根本。
戴逵儒学思想述评——兼论西晋时期儒佛道之关系
作者: 李中华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魏晋之际的儒家学者,如蒋济、桓范、杜恕、袁凖、傅等人,其儒学思想多表现在政治、经济及道德伦理方面。因为从东汉未年开始,一直到曹魏政权的建立,中间经历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政权由统一
魏晋社会的意识形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社会   意识形态   清淡   玄学  
描述: 魏晋时期 ,由于中央政权和封建传统相对削弱 ,孔教以外的思想被源源引入 ,形成了儒、、佛、道并立的文化格局。玄学的出现修补了前人理论上的漏洞 ,建立了唯心主义的本体论 ,同时也刺激了唯物主义的发展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