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儒耶?道耶?——《秋水》三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学生   《秋水》   谦虚谨慎   课堂   寓意  
描述: 教学《秋水》时,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课堂上产生了对寓意的多种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寓意是要不断奋斗,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有的学生认为是要不断进取,就要勇于面对现实,有的学生认为是只有保持
教师幸福的“三皈五戒”:释学视角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课程(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学生   教育能力   教师个体   精神生命   中国历史   五戒   教育教学   西学东渐   幸福  
描述: 一、三皈五戒的来源与教育启发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输入。一次是古代印度佛教的传入,一次是后来的西学东渐。儒、释、道诸家的多元融合使各家思想向多向演化,形成了中国数
我和学生写成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语   学习   教学   学生   看图作文   教师   题目   生活中   故事   文题  
描述: 记得那天教学一篇看图作文,图画画的是在教师上课的时候,突然从窗外飞进来一只小鸟,小鸟被学生们抓住,后来又放了。我在习作批改中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题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的学生用成语或成语的变体来作为题目:《不速之客》《舌战群儒》《瓮中放鳖》……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思想的复杂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为思想   学生   生活   课文   复杂性   具体分析   创作   赤壁   苏轼   思想比较  
描述: 我们在讲授《赤壁赋》向学生介绍苏轼的时候,都会告诉学生:儒、道、佛各方面思想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但这样还过于抽象,要让学生了解透彻,还必须结合课文进行具体分析。
孟子及其教育思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办教育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抱负   学生   启发思维   孔子   仁政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孟子   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   君子  
描述: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为“邹国公”,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加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被封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孟子》一书已早被中外学者介绍到世界各地,并对人类文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生平孟子出生在邹国(今山东邹城)马鞍山下的凫村,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3岁时,他父亲孟孙激去世,全靠母亲仉氏教育。史书中记有孟母三迁教子、断机喻学的佳话。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15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上承孔子、子思之学。孟子学成后居邹为士,收徒讲学。门生中著名者就有18人,公孙丑、万章等都是他的高足弟子。当时诸侯混战、七雄争霸,孟子便怀着实行“仁政”治国的政治抱负,游说诸侯。约44岁时,他率领弟子,首次出游齐国,50岁时出游滕国,然后返邹。不久又拜访了代理任国(今济宁)国政的季子;接着由任到梁(魏)见梁惠王,55岁左右,由梁再次到齐国。据历史记载,孟子游说诸侯时名气很大;“凡出行,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曾在二次游说齐国期...
蒲松龄医诗戏群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幸福(悦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群   玉门关   秀才   学生   凉州词   蒲松龄   五言绝句   黄河   清代文学家   取出  
描述: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不但文笔出众,而且医道高明。相传,他早年流落苏北宝应,身无分文,只好挂牌行医糊口,一次,他为县太爷治好了病,县太爷送了块药到病除,圣手时医的匾。谁
辜鸿铭:北大讲台上的狂儒
作者: 暂无 来源: 半月选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袁世凯   学生   教员   北京大学   辜鸿铭   大学校长   蔡元培   北大   聘约合同   讲台  
描述: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于袁世凯死后,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1月4日正式到任,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整改,教员一律按聘约合同合作,水平低下的即使外籍学者也必予解雇。而且特别强调教师的自由学术空气,强调: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言行,悉听自由。
论新加坡的儒学教育对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借鉴意义
作者: 吴元坤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实现工业化   多元   当代中国   伦理   精神文明建设   西方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价值观   政府   道德教育   学生   儒学教育   国家   腐朽思想   儒学的复兴   文化的融合   新加坡   启迪和借鉴   社会问题  
描述: 论新加坡的儒学教育对当代中国儒学复兴的借鉴意义
< 1
Rss订阅